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021-01-08邢厚龙周晶朱文龙

工业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邢厚龙 周晶 朱文龙

关键词:GIS;用地适宜性;清江浦区;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106-0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部分区域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浪费等问题[1]。城市用地適宜性评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等级划分,并做出适宜程度的评定,其也是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2]。文章以淮安市清江浦区为例,采用GIS软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清江浦区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

1GIS空间分析方法概述

GIS空间分析法主要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对评价后的各个单子因的评价图进行叠加,生成适宜性评价分级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接下来的分析和评价。各个单因子的评价主要涉及GIS的缓冲区分析,重分类、DEM基础模型等功能,能充分对各个单子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使最后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GIS空间分析法为研究用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且准确的研究方法,对规划及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流程

2.1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准备

清江浦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总面积309.62km2[3]。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清江浦区常住人口为594524人[4]。四条河穿清江浦区而过,区内交通四通八达。研究需要的主要数据包括:淮安市清江浦区2021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分辨率为30米的ASTERG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GIS软件对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重分类,分别提取出道路、水体、森林、建设用地等范围作为备用。

2.2选取评价因子

文章根据清江浦区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差异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选取原则基础上,根据其交通、环境、城市氛围和地形四个方面选取了距离道路距离、滨水环境、远离工业区污染、森林环境、距离城镇建成区或村庄距离、地形高程和地形坡度八个子因素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

2.3建立指标体系

通过参考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在综合考虑清江浦区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对选取因子进行评估,最终得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4确定指标权重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评价指标的权重有着巨大的联系[5],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矩阵模型,以及在确定时利用yaah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减少了大量的时间。确定权重值之后,经过对一致性比率的验算,结果小于0.1,结果符合要求,计算后的因子权重值见表2。

2.5构建评价模型

文章采用多因素评价模型对各个单子因进行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赋分分级,得分分值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呈正相关。经研究后,采用的评价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分值;Xi为第i种评价因子等级数值;Yi为第i种评价因子的权重值;i为参与评价的因子数量。

3评价结果及建议

3.1适宜性评价结果

通过对单因素的叠加处理,得出清江浦区建设用地的综合评价结果,对得出的结果应用GIS的重分类功能进行处理。通过评价模型的计算,对各个单子因进行打分,打分等级为1至10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赋分评价。分数越高土地适宜性越高,反之用地适宜性越低。

在计算面积时使用面积计算器,将前面的栅格大小设置成30m×30m,将最终的结果进行统计(见表3)。在统计结果中适宜性评价的等级越高,则该用地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就越高。

将评价结果以GIS图示,确定最终得到适宜性评价分级图(见图1)。

从土地适宜性综合指数分级及评价结果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清江浦区总面积401.5419km2。其中,在清江浦区用地中最适宜建设的占比约为23.88%,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占总数的39.45%,占比为25.58%的用地为比较适宜建设用地,有条件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占总数的10.17%,不适宜建设用地约占总数的0.93%。因此,清江浦区的土地利用总体适宜性处于偏上水平。评价结果显示与清江浦区的环境基本一致,适宜建设面积较大,不适宜面积相对较少,土地生产力较高。以下分别对5种适宜性等级进行分析。

1)最适宜建设用地。在清江浦区的用地中,最适宜建设的面积约为95.877km2,占总用地面积的23.88%。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水渡口街道办事处,以及周边的柳树湾街道办事处等区域。

此区域内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人口密度较大,人员混杂。

2)适宜建设用地。本等级面积为158.3907km2,占总面积的39.45%。在此等级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区域的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经综合考虑,这些用地建设条件较好,可以集中成块进行开发。

3)比较适宜建设用地。在比较适宜建设用地中,它的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25.58%,面积为102.72km2。该等级的用地主要是在适宜建设用地和有条件建设用地的过渡区域,与已建成的区域相距较近。该建设用地主要为未开发的荒地或者是农民的耕地,周边有水库和湖泊的分布,植被覆盖率也比较高,主要适用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或者是森林公园的建设。

4)有条件限制建设用地。该等级用地面积为40.8204km,占区域用地面积的10.17%。有条件限制适宜建设用地的开发条件没有前几类那么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能够把限制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也能够作为城市发展备用地。

5)不适宜建设用地。该等级的建设用地面积为3.73km2,占区域总面积的0.93%。在清江浦区南部主要分布该类型的建设用地,它距离已建成区较远。在该区域主要为生态保护林地或者分布着大量的水源,自然资源丰富。因此,从生态方面来说,应该在此区域内建立安全保护区,增强对此区域的保护力度。

3.2相关建议和对策

清江浦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善于发现并挖掘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利用潜力,坚持整体局部相统筹,局部服从整体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同样也是城市土地潜力挖掘的原则[6]。(2)保护基本农田,优化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本农田的保护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目标,是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国国土资源十分丰富,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风景[7],在规划中应加强对不同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3)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清江浦区的土地管理。无论是建设用地还是非建设用地,土地的滥用会造成土地和资源浪费,应该加强管理。

4结语

文章采用GIS空间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并打分分级,从而得出最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以GIS空间技术为支撑,将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以更加精确、更加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评价结果可为清江浦区的建设用地开发提供指导意见,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