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居到民宿

2021-01-08甘彤赵剑英

工业设计 2021年12期

甘彤 赵剑英

关键词:朝鲜族传统民居;民宿设计;创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144-02

现如今,我国民宿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独创性的佳作,但更多的民宿则是千篇一律[1],毫无地方特色。不仅没有体现出民宿设计的本质,更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特色和自然风貌。现代设计师不仅要注重现代的设计技术和理念,还要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体现,为中国民宿更好地融入自然、体现乡村文化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也为未来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朝鲜族传统民居概述

朝鲜族的传统民居注重风水[2],通常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平川地带,房屋大多坐北朝南,由于朝鲜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所以房屋造型与汉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为了适应地域环境及民族日常生活习惯等因素,又有着一些其独特之处。

1.1朝鲜族传统民居的样式

根据建筑材料来划分,朝鲜族传统民居可分为草房、木楞子房、瓦房三种类型[3]。

在朝鲜族最初迁入中国境内时,由于族人缺乏相应的经济条件,所以当时的朝鲜族人只能选择成本低廉的草屋。但其造型简陋,且进入夏季多雨时节容易发潮生虫。随着族人们渐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便开始选用桦木作为主要原材料来建造房屋,木楞子屋冬暖夏凉、抗潮保湿,在稳固性和密封性上都远超传统的草房。改革开放后,族民开始建造与朝鲜半岛上造型相似的传统砖瓦房,其构造上仍是木构架的承重结构,外形多以青瓦、白墙、木门窗为主。

1.2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

屋顶方面,按照其形态来区分可主要分为:歇山式、悬山式和庑殿式三类[4]。其中悬山式因造型简单、成本低廉而在过去的朝鲜族民居中最为常见;而庑殿式屋顶在古代的中国和朝鲜属于皇家建筑体系,因而在传统民居中很少见。

从外观来看,朝鲜族民居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门窗。其门与窗合二为一,既有通风采光的作用,也有通行的功能。其造型狭窄且长,以桦木为主要材料,有着各式各样的床花格造型,具有一定的几何美感。

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在朝鲜族的传统民居中廊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主要为木质结构。凹进的廊子与突出的屋檐阴影相结合,给整个建筑物带来了独特的立体感,其既不属于室内空间,也不属于室外空间,是两者之间的过度空间,起到了连接建筑内外的作用。

台基是用泥土垫起高约三十公分的一种承托结构[5],并在表面贴上石块。台基的存在使房屋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從而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

1.3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内部特征

鼎厨间是联系室内各个空间的核心区域,由净地房、巴当和厨房三部分组成。室内每个房间都与鼎厨间连通,以鼎厨间为中心扩展延伸。鼎厨间既包括汉族建筑中的玄关、厨房灶台,也具有一定的客厅功能,人们通常在灶台旁的温突区席坐而食。

在朝鲜族传统住宅的取暖方面,温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给处于寒冷地带的族人带来了温暖。在整个室内活动空间中除了过道和储物间之外都铺满了温突,既是取暖设施,又是室内每个房间的主要活动区域。

2朝鲜族民宿的设计目的与立足点

朝鲜族作为外来的迁移民族,通过对东北本土地域文化的吸收和传统的继承,使其形成了一种新的居民风格,提取了民居特征与文化,如对称式的空间布局、以原木色和白色为主的建筑色彩等。同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创新,设计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宿。优秀的民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也是对文化的独特保护形式。同时也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游客选择民宿作为旅游的休息场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宿独有的氛围所带给游客的特殊体验。因此,民宿设计应立足于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形式,使其既能保留传统特色又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延边朝鲜族传统民宿的改造创新思路

3.1材料创新

延边地区处于严寒地带,为了减少室内热量向外散发,外墙材料的使用应主要考虑其保温性能,同时兼顾经济性和绿色性。所以对于经常采用的,如导热系数高的红砖、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混凝土等建材不予考虑,应尽量选择热稳性较好的夯土来作为外墙材料。其冬暖夏凉、生态环保的特点能更好地提升游客的舒适性。同时在屋顶的保温方面,可选用多彩玻纤瓦,与传统水泥瓦相比,其导热系数低,在夏季阻断外部热量向室内的传导,冬季时减少热量向外部的流失,而且还能更好地抵御雨水、冷热等气候因素引起的侵蚀,吸收雨水等撞击而产生的噪音。

3.2内外构件创新

由于传统温突有着易积灰尘、散热不均等劣势,因此民宿应秉持着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在温突的使用方面选择智能电热火炕,既能节约能源开支,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在门窗的改进方面,由于东北地区冬季严寒的特点,所以选择双层推拉门设计来提高门窗的保温性和密封性。同时尽量避开冬季冷风风向,适当扩大朝阳面门窗的尺寸,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让室内明亮起来。

3.3景观创新

在院落的西南角设有一处枯山水景观,枯山水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山,通过有序的叠放构成日本传统园林景观。将日本枯山水简约大气的禅意风格与朝鲜族民宿质朴平淡的建筑风格相结合,使民宿蕴含了一丝隽永的诗情。

4延边朝鲜族传统民居改造创新实践

4.1设计理念

该民宿是为了向游客展示当地朝鲜族的特色风土人情,在设计方面遵循朝鲜族传统民居的对称式布局、青瓦白墙、门窗同体等建筑特征,让游客深入地了解朝鲜族文化,给予游客与自己当地文化所不同的新奇感。同时重视环境保护,无论是设计、建筑和施工都应该以环保生态为出发点,尽量的就地取材,低碳节能,崇尚自然,力图将生活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

4.2室外布局

整体院落呈“凸”字型,主体建筑由三个住宿区域和公共活动大厅组成,(图1)。院落门口设置一处水域景观,水面上立有一扇月洞门,门后是与月洞门大小相吻合的圆形发光实体,两者一实一虚相互呼应,给人以洞中观月之感。院落最北侧则是一处弧形温泉。民宿院落东北角是一处文化展览区,室内有朝鲜族历史简介、生活用具和服装展示三个板块,向游客展示朝鲜族文化;院落西北角则是民俗体验区,游客可身着民宿提供的朝鲜族服饰来体验打糕和泡菜等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给予游客更为直观丰富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4.3室内布局

室内整体保持朝鲜族建筑传统的装饰色彩,大厅内部分为四个部分,右侧是吧台式厨房和开放式就餐空间,左侧是阅览区和洗手间,阅览区是高出地平线二十公分的木质独立区域(图2),放置大量图书供游客了解当地旅游景点和朝鲜族传统文化。大厅三个方向均有出入口,分别通向三个独立区域。

院落西侧的民宿是“L”型户型,内部设有两个卧室,一个是朝鲜族传统席地而睡的形式,一个是适应现代人居住习惯的床铺形式,给予游客双重选择,卫生间洗浴方面设有方形木质浴池和小型汗蒸房。房屋最南侧的客厅,通过木质长桌和朝鲜族传统家具营造出清素淡雅之感。东侧“U”型民宿,是三套民宿中面积最小的一套,适合情侣或夫妻二人居住(图3),室内陈设布置与其他两处基本一致。

5结语

朝鲜族在与东北地区文化的融合中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将其特色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而设计出的特色民宿,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特色旅游的需求,使游客产生足够的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播。同时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