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分析*
2021-01-09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214023董昀球杨志杰郭亮亮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214023) 陈 海 钱 云 董昀球 杨志杰 郭亮亮 刘 佳 申 倩 王 璐
【提 要】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探讨不同年龄组及疾病死因变化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居民1990年与2017年的死亡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及期望寿命差异分解法,评估年龄别和死因别死亡率变化对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 1990年,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疾病死因是肿瘤(30.57%)、心脑血管疾病(17.5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26%)、交通伤害(12.80%)和意外伤害(15.21%),其中肿瘤的影响集中在50~74岁(20.63%)。2017年,肿瘤(31.49%)和心脑血管疾病(31.36%)的危害进一步加大。与1990年相比,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性别差异增幅最大(1.05岁),且集中在45~79岁(24.18%),而交通和意外伤害的贡献虽略有下降,但仍超7%。结论 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仍处在较高水平,男性期望寿命持续低于女性。缩小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不断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应重点关注≥50岁男性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同时不可忽视≥60岁老年人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50岁人群的交通和意外伤害等的影响。
期望寿命是反映人群生命长度的重要指标,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综合反映国家或城市的整体健康水平[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不断增加[2],但是女性的期望寿命普遍高于男性。随着危险因素暴露及疾病死因谱变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正逐渐变化,且这种差异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3-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增长,其变化实质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疾病死亡率的变化。如何抓住不同年龄组影响性别差异的重点疾病,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6]。
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国1990-2017年分性别死因监测数据和人口数据,从不同时期的居民期望寿命出发,利用期望寿命的差异分解方法,探讨不同年龄组和疾病死因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为缩小男女期望寿命的差距,不断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中国居民(包含香港和澳门地区)年龄别和病因别的死亡数据均来自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GBD 2017)[7],其来源主要是1990年以来的中国疾病监测点系统(DSPs)死因监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肿瘤登记数据及澳门和香港地区死因数据。GBD研究组在综合考虑基线因素(性别、年龄、年份、地区、发展水平、数据质量等)基础上,采用对数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对数时空高斯过程回归和负二项回归等统计学模型进行不同来源死亡率的整合和估算。对于不同年代和来源的死因数据,分别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9和ICD-10将死因分类映射到GBD死因分类中;垃圾编码会被重新归类至可做根本死因的分类中。具体方法和细节可参照GBD 2017[8]。
2.研究方法:
(1)期望寿命:本研究采用蒋庆琅法[9]建立简略寿命表,将人群分为21个年龄组(0、1~、5~、10~、15~、……、≥95岁),计算不同时期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寿命。
(2)期望寿命的差异分解:采用Arriaga′s法[10-11]将期望寿命差异(TEx)分解为:直接贡献(DEx)、间接和交互贡献(IEx)。
年龄组的差异分解:不同年龄组的总效应具有可加性。
(1)
(2)
TEx=DEx+IEx
(3)
其中lx指年龄x岁时尚存活人数,l0指初始人口数,Lx指年龄x和x+n岁间的存活人年数,Tx+n指年龄x+n岁以上的总存活人年数,lx+n指年龄x+n岁时尚存活人数。上标“a”代表男性和“b”代表女性。
疾病死因的差异分解:各年龄组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对该组总死亡率的影响与对期望寿命的贡献成正比。不同死因的总效应具有可加性。
(4)
(3)统计学分析:使用excel 2013和R 3.4.1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和图表制作。综合考虑各年份的波动情况,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12]分析1990-2017年男女期望寿命的变化,检验水准为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不同时期的死亡率性别差异变化
1990年和2017年男性年龄别的粗死亡率基本上均高于女性,特别是2017年15~59岁年龄组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增大,男性年龄别死亡率达到女性的2倍以上(图1)。相比于1990年,2017年各类疾病粗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增大(除皮肤和皮下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意外伤害),特别是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物质使用障碍的男性/女性比值均超2.5倍,而精神障碍的男性/女性比值虽有大幅增加,但仍小于1。营养缺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肾病、自残与人际暴力的粗死亡率由女性高于男性,转变为男性高于女性(图2)。
图1 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组粗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2.不同时期的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变化趋势
1990-2017年中国男性(AAPC=0.40,t=32.1,P<0.05)和女性(AAPC=0.50,t=26.1,P<0.05)的期望寿命均呈稳定上升趋势,男性期望寿命增加了7.8岁,女性期望寿命增加了9.6岁,女性均高于男性,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为3.5岁,到2017年上升至5.3岁(图3)。
图2 不同时期、不同疾病粗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图3 1990-2017年中国男女期望寿命及差异变化趋势
3.1990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分解
从年龄组分解,女性在各年龄段的期望寿命均高于男性(除1~4岁年龄组),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高年龄组40~79岁(2.38岁,67.77%),是产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60~74岁各年龄组的性别差异均>0.35岁,其次为低年龄组5~9岁(0.24岁,6.90%)。从死因分解,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死因是肿瘤(1.07岁,30.57%)、心脑血管疾病(0.62岁,17.5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43岁,12.26%)、消化系统疾病(0.29岁,8.34%)、交通伤害(0.45岁,12.80%)和意外伤害(0.53岁,15.21%)。其中母婴和营养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残与人际暴力等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呈现负向影响。
