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应付监督”并非好事
2021-01-10吕德文
吕德文
前段时间在中部某县调研,当地的基层干部对基层工作有了一个新概括:上面千把刀,基层一颗头。意思是说,现如今,上级的监督力量实在是强大,几乎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力问责基层,基层的每一项工作都可能被问责。
我们调研发现,最大的问题恐怕出在监督泛滥上。过去一些年来,上级是不断向基层赋权了,资源不断下沉,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下乡现象。
客观地说,这几年来监督下乡是起到了正面效果的。基層工作普遍讲规矩了,过去在基层常见的违规现象,已经很少见。
但是,监督下乡也存在不少不切合基层实际的地方,束缚了基层手脚,甚至于起到了负面效果。每一个部门,但凡是给基层赋予了一点点资源和权力,就要想尽办法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推动基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但意外的后果是,每一职能部门都“蜕变”成了某项政府业务的监督部门。
大事要监督,小事也不放过。哪怕是一些细小的任务,上级部门也有各种监督办法。
基层对每项工作都得认真应对,生怕某项工作出了纰漏,然后被扣分了;但基层力量也就那么大,所有事情都重视,也就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只能表面应付。
过去的基层工作,可以“一俊遮百丑”,只要所有工作都能完成任务,有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创特色,总体成绩就不错。现如今,基层工作是“一丑遮百俊”,只要有一项工作不优秀,其他工作都白费。
于是乎,基层都在加大马力满负荷运转,不管这项工作在本地有无实际意义,总之是要不折不扣完成。
麻烦还在于,上级的监督,尤其是跨级监督,几乎都有“找问题”的任务。结果是,基层都在碰运气。运气不好,被暗访组暗访到了,必定就会被访出问题来。
那些处于高速路口的乡镇,因为容易被暗访,问题也就比较多,但他们的工作,却未必是比较差的。
由于监督全覆盖太过于普遍,基层工作好坏,往往不能用工作实绩来体现,而是用监督的结果来代替评价。基层陷入了“被监督—应付监督”的怪圈里。
基层工作首先考虑的是不能出事,不要给自己无事找事,哪怕是群众有需要,也不能擅自作主,一定要等着上级的明确指示。面对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基层领导的第一反应是向一把手或上级请示,防止自己处理不当,被上级监督时找麻烦。
结果是,基层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做法,竟然习以为常了。
基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习惯了在高压下工作,疲于应付上级的各项任务,却未必真正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