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摄影的形式与内容
2021-01-09张宇华ZhangYuhua
张宇华 Zhang Yuhua
亨利·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1967
罗伯特·杜瓦诺摄影作品1934
艺术是什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艺术是人们将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过程。艺术来源于客观生活,但是表现得比客观世界更典型也更集中,并具有强烈的审美特性。既然艺术是有内容表现诉求,同时又需要有表现形式的载体,那么艺术本身必然就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内容通过形式表现出来,而形式又为内容服务。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也同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简单地说,摄影的内容就是你想拍什么,而摄影的形式则是如何将想拍的内容最终展现出来。
摄影自诞生之初,艺术家们对于这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中的形式与内容的思考和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众所周知,在杜尚站出来向传统艺术挑战之前整整400年,西方艺术都是以内容为主,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摄影也是如此。受限于光学和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时的摄影师们在表现形式上很难有所突破,更多的是围绕着主题和内容去单纯地记录客观世界。即便是雷兰德著名的《两种人生》里对摄影创作形式用的新尝试,整张作品由30多个镜头拼贴而成,但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依然是这幅作品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人物心理冲突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19世纪末,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摄影师们通过软焦拍摄和布纹纸的冲洗,以暗房后期的加工,力图在作品中实现一种模糊与朦胧的“软调”效果,也是对创作形式的新尝试。20世纪初,美国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提出纯粹主义,强调应该立足于摄影本身的特质,准确、细致、自然地表现客观世界和被拍摄对象的色彩、光线、形态、材质等,第一次把摄影的形式放到了与内容等同的位置。而之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摄影在强调观念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形式上的突破。尤其是超现实主义摄影师,他们像达达主义摄影师一样,热衷于用剪切和拼贴以及后期暗房的处理作为自己的摄影表现手法,让作品展现出夸张、奇幻,类似于梦境和臆想的荒诞不经的场景。著名超现实主义摄影师杰利·尤斯曼通常会在作品里构建一个不受空间和重力约束的场景,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他拍摄的素材是真实、客观的,而通过他独特的暗房技术处理后展现出来的世界却是虚幻而非理性的,融合了具象与抽象、现实与梦境的产物。由客观真实的素材展现出虚幻抽象的内容,这种表现形式一出现就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可。然而,即便是在尤斯曼和哈尔斯曼这样的超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中,他们依然重视对内容的表达,哈尔斯曼在与著名艺术家达利共同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红粉骷髅》中就强烈地表达出了内容的主题:性与死。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摄影图片大多来自“堪地派”,无论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的《世纪之吻》,还是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堪地派”对人们生活中最自然状态的抓拍与记录总是让人对图片的内容回味无穷。布列松说过:“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组织形式记录下来。”尽管如此,对于“堪地派”的摄影作品,人们依旧会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图片所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当中,所以可以说整个20世纪,即便是后来的抽象主义摄影大行其道,但在主流社会中,大众对摄影的欣赏和认同依旧是以内容为主。那时候人们更喜欢对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历史、情感和内涵津津乐道,而较少去思考这张照片在创作和展示上的特点和细节。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数码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一切都改变了。数码技术的成熟和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摄影的门槛不断降低,而手机摄影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出现与发展则彻底打破了摄影在技术上的壁垒,拉平了摄影创作与大众的地位,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摄影的艺术创作中去。以往很多看起来很难实现的图片效果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就可以简单实现,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随心所欲地拍摄和记录自己生命的轨迹。而互联网又提供了大量社交平台供人们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于是人们立刻被泛滥的图片所包围。然而大家对图片的新鲜感消散得非常快,海量的图片充斥在各类社交平台,如果一张图片没有能够第一眼就能吸引眼球的亮点,那么可能都不会有人去耐心品味其中的内容就被略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同形式至上的原则,在他们的摄影作品中,把形式置于内容之上,把风格置于审美之上,以鲜艳色彩和炫酷风格为第一要素,尽可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能不能吸引足够的眼球”已经成为了衡量摄影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人们已经开始忘却艺术创作的本意——把自己内心对世界的认识和感触传达给他人的意愿,而更多地考虑如何迎合受众群的喜好去创作摄影作品。
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我们都知道现代艺术的特点是强调反传统和反理性,苏珊·桑塔格提出了现代艺术的“拒绝、否定和重建”理念1,提倡反对一切固有的评价体系,拒绝对艺术与审美的阐释和话语垄断,将艺术创作归源于生活,重新构建新的审美体系,所以相对西方主流的注重内容的传统艺术形式,人们更渴望塑造自由、偏重风格的创作形式,这也和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与大众碎片化的时间有关。人们不再有耐心去关注和品味一张有内涵的图片,而是更倾向于在等公交和地铁的间隙用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影像来满足自我的娱乐消费欲望。
另一个原因就是现代艺术体系最终是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所以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必然最终会被贴上商品的标签,摄影也是一样。当我们的摄影创作的出发点不再是优先考虑对人生的理解和感触,以及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而是对互联网上粉丝追捧和点赞数的妥协,对自身商业价值的追捧。当艺术家们开始受到大数据的引导,以受众群体的喜好作为自己创作的指引,大量的图片被智能软件批量复制,摄影创作本身的意义和摄影师本身的价值都开始受到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创作中强调形式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完全忽略了内容和意义,为迎合受众群体的喜好而创作似乎就违背了艺术本身的意义。无意义的创作让摄影艺术成为了批量生产的商品,在这样的商品中,我们仅仅能看到的是绚丽的画面效果和视觉上的惊艳,却很少看到人们最基本的展现和表达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愿望。
在我看来,摄影中的形式与内容一直是密切联系并且辩证统一的。康定斯基曾说:艺术家必须有话可说,因为对形式的掌握并不是他的目的,而将形式服务于内在意蕴才是他的任务”。 所以他要求艺术家“必须观察自己的精神活动并聆听内在需要的呼声,然后他才有可能稳妥地采用各种表现手段,不管它们受到世人褒扬还是贬斥”。2从每一张照片的创作出发来看,从前期拍摄到后期的处理实际上都是创作者的一次情感的还原。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总是因为有情感上的触动或者是一瞬间想记录的冲动,这通常被称为创作欲望,而这种创作欲望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我一直认为,如果一张照片不能把激发我创作欲望的情感传达给观众,那么这张照片就是失败的。所以在摄影的形式和内容上,我一直坚持内容和形式相互依托。没有精彩的表现形式支持,就无法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准确地传达和表现给观众,而缺乏了想法和情感的照片,即使画面再精彩,也只能给人们带来瞬间的冲击,之后就会很快被忘却。只有两者结合起来,用形式吸引观众,用内容感动观众,这样的摄影创作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注释:
1.唐蕾:《桑塔格美学理念中“拒绝”艺术之阐释》,载《南昌大学学报》2018人文社会科学版。
2.瓦西里·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