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观建构教学内容挖掘
2021-01-09陈东
陈东
一、元素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教学重中之重。概念教学本来就是难点,关于物质构成和物质组成的概念更需要深度理解。物质组成的概念涉及面较广,与物质构成密不可分,不仅有元素概念的理解,还有物质的分类知识,还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教学内容较多且比较枯燥。教学中,我们常常夸大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机械记忆较多,理解记忆较少。知识前后的衔接不足,归纳总结及应用能力欠缺。元素的学习不仅包含概念,学习元素就必须建立元素观,元素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螺旋式递进建构。
二、“元素观”的基本内涵
1、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分元素组成的
2、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种(一类)原子
3、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
4、元素的性质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是这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5、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序号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
三、教材中元素概念教学的递进过程
元素概念抽象,理解元素概念有一个过程,如果仅仅是第三单元第二节才正式教授元素概念及相关知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知識理解不形象。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就是解释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第一单元第一节,有关于物质构成奥秘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对宏观、微观概念范畴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单元第三节,主要是从微观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的表现,从宏观上认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第三单元第二节出现元素概念,教材深入探究对于元素概念的理解,从古代思辨阶段的元素概念引入,最终引出现代科学的元素概念。进一步讨论元素组成物质及物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第二节、第三节系统说明化学符号的表示,自此,初中化学的学习开始全面进入宏观、微观、符号三位一体学习阶段,开始元素观的一步步具体应用。
四、挖缺元素观建构的教学内容
元素观的内涵蕴含于具体的化学知识中,它的形成是对不同层次的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概括提升和内心体验的结果,是逐步发展的。教材中将元素观的知识分散于不同的章节中,希望通过螺旋式的上升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构元素观。
元素观建构的教学设计应该立足于整个初中内容,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具有元素观建构价值的内容如下,教学中要明确它们对学生元素观建构的价值。
五、元素观建构教学建议
元素教学和学生元素观的形成需要一步步递进教学,不要着急,但更要防止陷入枯燥的陷阱。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记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等,仅仅是为后续化学教学服务。不可否认,元素名称、符号等教学必不可少,老师也使用了一些记忆巧法,比如记忆锂元素、钠元素让学生当成拼音记忆,硫元素符号让学生联想小河弯弯流淌的形状,记忆磷元素符号让学生联系下雨了怕淋雨,要披着雨披P,记忆金元素符号就是看见金子哎呦Au。当然,并不是每种元素都可以这么去记忆,但这些方法确实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记忆。
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学生还是无法感受化学科学在现代科技社会的重要作用,无法认识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元素的教学不要停留在让学生认识、记忆维度,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回顾科学史,认识化学发展的崎岖,感受化学家们的超人智慧的科学方法,着眼当下,研究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感受化学科技给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放眼未来,大胆预想化学科学的未来以及各学科的交叉。
通过讲述与化学元素相关的化学史与科学家们的故事,科普化学常识,展望化学未来发展,呼应中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思索、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成绩则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