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阈下高校“红色班级”创建路径探究

2021-01-08邓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2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辅导员

邓超

[摘           要]  如今,“大思政”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各个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红色班级”创建是“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创新。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发挥“红色班级”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大思政”;“红色班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2-0214-0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明确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色班级”创建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之,“红色班级”创建是“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创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了“大思政”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以外的更多空间里感受到思政元素,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一、“红色班级”创建的主要内容

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良品格,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通过“红色班级”创建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弘扬红色文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色班級”创建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红色班级”创建活动中,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争做红色文化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一首首红色歌曲、一份份红色家书都在展现着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最好诠释。“红色班级”创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而言之,“红色班级”创建要注重党史理论学习教育,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

二、“红色班级”创建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层面的意义

首先,“红色班级”的创建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今,“红色班级”创建能够有效拓展思政课堂的教育空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共同构成了“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其次,“红色班级”的创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红色班级”的创建聚焦红色文化,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拓展。“红色班级”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红色文化活动较为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教师层面的意义

“红色班级”创建有效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是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大思政”就是将所有教师都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包括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在这当中,辅导员队伍是“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红色班级”创建过程中,辅导员是主要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指导“红色班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可能会出现较难完成指导工作的情况,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进行必要的协助指导。所以,“红色班级”创建拉近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距离,有效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三)学生层面的意义

首先,“红色班级”创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红色班级”创建过程中,辅导员会组织班上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例如:红色歌曲合唱、红色电影观看、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文化绘画作品征集等。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红色班级”创建活动更具特色,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其次,发挥“红色班级”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更多的学生去了解红色文化。“红色班级”创建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让“红色班级”的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而是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去了解红色文化。“红色班级”的学生经历了红色文化的各种学习活动,相比于其他班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能够对其他班级同学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共同指导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获融入红色文化宣讲当中,精心设计,认真备课,积极宣讲,充分发挥“红色班级”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积极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红色班级”创建的路径探究

(一)召开“红色班级”创建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红色班级”的认识

“红色班级”创建是在“大思政”大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尝试,高校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去看待“红色班级”的创建。具体来讲,“红色班级”创建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旨在提升学生学习、了解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让“红色班级”的每位同学成为红色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和坚定弘扬者。在主题班会上,辅导員要详细介绍“红色班级”创建的目的,并确定红色班级名称,提升学生对“红色班级”的认识。

(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在“红色班级”创建过程中,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在“大思政”背景下对“红色班级”的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旨在提升学生红色文化素养,坚定“四个自信”。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结合伟大建党精神,由思政课教师进行红色文化宣讲,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2)开展红色文化读书会活动。辅导员组织学生前往学校图书馆阅读红色文化相关书籍,并完成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思政课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和点评。(3)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指导学生诵读红色家书。通过红色家书诵读,感悟革命先烈为国为民的情怀,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4)开展红色文化参观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文化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一段段革命斗争历史当中感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参观结束后,辅导员布置学生完成一篇观后感,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认真记录下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5)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辅导员要激励学生投身于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中,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感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6)开展红色文化绘画作品展。辅导员组织学生完成红色文化绘画作品,发挥学生的绘画特长,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提升学校红色文化氛围。(7)开展红色歌曲合唱活动。辅导员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歌曲合唱排练,发挥学生的演唱特长,让学生在红色歌曲中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8)开展红色电影观看活动。辅导员要组织学生集中统一观看红色电影,让学生在影视作品中感悟红色文化。

(三)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发挥“红色班级”辐射带动作用

思政课教师指导“红色班级”的学生开展红色文化集体备课,将“红色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宣讲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的宣讲主题。辅导员负责组织各个宣讲小组给其他班级同学宣讲红色文化,发挥“红色班级”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为学校营造积极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红色班级”创建是在“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高校要善用“大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李亚平,郑易平.“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初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8-71.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辅导员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