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观察

2021-01-09李辉赵婷张玉姣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张力针灸研究组

李辉 赵婷 张玉姣

帕金森病(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精神内科疾病,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行动迟缓等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疾病机制目前尚未被阐明,认为与环境、遗传、老龄化等因素有关,且发病率较高[1-2]。以往对于PD的治疗常以药物(如抗胆碱能、左旋多巴等)为主,但长期服用极易增加耐受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温针灸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操作简便,且能够双向调节;渐进性抗阻训练是一种有效训练方式,可避免与年龄有关的肌肉骨骼及神经肌肉系统变化[3-4]。本研究就PD张力及平衡功能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探讨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的作用。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PD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17±3.45)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10±1.19)年。研究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1.93±3.2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84±1.25)年。对比两组数据均衡性良好(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5]中PD相关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期;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肺、心、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等器质性疾病者;有精神异常及严重器官性疾病者;有继发性血液病、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者;运动功能障碍者;不认可本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渐进性抗阻训练,分为三阶段:①采用50%的10RM(表示一项动作可完成10次所使用的重量)的重量,以10~15次/min的速度进行10次训练。②采用75%的10RM的重量,以同样速度进行10次训练。③采用100%的10RM的重量,进行10次训练。每次训练之间可适当休息1 min,1次/d。

1.3.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选择穴位:腰阳关、脊中、百会、悬枢、风府。具体方法:采用直径0.30 mm、长40 mm针灸针(环球牌)针刺,得气后,于针身上加垫纸皮,且于针柄插入艾条段,并将其燃点,对所选择的穴位均行灸2壮,留针约30 min。头皮针治疗选择穴位,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 cm处,下点在鬓角发际与眉枕线前缘相交区;将区域定好后,常规消毒(棉球+75%酒精),采用直径为0.30 mm、长25 mm无菌银针(环球牌),实施平刺法向下刺入至针体2/3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间隔1寸施针1枚,捻转针柄时注意速度与幅度,得气后,连接G6805型电针仪,根据患者耐受度进行调节,留针30 min。

1.4 观察指标 ①平衡功能:采用BBS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12、18个月)的平衡功能进行评分,共14个项目,总分56分。分值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强。②肌张力:采用Ashworth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12、18个月)的肌张力进行评分,分级标准为0~4级,0级:肌张力增强,无增加;1级:肌张力略较正常增强;2级:肌张力增加明显;3级:肌张力增加明显,活动困难;4级:无法活动,肢体僵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B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12、18个月后,研究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Ashworth 等级比较 研究组Ashworth 2~4级肌张力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B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B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

表2 两组患者Ashworth等级比较[n(%)]

3 讨论

PD是一种难治性的精神障碍,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该病患者病程及疗程较久,长期、大量服用药物极易导致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也较易引发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继而加重患者病情。然而长时间忍受生活无法自理的折磨,对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6]。因此,对于P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精神内科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3、12、18个月后,研究组BB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Ashworth 2~4级肌张力均略低于对照组,提示对PD患者给予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及肌张力。究其原因,温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是针对腰阳关、脊中、百会等穴位进行针灸。温针灸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临床实践中,可疏通经络、滋补气血、消除疲劳及提高免疫力等,具有操作简便易懂、双向调节的作用。经多次临床实践,温针灸疗法还可在针灸手法和经穴配伍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目的[7]。在此双重作用下,不仅拓宽了治疗范围,其疗效也会明显增加。渐进性抗阻训练是在患者训练时,增加阻力负荷来刺激肌肉的连续适应性与提高力量的一个训练模式,能够恢复患者正常的活动,适当增加患者运动的频率与时间。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为患者安排有关运动训练,可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认知能力。且对于运动损伤或外伤者,实施渐进性抗阻训练促进机体康复,合理设计该训练计划,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8-11]。但目前临床上对这方面的研究仍局限于小样本资料,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的大样本对照研究资料,所以日后仍需对研究资料进行积累分析,以期评估其效果及风险。

综上所述,对PD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的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及肌张力,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肌张力针灸研究组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针灸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