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损害患者的诊断作用

2021-01-09邓玉莲钟逢逍黄淑卿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慢性期痛风性滑膜

邓玉莲,钟逢逍,黄淑卿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超声科(江门,529100)

0 引言

痛风性关节炎指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量增加或排泄减少引起的人体尿酸水平超标而积存于关节中并导致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常规的X线联合血尿酸值检查虽能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但X线无法对患者局部软组织的变化进行评估,其余包括CT、MRI在内的影像学手段,均存在相应的不足[1-4]。为确定更有效的诊断手段,研究将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比较的形式,探讨高频超声方法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科室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血尿酸值均>450 μmol/L,且有不低于一个关节曾有急性痛风发作表现,包括: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4~56岁,平均年龄(51.7±3.9)岁;另选取同一时间段收治的58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不低于一个关节有关节炎发作的临床标准;(2)诊断除外痛风性关节炎,包括: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7~60岁,平均年龄(52.1±4.0)岁。研究经伦理会批准,统计学提示两组对象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分组研究要求。

1.2 方法

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对象进行检测,探头频率8~12 MHz,将对象调整至常规坐位,被检测膝关节屈膝90°,并确保地面与大腿保持相对平行状,被检测第一跖趾关节与踝关节将对象双足平置于检测台上,被检测肘关节将其肘部屈曲90°并平置于检测台上。对受累关节的各个方位实施全面扫差,并观察囊内、关节软骨、骨及关节周围肌腱的影像学表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均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完成,检测结果通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关节受累情况;②比较观察组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以SPSS 19.0软件作数据统计与比较。(%)表示计数资料,样本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对比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的痛风石、双轨征、暴风雪征、肌腱内点及团状强回声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软组织水肿及血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高频超声表现比较[n(%)]

2.2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高频超声表现对比

统计显示:观察组中急性期患者33例、慢性期患者27例,两组患者的双轨征、暴风雪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痛风石、肌腱内点及团状强回声及血流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 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高频超声表现比较[n(%)]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内分泌失调、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联合作用进而引起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累积并增高,随着病程的延伸进而累及关节,严重者具有潜在的致残风险[5]。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保证患者的预后并改善其生活质量[6]。

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最主要的手段,X线片诊断虽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从临床应用的情况来看,X线片对早期病理改变并不敏感,换言之,X线片上明显显示的疾病多数已进入中晚期[7];双源CT对于评价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症状不显著或无症状痛风石的诊断,但不足之处在于具有较高的辐射且敏感性较低,对比度也不如MRI[8-9];MRI具有早期发现性高、敏感性高、无辐射的优势,并且在痛风的关节滑膜病变评价上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但价格过高不适宜于在基层推广,且扫描时间相对较长,部分患者不耐受[10]。

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肌骨关节超声现已在关节及软组织相关疾病的诊断中起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文献资料显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经滑膜腔内析并导致急性炎症反应发生,高频超声检查可见双轨征或暴风雪样征等表现[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双轨征、暴风雪样征、痛风石等指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另一方面,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关节腔中积液相对较多并伴有较为明显的出血表现,经对症治疗积液量不仅会减少且滑膜增生与充血表现均会有相应的缓解[12]。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患者痛风石、肌腱内点及团状强回声指标阳性率小于慢性期患者,而血流发生率则高于慢性期患者,各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提示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慢性期痛风性滑膜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分析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