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出血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21-01-10李盼盼
李盼盼
(鸡西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出血性肠炎(HE)是发生于火鸡雏鸡的一种病毒病,特征为突然发病、精神消沉、出血和高死亡率。本病非人畜共患病。相对于急性出血性肠炎,肿大的大理石样脾脏更常见于亚临床的出血性肠炎。通过典型病史和肉眼可见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可确定病原。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需采用良好的生物安全办法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包括疫苗的使用。
1 发病情况
出血性肠炎是火鸡的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疾病,呈世界范围分布,常发于6~12 周龄的火鸡,但是也有报道发生于2周龄的幼禽。由于存在母源抗体,4周龄以下的火鸡很少发病。关于火鸡出血性肠炎首次报道在1937 年,但当时病因不明,在接下来的30 年内则很少有该疾病发生的报道。1972 年,此疾病经证明是由病毒感染造成。自1970年起,关于此病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增多。
2 病原分析与流行病学
出血性肠炎是由火鸡腺病毒中的出血性肠炎病毒(HEV)造成的。HEV 属腺病毒科DNA 病毒。电镜下发现,HEV 无囊膜,呈20 面体结构且对称。病毒粒子直径为70~90 nm。HEV 由11 种不同结构的多肽链组成,其中6种已被进一步鉴定。HEV对环境有较强抵抗力,70 ℃加热1 h、0.008 6%次氯酸钠或1.0%来苏儿处置,均可破坏其感染性。HEV不经卵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其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HEV 在潮湿的各种尸体中或感染性粪便的悬浮液中可维持感染性达数周,在同一养殖场前后批次的禽群中可反复感染。在HEV 的传播中,除了机械媒介之外,尚未牵涉到其他携带者和媒介。火鸡感染出血性肠炎病毒会导致短暂的免疫抑制,常继发大肠杆菌病[1]。
3 临床症状
感染出血性肠炎病毒后的禽群,首先表现为突然死亡,可能同时发生采食和饮水量下降。粪便中有鲜血或者黑色血液,尤其在饮水器附近可见。少数禽鸟表现消沉、排血便。死亡或者濒死的禽鸟泄殖孔处可缓慢流出血液或者附着在泄殖孔附近的羽毛上,如果挤压腹部可将血液挤出泄殖孔,大部分排血便的禽鸟会死亡。此病在禽群中的病程通常为10~14 d,但死亡多数发生在10 d 内,死亡率为5%~10%,但也有的超过60%。通常暴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后12~14 d出现临床或亚临床感染的出血性肠炎病毒。大肠杆菌败血症可能是早期亚临床感染出血性肠炎的唯一暗示。
4 病理变化
解剖学变化:因为肠道血液流失,死亡的幼禽通常表现苍白,泄殖孔附近的皮肤和羽毛沾有血液或者含血的粪便。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肿胀,呈暗紫色且充血。十二指肠肠黏膜充血或有坏死性渗出。发病早期脾脏肿大,呈大理石样变,随着病情发展,脾脏缩小、苍白。试验感染的禽鸟只在疾病发生前4 d出现脾脏肿大、肺部充血的迹象。
组织学变化:疾病发生早期,脾脏网状内皮细胞含有许多较大的核内腺病毒包涵体,而且包涵体周围的核染色质浓缩为戒指的形状。疾病发展后期,白髓广泛坏死退化。胸腺和法氏囊淋巴减少。肠道病变在十二指肠最明显,黏膜明显充血、退化,绒毛顶端上皮细胞脱落且绒毛顶端至管腔内出血,伴有固有层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和异嗜性细胞的增加。另外,在绒毛上皮细胞中很少见到核内腺病毒包涵体,但在肝脏、骨髓、循环的白细胞、肺部、胰腺、脑和肾中可见核内腺病毒包涵体。
5 诊 断
(1)典型病史和肉眼可见病变对诊断意义重大。排除火鸡接受过出血性肠炎疫苗免疫,在脾脏和肠道的网状内皮细胞中发现核内包涵体便可确诊。
(2)通过静脉、口腔或者泄殖孔给予易感家禽切碎的脾脏组织或者其上清液,在6周龄或6周龄以上禽鸟中可能再次发生疾病。通过口服和泄殖孔感染典型的肠道内容物也会再次引发疾病。
(3)从死亡或濒死小火鸡的出血性肠内容物或脾脏组织能够发现大批量的HEV。如果有已知的阳性抗血清和感染组织,可以利用琼脂扩散试验证明感染的火鸡碑脏内有抗原或者恢复禽鸟的血清中有抗体。
(4)出血性肠炎必须区别于急性细菌败血症:大肠杆菌败血症、沙门氏菌病、禽霍乱和丹毒等。胃肠道出血、黏膜充血可能由急性败血症、病毒血症、菌血症类疾病或者肠道球虫病等导致。生长期火鸡感染出血性肠炎病毒会导致免疫抑制而继发大肠杆菌败血症。
6 防 治
本病非人畜共患病。感染性垫料和粪便是最普遍的传播媒介,所以首先要采用良好的生物安全办法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疫苗可以通过天然脾脏匀浆或者细胞培养获得。目前常使用两种疫苗:一种是接种了无毒力HEVⅠ(MSD毒株)的4~6周龄火鸡的脾脏制成的粗匀浆;另一种是在体外用MDTCRP19 传代细胞系悬浮培养出来的。这两种疫苗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并在美国广泛使用。但据报道仅后一种疫苗容易购得。养殖生产中,应避免饲料和管理发生大的变化,良好的护理和管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