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2021-01-09张端
[摘 要]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这极大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发展阶段的理论探讨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四个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也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成绩与不足,进一步夯实和加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6-0137-08
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取得丰硕的建设成就,这为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物质土壤和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许多重要纪念活动中,他曾多次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这极大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近十年来,以科学社会主义为题的著作有50余部,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等。
根据中国知网检索情况看,2012年至2021年在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发表文章中,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篇名,进行检索,共计200余篇。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择其要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社会主义本质,三是新发展阶段,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逻辑关系及概括路径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高度凝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如,2013年的“1·5”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提炼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他认为:“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1]P1102018年,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2]P26学术界围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内部层次、概括路径等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认识成果。
(一)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涵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究竟是什么?从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大多数学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进行概括。赵曜将其概括为:社会发展具有过程性与阶段性;生产力巨大发展;實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坚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无产阶级专政;以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3]蒲国良将其概括为六条: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保证;人民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手段;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石镇平将其概括为八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成为政党;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5]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提炼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要求,并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林怀艺认为,在社会主义方法论上,最主要的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陈琦将其归结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7]韩振峰等认为,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居于统治地位,坚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8]
还有学者综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两个维度,系统阐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如雷云认为,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民主的专政;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9]武晓超认为,综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人民原则,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践原则,即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历史原则,即以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开放原则。[10]
(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逻辑
学者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结论:一是从不同领域进行分层。周新城将其归纳为政治、经济、思想三个层次,政治上,工人阶级组织自己的政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思想文化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1]二是依据问题逻辑进行分层。石镇平立足问题逻辑,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体细分为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12]三是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分层。刘海涛区分了“夺取政权之前”和“夺取政权之后”两个阶段,他认为,在前一阶段,革命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旦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生活资料分配就上升为基本原则的高度。[13]四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由方法论、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原则体系。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刚性与柔性要求。[14]
这些观点力图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论述与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突出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力图以当代的视角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为深入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参考。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究竟是什么,不同内容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还值得深入探讨。
(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路径
学者们认为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可以有两种路径:如有的学者认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对象,归纳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的学者认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和问题回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明确其基本原则。这样,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就会有针对性,不会流于抽象。[15]也有的学者认为,思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立足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16]还有的学者指出,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两个维度归纳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17]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探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既要从理论上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意蕴,又要从实践中归纳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总的来看,近十年来,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探讨是不断深化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学者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研究中尚缺少基本文献的支撑;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在研究中尚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尤其是缺少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此外,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亟需加强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的介绍,这将有助于深化和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研究
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差别。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探索历程的梳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对此,学者们系统梳理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
如有的学者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寻,归纳出其中的逻辑脉络: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基本价值理念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8]还有学者指出,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先后经历了经济制度论、现实功能论、党的领导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继承扬弃的关系。[19]也有学者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特点,一是立足实际、独立探索;二是从经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领导等多维度;三是经历了从以生产力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四是从“本质”到“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渐深入;五是从对“社会主义本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六是从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到自主建构的转变。[20]進一步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脉络。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一科学论断。学术界围绕此问题也展开了相关研究。
学者们指出这一论断具有客观的历史依据。有学者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三个方面来系统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历史必然性。[21]也有学者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的角度对此展开论述:只有共产党才能使无产阶级克服资本逻辑,由自在阶级提升为自为阶级,进行自由自觉的历史活动,才能具备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条件,承担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22]
学者们还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角度阐明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特质有: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卓越的执政集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重视学习,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23]也有学者总结到,百年大党依旧年轻的密码有:守正创新,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扎根人民,始终与人保持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最强大的力量;自我革命,不断清除自身的病灶,锻造风华永茂的品格;制度立根,完善制度体系;赢得青年,注重接班人的培养。[24]
