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邪正理论探讨扶正祛邪法防治持续高危型HPV感染

2021-01-09付艳萍吕珊珊刘琼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邪气危型正气

付艳萍,李 研,吕珊珊,刘琼辉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中山大学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广东 广州 510275;3.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垫江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HPV感染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且证实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如(16型、18型)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调查2018年将近31万因子宫颈癌而死亡[1]。HPV的致病机制主要为HPV-DNA与宫颈上皮细胞整合,使宫颈上皮细胞E1、E2缺失,癌蛋白E6、E7高表达,产生P53等产物,阻断细胞凋亡过程,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甚至永生化[2]。目前临床上有预防性使用HPV疫苗、聚焦超声、干扰素、手术治疗等方式对持续HPV感染进行防治,但针对持续HPV感染并无疗效确切、可减少复发的药物或方法。本文基于中医邪正关系理论,综合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的中西医相关研究,提出以扶正祛邪之法防治持续高危型HPV感染,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为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HPV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1 中医对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认识

宫颈HPV感染多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表现为带下异常症状,属中医“带下”、“五色带”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有云:“带下病者,由劳伤血气,损伤冲脉任脉,致令其血与秽液相兼带而下也。”张景岳云:“妇女带下,总由命门不固。”傅青主云:“夫带下俱为湿证。”笔者阅读相关古籍对“带下病”、“五色带”等疾病的描述,总结出HPV感染总的病因病机大体以虚为本,实为标,本病多本有脾肾功能异常,继而感受湿热毒邪而发病。宫颈HPV持续感染,一方面是湿浊邪毒聚于子门,对其侵犯毒害;另一方面是机体正气不足,不能及时将其驱除,使之长期侵犯子门胞宫。

2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中的邪正关系

正气,是人体正常机能及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邪气,相对于正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中医之正邪概念曾说:在细胞水平上,可以看到各种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的失调,在分子水平上,又可以看到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丢失[3]。这些都可以理解为祖国医学中正虚的范畴。其中免疫功能、遗传特征、体质因素等可归于正气范畴;而病毒载量、基因变异、病毒复制能力等则属于邪气范围。在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虚弱和病邪入侵两者缺一不可。“凡风寒感人,由皮毛而人……总由正气适逢亏欠,邪气方能干犯”,既满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也需要“必有因加而发”。告诫人们要“避其毒气”。邪正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而且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正邪的斗争贯穿于HPV感染过程的始终,HPV感染相关疾病的进展是机体正气和HPV病毒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2.1 正胜邪退,疾病向愈

研究表明,有75%以上的女性一生中某个阶段会感染HPV病毒,但绝大多数在1~2年内能够依靠机体免疫力自动清除,不会引起子宫颈的病理变化[4]。这是由于病毒感染早期,正气较为充盛,机体抵抗力强,所以抗御邪气的能力较强。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调动正气奋起抗邪。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毒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所以不发病。

2.2 邪正相持,正气日耗

有10%左右的HPV感染2年内不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将病毒清除,被视为“持续性感染”[5]。当病毒持续存在,与宫颈鳞状上皮进行整合,上皮细胞帮助病毒合成衣壳鞘蛋白,从而产生子代病毒颗粒。这是HPV感染进行性发展转变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的病理基础。正气不盛,免疫系统反应不及,无法对病毒抗原产生应答,病毒长期持续盘踞于子门,日久正气在邪正斗争过程中被暗耗,邪气也相对缓和。邪气留恋与正气受损并存,为本虚标实之证。“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寻”,此阶段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症状表现轻微。此时若经过正确的调养将息,正气得复,机体的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获得了平衡,疾病可痊愈;若调养不当,或重感于邪,形成不利于病毒复制的内在环境,甚至导致阴道内环境失衡,则病情进展或者复发。

2.3 邪胜正衰,疾病恶化

大约有1%的HPV感染最终演变为宫颈癌[6]。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力低下、性生活紊乱、合并其他生殖道感染、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密切相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正气不足,或邪气偏盛,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正气无力抗邪,不能及时驱邪外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机体抗病御邪的能力日趋下降,邪气的致病能力逐渐提升,则病情日趋恶化。

2.4 正虚邪恋,疾病缠绵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清楚,但有人证实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大概需要10年左右,是机体和病毒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大虚而余邪未尽,邪气留连,使疾病缠绵难愈,多见于疾病后期。此时,若在积极的调养治疗下,正气增强,邪气驱散,则病向愈;若调养不当,导致正气无力祛邪,则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经久不愈或遗留后遗症。此病变状态长期存在,正邪双方势均力敌,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邪气不能深入传变,病情相对稳定,形成正虚邪伏的相持状态。

3 扶正祛邪法防治持续高危型HPV感染

中医认为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发展、向愈或恶化是正邪盛衰变化、运动斗争的过程。正胜邪退则病愈,邪正相持则隐伏,邪盛正衰则恶化,正虚邪恋则缠绵。研究认为,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是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证型之一[7]。正邪关系失衡与HPV持续性感染很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相互调节的作用,基于邪正关系理论,临床合理运用扶正祛邪之法,可有效防治持续HPV感染。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很多补气扶正中药如黄芪、人参、白术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感染,甚至抗肿瘤的作用[8];一些清热解毒中药如金银花、败酱草、贯众等能有效抑制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且有调节免疫作用[9];一些活血化瘀类中药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且能抑制细胞异常增生[8]。陈翊等[10]用扶正清毒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后转阴率、病毒载量以及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赵岷慧[11]使用扶正解毒汤治疗高危HPV感染伴有宫颈病变,治疗后N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且免疫细胞增高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扶正祛邪疗法疗效较好,且能够提高HR-HPV的转阴率,促进宫颈Th1、Th2免疫功能的平衡。

4 总 结

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加强对HPV感染的筛查和诊治,阻断其病程的进展,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中医药通过扶正补虚之法,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被破坏的生理状态,充分调动人体免疫功能对病毒进行吞噬,通过清热、祛湿、解毒、祛瘀之法来直接消灭病原体,从而起到抗病毒、清除病毒的作用。中医特色从整体观出发,个性化精准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局部微环境和抗病毒,从而预防HPV感染。

猜你喜欢

邪气危型正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别轻易拔罐刮痧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