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控胶囊胃镜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道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1-01-10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磁控消化道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是近年研发的主动、精确控制覆盖接近全消化道(结肠除外)粘膜损伤的先进检测方法[1]。与传统电子胃镜和肠镜比较,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强[2];不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避免因停用药物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和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可协助进行介入术前消化道疾病的评估,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策略,减低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磁控胶囊胃镜在心血管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将我院24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结果做一初步总结,以评价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9 年4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进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24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每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适应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史、肝病病史,有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便潜血阳性、贫血的患者以及自愿行胃镜体检的患者。

禁忌证[3]: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置入电子耳蜗、胰岛素泵等电子装置以及磁性金属异物;妊娠期女性;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瘘管;吞咽障碍;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仪器与研究方法[4]:磁控胶囊胃镜生产厂家为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患者检查前一晚进软食,晚8 点后禁食药品及有色饮料,受试者在进行检查前需做清肠准备,应用清肠药后6~8 h 进行检查。检查当天晨起饮清水一杯,检查前40 min 服用适量去泡剂(5~10 ml 二甲硅油)之后饮水500~1000 ml 使胃腔充盈。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进入胃腔后通过遥控磁胶囊分别检查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胃镜检查结束后,继续穿着携记录仪接受小肠的检查,检查结束后接受2 周随访,以确定胶囊是否排出体外或是否有不良事件,确认排出前不允许做核磁检查。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结束后,胃肠镜检查图像当日远程传至解放军总医院,由解放军总医院消化道专家负责阅读。文中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一般临床资料(表1):240 例患者,男性162 例,平均年龄(64.3±11.1)岁,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28 例,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病史13 例。既往曾服用阿司匹林172 例,曾服用氯吡格雷114 例,曾服用替格瑞洛28 例。

表1 240 例接受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患者临床资料[例(%)]

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正常54 例,急性胃炎36例,糜烂性胃炎96 例,十二指肠糜烂1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0 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7 例,贲门炎3例,十二指肠炎17 例,小肠炎23 例,胃部息肉17例,十二指肠息肉1 例,小肠多发息肉2 例,食道息肉1 例,食道静脉曲张2 例,反流性食道炎7 例,食道炎6 例,十二指肠球炎8 例,小肠寄生虫1 例,小肠脂肪瘤1 例,胃癌1 例,食道静脉曲张2 例,小肠多发糜烂1 例,小肠多发淋巴管扩张3 例,胃黄色瘤1 例,食管糖原棘皮症2 例。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胃粘膜损伤情况:240患者中,既往曾服用阿司匹林172 例(71.7%),曾服用氯吡格雷114 例(47.5%),曾服用替格瑞洛28例(11.7%),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09 例(45.4%),糜烂性胃炎96 例(40.0%),胃或十二指肠溃疡7 例(2.9%)。

磁控胶囊胃镜指导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本研究在术前发现1 例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由于病情稳定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在检查后3 个月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经治疗好转。1 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提示活动性溃疡,经近1 个月的规范治疗再行CABG 降低了术后消化道出血风险。1 例患者磁控胶囊胃镜提示重度糜烂性胃炎,因频繁发作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右冠)95%狭窄,左前降支(LAD)80%狭窄,右冠行药物球囊治疗,服用1 个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改为单用氯吡格雷治疗,3 个月后复查胃镜糜烂性胃炎已治愈,LAD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 例患者术前因发现胃癌,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磁控胶囊胃镜安全性:1 例患者因无法吞咽胶囊终止检查,无磁控胶囊滞留体内病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无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发作,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系统包括磁导航控制系统,便携式记录仪和胶囊定位器。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为胶囊形态,长27 mm,直径8~11 mm,视角140 度,景深0~30 mm,工作时间大于10 h。开启后通过消化道进行连续拍摄,观察并记录消化道粘膜情况。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进入胃腔后,通过体外磁导航机器人的控制,进行三维直径方向的毫米级移动。将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以小步长精确移动到胃三维空腔内的任何部位。同时进行自如小角度的转动,对具体病变进行适宜角度的观察,是可以进行主动精确的全胃检查的胶囊胃镜机器人[1]。磁控胶囊胃镜对粘膜疾病的检出率近似于传统电子胃镜,2016 年全国7 个中心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对照临床研究,以传统电子胃镜作为金标准,入选了350 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磁控胶囊胃镜诊断胃局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94.7%,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95.9%,诊断准确率为93.4%[5]。

本研究显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大部分为冠心病患者,既往曾服用阿司匹林172 例(71.7%),曾服用氯吡格雷114 例(47.5%),曾服用替格瑞洛28 例(11.7%)。同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09 例(45.3%),糜烂性胃炎检出率高达40.0%,胃或十二指肠溃疡7 例(2.9%)。这些胃粘膜病变患者部分存在自身病变,部分是由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导致其介导的胃肠道粘膜屏障减弱,也可直接作用于胃粘膜的磷脂层,破坏胃粘膜的疏水保护屏障,并使白三烯等细胞毒性物质释放增多,进而刺激损伤胃肠道粘膜屏障。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P2Y12 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和血小板释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导致新生血管生成受阻,影响溃疡愈合,加重已有的胃肠道粘膜损伤[6]。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加1.37 倍。除了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导致的无症状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也增加4 倍[7]。Yemomans 等[8]入选187 例服用阿司匹林28 d 以上但未服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或抑酸药物的患者,胃镜显示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10.7%,3 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新发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为7.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需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9],术前胃肠道评估非常重要,可有效减低消化道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10]。本研究在术前发现患者合并消化道疾病如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活动性胃溃疡、重度糜烂性胃炎、胃癌等,均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后,结合心脏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情况决定手术时机。冠心病患者因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痛苦,存在一定诱发心绞痛发作的风险。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对于冠心病患者是安全的。介入术前进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利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需权衡利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如心脏情况稳定,可先治疗消化道疾患,如冠心病病情不稳定,也可选择药物球囊治疗缩短抗血小板治疗时长,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磁控胶囊胃镜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介入术后做此项检查可避免因停药造成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有利于对该类患者胃黏膜损伤的评估。其次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如左主干病变、严重三支病变患者不能耐受普通胃镜检查,容易诱发心肌缺血,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无需停药、无需插管、无需麻醉,容易被受试者接受,不易诱发心肌缺血。本研究对24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发现186 例患者合并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此项检查有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无一例胶囊滞留肠道的病例,仅一例无法吞咽胶囊而终止检查,检查过程中无不适,无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发作,无其他不良反应。这说明冠心病患者应用此项检查是安全的。由于做胃镜检查前需要大量饮水使胃充盈,因此NYHA 心功能Ⅲ~IV 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做此项检查应慎重,避免心力衰竭加重。对于NYHA 心功能Ⅰ~Ⅱ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做此项检查是安全的,在保证视野清晰的条件下,尽量控制饮水量,本研究无一例心力衰竭加重。

对于冠心病患者,磁控胶囊胃镜检查适用于既往合并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肝病病史、有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磁控胶囊胃镜可用于介入治疗前的消化道疾病评估,以及介入治疗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消化道疾病的监测。

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是心血管疾病同时合并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一项非常安全、有效和必要的检查措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磁控消化道胃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OMOM磁控胶囊胃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延寿方法
多点激励下磁控形状记忆合金主动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磁控胶囊胃镜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