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2021-01-09陈娜
陈 娜
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六科,江西九江 332000
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精神分裂症人数占3/4,约为435.75 万[1]。一直以来,精神健康障碍就是一个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它困扰着全世界不同地位、不同文化的人民[2]。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忍受着精神病痛带来的折磨,而大部分中低收入的国家却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如何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救治救助”及巨大的医疗花费必将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3]。本研究选取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模块化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0月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登记并编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26例(52.0%),女24例(48.0%);年龄18~55岁,平均(37.2±7.5)岁;平均病程(15.3±2.7)年;文化程度:小学10例(20.0%),初中和高中27例 (54.0%),大专及以上13例(26.0%)。对照组中,男28例 (56.0%),女22例(44.0%);年龄18~55岁,平均(38.2±7.8)岁;平均病程(16.1±2.5)年;文化程度:小学11例(22.0%),初中和高中26例(52.0%),大专及以上13例(26.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55岁,性别不限;②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4];③患者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上者,语言表达比较流畅,基本具备正常的沟通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②精神发育迟滞者;③伴重大躯体疾病者。
1.3 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管理模式,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个体化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运动指导等。研究组患者采用模块化干预措施,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模块化技能管理培训,确保全部培训人员考核结果合格,能熟练掌握模块化管理技能,将研究组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阳性症状模块、阴性症状模块。
1.3.1 阴性症状模块 ①开展文体活动:2次/周,30 min/次,可开展打扑克牌、打麻将、下象棋、打乒乓球及羽毛球等,并可指导患者进行书法练习、教授广场舞等。②生活技能训练:1次/d,30 min/次,训练内容包括床铺整理、衣物叠放、碗筷摆放等。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兴趣,对患者进行分组训练,成立卫生组、铺床组等。③培养患者的行为技能:定期组织患者阅览书籍、观看电视;每周在病房内为患者开展1次行为技能讲座;对不良行为问题,如乱拣杂物,乱拿他人东西,随地吐痰、嗜烟等给予说明指导,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训练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达到独立生活的目的。④培养患者的社交技能:指导患者应当怎样与他人相处、沟通,并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每周组织患者进行各类活动1次,如讨论、示范、角色扮演和重复训练,1 h/次。⑤采用强化激励机制:通过“代币奖励”的方法加强患者的操作性行为和社会活动训练。当患者的行为符合规范要求,则应当及时给予奖励,对不良行为问题,如乱拣杂物,乱拿他人东西,随地吐痰、嗜烟等,给予说明指导训练,每个月进行评比与奖励,使患者在直接性的经验中提高自我效能。
1.3.2 阳性症状模块 ①安全护理: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避免剪刀、绳子等易造成人体伤害的物件出现在病房,以免患者出现自杀或攻击他人的现象。②饮食护理:采取集体进食,使患者有安全感。③心理护理:叙事疗法。与患者友好交谈,使其放松心情,自觉表露内心,将疾病相关知识说明给患者,对患者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治愈信心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组织患者开展娱乐活动,丰富住院生活,转移注意力。共情护理。学会倾听,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不轻易插话,用言语、身态语回应患者。不作评判,通过提问确认问题,换位思考,多角度看待患者,替患者的行为寻找理由,从而一方面客观、准确地理解患者,另一方面使自己从中受益。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其合理需求。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简易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
①ADL评分:共20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共4级,评定结果可按总分、分量表分和单项分进行分析。总分0~100分,信度系数为0.95。②SF-36评分:共8个分量表,分两类,一是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可自评,也可他评。计分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分量表中各条目积分之和,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信度系数为0.85。③护理总满意度:结合本院修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设计问卷,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调查,共分为3个等级,20个细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0~<60 分评定为不满意,60~<80分评定为满意,80~100 分评定为很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ADL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SF-36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51.7±5.6 51.9±4.5 1.886>0.05 21.0±2.9 34.0±5.0 2.776<0.05 6.965 3.182<0.05<0.05 51.7±5.6 51.9±4.5 1.638>0.05 91.0±7.9 74.0±5.0 3.365<0.05 4.541 4.303<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总数在1 亿以上,其中72.3%不知自己已经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6]。因此,认识和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及规范化治疗,是避免精神卫生问题、维护精神健康的可行方法。当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时,要及早接受治疗,使精神卫生问题得到行之有效的干预,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与其他生理疾病一样可以预防、诊断及治愈[7]。治疗精神疾病需要很大的毅力,除遵医嘱服药以外,照护人、朋友、家人及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有利于患者恢复[8-9]。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组迁延性疾病,患者需要住院,极易反复发作,出现缓解出院、复发入院现象,一方面加重了家庭情感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给我国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0-11]。因此,要想促进患者康复,就应该对防治与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力度进行强化,这也是江西省卫生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12]。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干预能缩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减少发病的次数,延缓或减轻患者的精神残疾,最大限度地维持其社会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也可减轻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13-14]。本研究通过模块化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干预,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有效的康复干预机制、提高生活质量及为精神科护理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模块化管理能够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综上所述,通过模块化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干预能够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有效的康复干预机制,提高生活质量,为精神科护理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依据,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