如何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学者们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如有的学者认为,完整准确理解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在“为什么党要领导”问题上,要坚定党的领导自信;二是在怎么领导这一问题上,要明确党的领导首要是政治领导,作用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三是要明确党的领导的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5]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有学者指出,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近代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经验和教训的启示,是我国应对内外挑战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的现实要求。还有学者指出,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符合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都无法离开其先进分子的组织和领导。[26]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对这一思想理论渊源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7]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鲜明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最新论断,如何从理论上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属性与坚持党的领导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将是今后推动此问题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三)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他曾明确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8]P83。在我们党大力强调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强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就把共同富裕这一价值追求具体化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伟目标,这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概括来看,学者们主要围绕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现实路径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断,含有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的意蕴。[29]这就指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问题的理论渊源,还有学者梳理了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从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来看,“站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起点;“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策略性推进;进入新时代,则开启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推动。[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31]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为此,学者们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历史地位和鲜明特征也进行了全面阐释,认为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高度充分认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这一“国之大者”的维度深刻领悟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大价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文明协调发展的广度自觉明确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32]还有学者对共同富裕的特征进行梳理,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终极性价值和过程性价值的统一,是物质利益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是主导性价值和共同性价值的统一,是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统一。[33]
学者们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推进共同富裕,其基本指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根本保障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核心价值理念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4]还有学者认为,从效率与公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四个不同视角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理論分析,把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划分为总体实现机制与具体实现机制,前者主要表现为通过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后者主要表现为基本制度安排、政府干预机制、先富带动后富机制及培育内生动力机制。[35]也有学者指出,要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筑牢根基。[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指明了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坐标。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研究需要我们更多的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全面系统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新时代共同富裕研究,要关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三、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鲜明特征、未来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累积和发展变化过程。”[37]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在理论上如何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鲜明特征以及新发展阶段之后的发展等问题。
(一)关于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新发展阶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认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那么,新发展阶段究竟是什么阶段?关于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的一个阶段。同时,新发展阶段还是促进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过渡的历史阶段。
还有学者从多个维度来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这为我们清醒认识其历史方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刘建军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展现新时代发展内涵和社会面貌的历史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阶段;新发展阶段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38]
这些认识为我们理性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充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发展阶段本身也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新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两个台阶:从现在到203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新发展阶段将迈上更大的台阶。新发展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新发展阶段内部具有阶段性和递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大局意识、战略眼光、同时更要脚踏实地、撸袖实干。
(二)关于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新发展阶段将展现其鲜明的特征。有学者认为:新发展阶段应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9]还有学者将新发展阶段的核心理念逻辑归结为“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需要”。[40]也有学者从强调发展的共享性、提升制度的成熟度、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普遍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41]也有学者认为,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提升国家治理效能。[42]还有学者认为,新发展阶段将进一步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43]
(三)关于新发展阶段之后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发展变化的,按其经济成熟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多级的发展过程。毛泽东指出,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也有一个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
那么,关于新发展阶段之后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到21世纪中叶,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时,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至于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将留给实践,留给后人去探索。[44]也有學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它所承担的历史任务。随着历史的演进,已经扩大了原有的任务范畴,从而在实际上拉长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延伸至2100年。[45]有也学者认为,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6]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必须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来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这是学者们在研究新发展阶段问题时,普遍形成的共识。李景治就特别指出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出现背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据生产关系状况来划分和定位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问题,他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划分和确定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定位不能脱离生产力状况。”[47]
新发展阶段问题是一个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既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面临的主要任务、国内外机遇和挑战,同时还需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维度来思考当今中国的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未来走向。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48]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原创性贡献、时代价值是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又在许多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辩证统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这一主题,学者们展开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认识成果。
(一)全面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有学者指出,这一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49]
还有学者系统梳理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阐述中,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为主轴,进一步发展了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两个决不会”原理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50]
还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学说、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51]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对于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研究中还存在着理论阐释的碎片化和学理性不强等问题,如何系统化、学理化地阐释这一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的主要突破点。
(二)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有学者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其历史意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高度。[52]还有学者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贡献集中表现在: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推动共同发展进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管党治党、治国理政新局面等方面。[53]
也有学者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论及其历史性贡献,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阔的世界视野、深远的战略眼光,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具体表现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旺盛生命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达到新境界、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蓝图、科学预示了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54]