综合而言,1990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集中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前者主要包括50~74岁组的肿瘤(0.72岁,20.63%)、心脑血管疾病(0.37岁,10.6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28岁,7.96%)和35~59岁组的消化系统疾病(0.18岁,5.05%);后者主要包括20~39岁组的交通伤害(0.29岁,8.13%)和5~14岁组的意外伤害(0.22岁,6.32%),详见表1。
表1 1990年不同年龄/死因的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分解
4.201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分解
从年龄组分解,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到65~69岁组达到高峰(0.73岁,13.64%),之后逐渐下降。高年龄组45~84岁(3.99岁,74.93%),是产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60~74岁各组的性别差异均>0.55岁。从死因分解,所有死因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均呈正向影响,主要是肿瘤(1.67岁,31.49%)、心脑血管疾病(1.67岁,31.3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44岁,8.34%)、交通伤害(0.44岁,8.19%)和意外伤害(0.39岁,7.27%),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0.23岁,4.37%)。
综合而言,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集中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前者主要包括50~79岁组的肿瘤(1.32岁,24.76%)、心脑血管疾病(1.17岁,22.08%)和65~84岁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30岁,5.72%);后者主要包括20~49岁组的交通伤害(0.27岁,5.00%)和5~54岁组的意外伤害(0.30岁,5.66%),详见表2。
表2 2017年不同年龄/死因的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分解
5.不同时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比较
1990年和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分别为3.5岁和5.3岁,差异逐渐增大,两者差值为1.8岁。从年龄组比较,性别差异的增加主要集中在45~84岁组(1.73岁,95.70%),而5~14岁组的性别差异则变小(-0.25岁,-13.74%);从死因比较,导致性别差异增加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1.05岁,58.14%)和肿瘤(0.60岁,33.32%)。
综合而言,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增加主要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其中45~79岁组的心脑血管疾病(0.91岁,50.43%)和60~79岁组的肿瘤(0.52岁,28.47岁)影响最大(正向),而低年龄5~14岁组的意外伤害则表现为负向(-0.15岁,-8.27%),说明该组男女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差距正逐渐缩小,详见表3。
表3 1990年与201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比较
讨 论
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逐渐增加,从1990年的3.5岁上升到2017年的5.3岁,这一趋势与部分国家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199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占全部差异的30.57%(1.07岁),且集中在高年龄组(50~74岁,占20.63%)。另外青年组的交通伤害和儿童组的意外伤害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也较大,占比均超6%,而传染性、母婴和营养性疾病的整体贡献均处于低位波动状态,说明男女之间的死亡差异较小。到2017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危害进一步加大,分别达到31.49%和31.36%,而在1990年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占比仅为17.57%。与1990年相比,肿瘤导致的性别差异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高年龄组(60~79岁),而心脑血管疾病则分布更广泛(45~79岁)。同时交通和意外伤害仍占据一定比例(>7%),但相比于1990年,影响有所下降(差异合计下降0.16岁)。
随着经济和医疗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15]和疾病谱的演变[1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最大,且随着时间推移,正逐渐增大,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较一致[17-19]。在肿瘤方面,由于中国男性的肺癌、胃癌和肝癌的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20-21],导致两者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较大;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中国男性的死亡率同样高于女性,且两者差异在逐渐扩大[22-23]。在发达国家,吸烟被认为是导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最主要原因[24-25],吸烟是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6-27],如何进一步控制吸烟,将有助于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尤其是男性人群。另外男性人群过度饮酒和血压控制不好也会导致性别差异的增加[27]。应重点关注男性高年龄组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基础,采取有的放矢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重点区分和控制不同性别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28],从而缩小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提高整体期望寿命,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 而努力。
本研究还显示交通伤害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提高期望寿命造成一定的阻碍。目前国内男性人群的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29],可能归因于男性更高的驾驶比例和危险因素暴露。而意外伤害导致的期望寿命性别差异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可能原因是跌倒和溺水的死亡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0]。近年来,随着多项儿童伤害干预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儿童致死性跌倒和溺水发生的风险,未来有必要持续开展,并扩大干预范围。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通过采用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分解方法,为缩小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提供一定的线索,但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本研究纳入的疾病死因分类较少,不能完全涵盖各类疾病;最后,本研究暂未对逐年数据的波动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仍处在较高水平,男性期望寿命持续低于女性。缩小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不断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重点应关注50岁以上男性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同时不可忽视60岁老年人群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小于50岁人群的交通和意外伤害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