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提升实习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作用分析
2021-01-08赖婷珊
赖婷珊
【摘要】目的:分析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提升实习护士临床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6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教学法的30例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12月于我院接受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法的30例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护士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实习护士教学的等级考核及对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等级考核总合格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法的评价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提升临床实习护士的成绩考核中作用明显,可充分利用反思形式提高实习护士专业技能,增强实习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较适用于临床培养。
【关键词】实习护士;吉布斯反思循环;临床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4:6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170-02
实习护士是指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增强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1]。但多数实习护士由于临床实习期限不长,加之相关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难懂,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加强反思性学习有助于实习护士相关专业能力的提高[2]。反思是通过评判考察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行动及情境,是对一段经历的解读,吸取精华,可促使医护人员在技能及知识上获得提升,尤其是情感领域与实践技能。但由于反思较为抽象,一般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出其独具的作用。吉布斯反思循环是将行动划分为6个步骤的一种教学方案,步骤依次为描述-感觉-评价-分析-总结-行动计划,目前已被多科学室广泛征用[3-4]。本研究就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提升临床实习护士医护能力中的作用进行如下分析,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6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教学法的30例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12月于我院接受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法的30例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25.31±2.43)岁。观察组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28±2.32)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可参与研究对比。本研究经我院神经内科医学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與实习前,未接触过神经内科相关学习的经历;②所有实习护士均对本研究目的及意义表示知情,并自愿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感染疾病者;依从性差或未完成试验。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沿用临床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教学由总带教老师的予以全程指导,为其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及传授自身丰富的阅历,共同对本次实习的有关工作内容进行回顾,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纠正,吸取经验教训。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具体措施:(1)反思教学团队的建立:由本科文凭,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2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带教老师3名、护师2名等共同参与本次教学培训,通过严格考核选取合格带教老师建立教学团队。由接受过系统性学习的老师强化训练、培养每一位组员,在最短期限内掌握吉布斯反思循环的知识与教学的具体措施。理论授课、模拟教学以及反思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此次培训的主要形式,共计6学时。(2)教学内容设置:①描述:对本次工作整体流程进行详情描述,如建立良好医护关系、在关键时刻的配合情况、横截面(入院、出院、抢救、标本留取、特殊检查准备、给药、出院)、病情的掌握能力、病情的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等;②感觉:对每一位实习护士询问同一问题:对此次成绩考核的相关工作有何感想?③评价:本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哪些方面较理想,哪些方面还需有待提高;④分析:发挥既往知识水平或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分析该研究经历;⑤总结:从反思学习中收获多少,对日后自己的临床实践与其他人工作的意见是什么。(4)实习护士人科带教:由带教老师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耐心讲解手术室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内容及专业技能,次日与实习护士共同做好医护合作的有关工作。在带教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并监督实习护±单独完成,指导如何书写反思日志。(5)反思召开会:以“一对一”形式实施,1名实习护士反思时间<30min,2~3名延长时间,但<60min。在进行反思时,带教老师予以会引导、评价。第5次后,待实习护士基本了解、熟知反思循环理念后,可不再要求其参与反思会。(6)反思日志:写作要求严格按照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6个步骤进行书写,内容侧重于关注描述内容是否真实,后续反思是否有效。不将反思纳入实习护士的标准,也不对其进行评分。
1.4 观察指标 实践能力:由4名专业带教老师考核两组教学模式结束后第1、第5、第10d独立完成任务,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评价标准(统一)对所有实习护士进行等级考核,考核得分的成绩分为3个等级,优秀:80~100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分值越高,表示临床护理能力越强。易用性评价:采用软件易用性测试量表[5]调查两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共4点内容:①利用反思提升能力;②反思学习较容易;③独立完成反思过程;④利用反思处理问题。每一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1~5分。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3,分值越高,表示评价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等级考核 观察组等级考核总合格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教学评价 观察组对教学评价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带教计划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但普遍的实习护士在临床医护合作能力方面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均存在不足,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专业能力受限看缺乏沟通技巧等,对于带教老师而言,教学的难度系数较大,因此,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质量目标一直是研究的重点[6]。对此,本研究将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对其进行详情分析,并加以实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等级考核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随着临床实习护士单独参与工作的次数不断上升,配合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实施吉布斯反思循环能够使实习护士进入角色,可通过反思循环使实习护士对自身在临床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停留在对问题本身的认知上,及时做出归纳、总结、分析、评价,有助于减轻带教老师的压力[7-8]。此外,召开反思会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参与反思活动,有利于提升护理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均比对照组高,提示实习护士对吉布斯反思循环具有较高的评价,由此说明,反思循环易懂,对于缺乏反思性学习而影响医护能力的实习护士提供了帮助。吉布斯反思循环可将“反思”具体化为6个步骤,并能够在最短期增强实习护士对本教学的所有要领。同时,提供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相对简单,可在一个阶段工作结束后,及时获取教学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9-10]。总而言之,吉布斯反思循环作为反思性教学,具有个性化、程序化等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反思循环,提高实施护士等级考核的整体得分。吉布斯反思循环也是一种增加了护理团队反思环节的教学方法,使團队成员能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护理流程,优势是护士长能够更好的创新自身护理方式,让团队成员被自身护理方式所吸引,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业务水平,且此方法能够使详情描述自身对护理的亲身感受[11-12],包括护理内容的评价与分析。
综上所述,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提升临床实习护士的成绩考核中作用明显,可充分利用反思形式提高实习护士专业技能,增强实习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较适用于临床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宏玉,孟庆慧.护理教育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93-95.
[2]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3-54.
[3]马智群,尚晓玲,郗君梅,等.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构建与实践[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155-157.
[4]杨国勇,高春燕,国燕,等.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3):226-228.
[5]孙海瑶.桌面软件易用性度量体系构建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6]曾英玉,吴晓丹,徐桂银,等.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与固定专科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778-779.
[7]程波,胡莉蓉,郑桂蓉,等.反思性学习法提高新上岗护士中医护理能力的作用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0):719-721.
[8]陆悦,李明子,孙玉梅,等.反思日志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9):704-707.
[9]郎华,吴宁,史婵,等.吉布斯反思循环对慢阻肺患者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4):648-650.
[10]谭春苗,周向东,朱艳,等.基于师生一体化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对实习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3):355-359.
[11]周邓蓉,苟荣,王凤玲,等.辨证施护教学法联合临床路径教学对新实习护士知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25(9):138-141.
[12]王亚娟,李炎,张楠楠,等.临床带教护士有效带教行为与"95后”本科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的相关性[J].全科护理,2019,17(2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