五、小结:继续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总体而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比较深入。如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学者们不仅探讨了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还进一步探究了其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深化了对此问题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究中,既有从整体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规律性认识,也有针对性对某一重点问题的研究。再比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的研究中,虽然大多数研究成果是从理论层面梳理和归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但也有从全球化视野、时代发展以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这就为研究增添了亮点和特色。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激活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如,新发展阶段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问题都进行过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中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依据。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阶段,学术界也对此展开理论研究,进一步理顺了新发展阶段的理论内涵、鲜明特征、实践要求和未来指向等基本理論认识,这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新发展阶段的顺利推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为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命题,而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充分满足日益发展的实践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工作须进一步深化。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阐释性和宣传性的研究成果多,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少、原创性研究成果少。
同时,在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对其基本理论渊源的研究有待加强。我们今天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概念,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到这些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忽视,恰恰相反,他们在艰苦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中,有诸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阐释。因此,从科学社会主义文献中深入挖掘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是今后需要加强的一项任务。再比如,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往往缺少国际比较的视野,尚缺乏国外研究的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范围。
此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需要有基本理论的研究做支撑,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为抓手,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发展。在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中,进一步明晰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基本范畴、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这将会整体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如有学者认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研究中,亟待从学科地位、科学凝练本质内涵、构建学科体系三个方面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55]这从一个侧面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也是能够产生理论的伟大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3(2).
[4]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次系统阐发——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J].社会科学研究,2018(2).
[5]石镇平,黄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
[6]林怀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中国化[J].理论探讨,2010(6).
[7]陈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视野,2013(4).
[8]韩振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9]雷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断[J].当代社科视野,2013(5).
[10]武晓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论析[J].理论探讨,2020(2).
[11]周新城.必须坚持《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2).
[12]石镇平.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5).
[13]刘海涛.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J].科学社会主义,2015(2).
[14]郭开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J].学术论坛,2016(2).
[15]李健,孙代尧.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16]辛程.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准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方法论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7]习裕军.论“八个坚持”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秉持与践行[J].实事求是,2014(1).
[18]张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5).
[19]李海清.经济制度·现实功能·党的领导——百年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演进逻辑[J].人文杂志,2021(6).
[20]吕佳翼.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百年探索与理论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21]李权.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历史必然性[J].学术探索,2019(2).
[22]高建民,马若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三重逻辑[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1(2).
[23]孙文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7).
[24]辛向阳.百年大党依旧年轻的密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4).
[25]王静.完整准确地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三个层面[J].兰州学刊,2020(7).
[26]吴家庆,陈德祥.论认识与维护党的“领导核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2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9]张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
[30]郝宇青.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J].人民论坛,2021(28).
[3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32]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J].学术探索,2021(10).
[33]侯惠勤.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N].长江日报,2018-06-11.
[34]于成文,王敏.共同富裕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新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5]薛宝贵.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溢出效应及实现机制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20(6).
[36]张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的庄严承诺[J].人民论坛,2020(24).
[37]习近平.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N].人民日报,2021-01-13.
[38]刘建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坐标[N].光明日报,2021-04-23.
[39]李景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和科学内涵[J].学术界,2021(5).
[40]胡怀国.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一种思想史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21(5).
[41]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与重大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4).
[42]秦宣.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J].政工学刊,2021(1).
[43]荣开明.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J].党政干部论坛,2021(2).
[44]王懷超,张瑞.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J].人民论坛,2021(4).
[45]刘建军.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
[46]刘伟.应当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的历史长期性[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6).
[47]李景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和科学内涵[J].学术界,2021(5).
[48]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1-11-11.
[49]李海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2).
[50]康晓强.习近平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
[51]吴家庆,陈德祥.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7).
[52]吴畏,石敬琳.全球化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J].思想教育研究,2018(5).
[53]阳国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思维特质和时代贡献[J].社会科学家,2018(12).
[54]吴德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J].百年潮,2018(7).
[55]胡若痴,等.新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1).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ssu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a basis and precondition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tressed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ssues regarding scientific socialism on different occasions.Thi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essence of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new development stage,and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o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cientific socialism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while,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also place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This requires us to further sum up and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ag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an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Key words:scientific socialism;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ssues
(责任编辑:郜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