《我们的“过山车”》实验改进
2021-01-10黄素杏黄玲
黄素杏 黄玲
Experimental Improvement of“Our Roller Coaster”
HUANG Suying, HUANG Ling
(Pingshan Tongxi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2.042
实验原型及不足
《我们的“过山车”》这一课中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搭建一座“过山车”并能测试出“过山车”运行的快慢。教材上提供的建议是使用塑料积木“过山车”、泡沫管“过山车”,而市面上的教具是防碰撞条积木“过山车”(如图1)。实际教学后发现,这三种材料的“过山车”教具都存在不足之处:
教具1:塑料积木“过山车”易于搭建,造型可变,但其规格小,难以达到2 m以上轨道长度的要求,后续课程中测试“过山车”快慢的环节难以进行。教具2:泡沫管“过山车”不需要进行轨道之间的连接,但由于泡沫管自身材质过软导致“小车”的运行不顺畅。此外,铁架台过重,搬运困难。教具3:防碰撞条“过山车”易于变换造型,但底座和支架的稳定性较差,“小车”在运行过程中极易脱轨。
能否设计出一款既能符合教材设计要求又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的过山车教具呢?
实验材料
硬纸皮、泡沫、透明胶、双面胶、剪刀、小刀、圆规、乒乓球、记号笔等。
实验改进
“过山车”直线轨道制作:(1)画线:用记号笔在硬纸皮上画出三条间隔距离均为3.5 cm的平行轨道;(2)裁剪:用小刀将整个长条形轨道一并裁下,再用剪刀将两侧轨道剪成均匀的小块矩形,但不剪断,需保证它们能与中间轨道相连;(3)翻折:用手将两边的小块矩形间隔向上翻起,形成直线轨道边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12/qkimageskjdkkjdk202115kjdk20211543-1-l.jpg)
“过山车”曲线轨道制作:(1)画线:用记号笔在硬纸皮上画出三条间隔距离为3.5 cm的等距曲线轨道,剩下的步骤与直线轨道制作步骤(2)(3)相同,形成曲线轨道边缘。
“过山车”支架的制作:用剪刀剪出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块,然后将每块泡沫块的一端剪成3.5 cm宽的凹陷。泡沫块立放,且凹陷的一端朝上,作为“过山车”的支架。
“过山车”的搭建:用透明胶将多段直線轨道和曲线轨道自由拼接,将轨道嵌入泡沫块凹陷处放置,适当调节各泡沫支架的距离,搭建出蜿蜒盘旋的“过山车”(如图3)。最后用乒乓球模拟“小车”测试该“过山车”的运行情况。
实验优点
材料易得且轻便,搭建巧妙,结构稳定,容易达到2 m以上的轨道长度要求。轨道边缘采用“间隔翻起”式的设计,既可避免制作曲线轨道时纸皮易隆起变形的弊端,又可当作轨道护栏,有效阻止“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轨”的现象。此外,这种边缘设计的外观形似现实中的木质过山车,增添了整体的美感和空间设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