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鸭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方法
2021-01-10丁沛,刘姗
丁 沛,刘 姗
(沛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沛县 221600)
养鸭中会遇到多种细菌性疾病,如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等。在防治这类细菌性疾病时,由于临床诊断不准确,用药不规范,养鸭户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一些细菌的耐药程度逐渐提高。
据报道,研究人员从鸭群中分离出的一株大肠杆菌,对16种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耐受性。因此,更好地分析诊治,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鸭细菌类疾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1.1 流行病学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细菌病。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但春季和冬季是高发期。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是在幼鸭群中发生,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很容易感染疾病,通常幼鸭如果超过3月龄,感染的概率较低。这种疾病如果出现在鸭群中,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染性非常强,而且感染率和致死率也都极高,发病率能够超过90%。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传播途径很多,能够通过空气传播,不仅可以水平传播,还可以垂直传播。如果鸭舍没有很好的通风效果,且养殖密度较大,环境潮湿而且闷热,加之鸭饲料中没有充足的微量元素,这种疾病便会呈很高的发生率。
1.2 临床症状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潜伏期是1~7d。疾病分为3种类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传染性浆膜炎。鸭患有最急性型的传染性浆膜炎往往没有预兆就会死亡,令人猝不及防。鸭患有急性型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的表现是精神萎靡、没有食欲、颈部出现微缩的现象,不喜欢动、嗜睡,会有水性的物质从眼部和鼻孔处流出,一些鸭子患病之后,会有腹泻及绿色排泄物等表现。当病情不断恶化后,病鸭会抽搐和颤抖,很快死亡。
1.3 治疗方法
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的药物包括磷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和头孢类药物。按照要求既可以在饲料中投入一定剂量的药物,也可以投入到饮用水中,实现对病鸭有效治疗。如果条件允许,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会使药物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向鸭饲料中混入2%的氟苯尼考,混合的时候按照0.5%的比例进行,持续5d的疗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当然,也可以使用10%新霉素,根据病鸭的体重混合到饮用水中,持续3d的治疗后,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对药物及时更换,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
1.4 预防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注意鸭舍的通风,保持环境干燥,进行经常性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选用优质高效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采用皮下注射方式,雏鸭7~10日龄0.3 mL·羽-1、成鸭0.5 mL·羽-1,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2 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2.1 流行病学
鸭养殖业中,大肠杆菌病比较常见,且危害性非常强。鸭大肠杆菌病的高发期是在初春和深秋季节,而且患病的鸭不分年龄段,最容易发病的是2~6周龄。疾病快速传播较快,鸭感染疾病之后,会短时间内死亡。该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粪便排泄物以及其他分泌物也能够传播病菌。如果幼鸭刚刚初生就患病,主要的原因是孵化蛋就已经被病菌污染所导致的。
2.2 临床症状
如果鸭的日龄比较小或者由于孵化蛋被病菌所污染而导致病症,携带病菌的鸭体质较弱、精神状况不佳,双眼总是紧闭状态,比较明显的是颈部会有微微回缩的现象。多数病鸭会有明显的腹泻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伴随有败血症的症状,进而导致死亡。当患病鸭的周龄较大时,会有嗜睡的现象,没有食欲、精神萎靡,喜欢卧着不动,双眼以及鼻腔都会有液性物质流出。部分患病的鸭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排泄物为灰绿色,当病情不断发展,出现脏器衰竭,并且伴有脱水的现象或者患有败血症,导致死亡[1]。
2.3 治疗方法
鸭大肠杆菌的治疗中使用敏感抗生素药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具有耐药性,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
治疗人员对于药物要定期更换,药物交替使用可以在短期内完成治疗,也可以将维生素等药物加入到鸭的饲料或饮水中,提高患病鸭的免疫力。比如,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10%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剂掺拌到饲料中或饮用水中,持续3d的疗程;也可以将10%的新霉素按照患病鸭的体重加入到饮用水中,同样持续3d的疗程,治疗效果明显。
2.4 预防方案
加强鸭群饲养管理,定期检查水源质量,避免污染;对鸭舍进行经常性消毒,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勤于除粪,防止寄生虫等病的发生;选用优质高效的大肠杆菌灭活苗进行免疫,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3]。
3 结 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明确,对鸭细菌性疾病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在鸭的日常养殖中,要做好基础管理,保证鸭清洁,还要制定疾病治疗制度并不断完善。在鸭细菌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使用药物,并做好药敏试验,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抗生素不能滥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