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四肢骨折肿胀研究进展
2021-01-09金贵根
张 密,金贵根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重庆 402160;2.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四肢骨折早期因软组织受损导致患肢肿痛,肢体组织肿胀有碍于动脉血供和局部静脉回流[1],四肢肿胀难以消除,甚至可出现张力性水泡或骨筋膜室综合征[2]。目前临床上对骨折的处理通常有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合并小夹板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无论给予哪种治疗,肢体肿胀不可避免。而受伤后需要手术的患者一般应在肿胀消退后进行[3-4],这通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并影响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因此创伤后的肿胀必须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和护理,但是常规西药治疗不尽如人意[5-7]。
《医学源流论》曰:“若其病既有定所,在于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之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有力。”即采用外敷的方法,药性从皮肤表面进到肌肉,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到达患处,达到活血散瘀、理气消肿、通经止痛的效果。中药外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药力在患处发挥作用,可以增进骨折肿胀处毛细血管的血液通过量,有利于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加强周围组织营养,促进肿胀消退,使骨折愈合速度加快[8],因此中药外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外敷还可以控制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改善血液粘度,加速局部小血管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进而促进骨折愈合[9-11]。除此之外,中药外敷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无创等优势。
1 四肢骨折后肿胀病机
患处局部筋脉瘀阻是导致骨折后肿胀的主要原因。骨折后伤处局部经络、血脉受损,致气血阻滞或脉破血自出,气滞则血阻,不通则气血瘀聚,血溢则筋脉失养,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停聚皮肤腠理间,故为肿胀。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气伤则痛,形伤则肿”,创伤后“气阻血滞”为其病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出“凡肿皆是血作”,故常用活血化瘀类药改善骨折后局部组织瘀肿。
人体局部受到创伤或骨质受损后,致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周边毛细小血管通透性增加,一则炎性因子刺激神经释放疼痛信号,造成肌肉挛缩,静脉和淋巴管瘀阻,反流障碍,导致其管壁扩张引发肿胀。二则骨折周围毛细血管的通过性增加,使血管壁上的黏合剂受到冲击、破坏,内部和外部的液体交换不平衡,大量组织液流入肌肉组织间,最后导致患处的局部肿胀[12-15]。
2 中药外敷治疗
严金[16]用消瘀膏外敷加内服中药的方法治疗47例,结果骨折消肿时间大大缩短,临床效果确切。王凯[17]也用消瘀膏外敷加内服中药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中药外用药加中药口服可减少肢体肿胀时间。孟晓玲等[18]用肿痛消膏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肿胀,肿痛消膏药用泽兰、红花、川芎、当归、乳香、没药、赤芍、大黄、延胡索、生川乌、伸筋草、鸡血藤、白芍、自然铜、骨碎补、泽泻),治疗后平均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VAS评分都有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6.7%。张愿[19]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三七散(三七,木瓜,川芎,川牛膝,土鳖虫,续断,龙骨,自然铜,乳香,当归,孩儿茶)外敷,治疗后1天、3天及7天,VAS疼痛评分均降低。钟春花等[20]把芒硝10g加入100mL冷水湿敷患处,结果治疗组肿胀均值和疼痛VAS评分远优于观察组(P<0.01),柏亚妹等[21]用芒硝进行外湿敷,结果与清水冰袋相比,芒硝冰袋可以快速减轻疼痛,缓解肢体肿胀的症状,加速肿胀消退的时间。刘美荆等[22]对50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中药外敷,1个月后治疗组无效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26%),总体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金国军等[23]用消肿散(制大黄6份,焦山栀4份,生山栀2份,川芎3份,木瓜、汉防己、片姜黄、生半夏各2份,丁香1份)外敷,并与云南白药外敷比较,发现在四肢骨折肿胀早期(1~3天)两者外敷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消肿散外敷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云南白药外敷(P<0.05)。并且能显著降低四肢闭合性骨折后张力性水泡形成的几率,王海珍等[24]对骨折患者进行中药(当归20g,白芷20g,骨碎补20g,土鳖虫20g,川乌20g,羌活30g,红花30g,制乳香30g,血竭30g,木瓜30g,透骨草30g)贴敷,结果中药贴敷消肿疗效满意,并且治疗后1、3、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刘玉凤[25]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结果治疗组肿胀均值、疼痛VAS评分均值都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中药外敷膏成药如奇正消痛贴膏[26]、栀黄止痛散[27]等在治疗骨折后肿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3 中药外敷的优势
中药外敷是骨伤外治法中主要治法之一,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发展变化和需要配伍相同种类药品制作成不同的剂型,外敷于患处通过皮肤表层上的毛囊孔、皮脂腺和汗腺,直接吸收外敷的药物,渗透肌肤,直接作用于骨折肿胀处,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力,达到治疗的目的[28]。中药外敷有活血止痛、理气消肿、舒经通络的效果,还可加速骨折断端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血管内液外渗,加速软组织修复,缩短骨折端骨痂生长时间,促进骨折愈合[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