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定林寺藏经楼数字化展陈空间设计研究

2021-01-08路彩霞宋益民汪家雯

工业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

路彩霞 宋益民 汪家雯

关键词:藏经楼;数字化;展陈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104-02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科技推陈出新,数字科技与现代大众的生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展陈空间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使当下展陈空间在功能、类型与形式上走向多元化,数字化为展陈空间的设计创造了多元化的互动性辅助系统,为展陈空间打造了智能化体验[1]。

1研究背景

南京方山定林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是南朝禅宗圣地、金陵名刹,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到了明、清时期,定林寺香火很旺,随着庙舍的不断增建,规模越来越宏大。

南京定林寺藏经楼作为全国最大的藏经楼,定林寺香火鼎盛,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先有南京江宁方山,后有南京。悠久的历史传说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藏经楼作为主要建筑仍采用的传统展陈方式已经跟不上大众需求和时代发展。因此,定林寺藏经楼在展示方式上必然面临着新的转型。

2南京定林寺藏经楼展陈空间设计的现状

目前藏经楼展陈空间表现方式单调刻板,空间设计保守过时,对受众来说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这种相对陈旧保守的文化展陈空间,在空间的展陈方式、技术的应用形式,以及文化的宣传教育上有所欠缺。显然这种传统的展陈空间已经跟不上大众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使受众无法得到优质的参观、学习和体验,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教育和普及。

2)空间整体规划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且由于年代久远、雨水侵蚀、生物破坏、自然老化,以及人为改建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使该建筑存在一定的残损现象[2]。在原始的空间中,一层主要功能为供奉佛像、烧香祈福、存放经书,以及阅读经书。以传统的造像为主要展陈方式,空间中现存立柱较多,且目前三层和四层都处于空置状态。

3南京定林寺藏经楼展陈空间设计的理念

藏经楼数字化展陈空间设计应遵循创新化、合理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把握数字化展陈空间中环境要素、行为要素,以及照明要素等设计要素的需求。以科技手段给参观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配合多种感官体验,为参观者塑造新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的体验[3]。摒弃数字技术的盲目填充现象,使空间符合大众的生理和心理,令观众深刻感受到所要传递的信息与文化,打造更加合理的藏经楼数字化展陈空间。旨在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同时,能够真正解读文化、体会文化,增强文化感染力,使空间更具吸引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南京定林寺藏经楼展陈空间设计的思路

在深入了解藏经楼整体的内部和外部、空间和结构、材料与构造、文化与地域等设计元素的情况下,针对其在展陈方式、技术应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具体地探讨数字化展陈设计的应用形式,把握数字技术与环境要素、行为要素,以及照明要素等设计要素[4],使数字化与展陈空间设计更加合理。

4.1一层空间设计

一层空间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可视化。在空间布局上,入口设计为圆形,主要起到人流缓冲的作用,并巧妙地避免了柱子干扰,让空间合理利用。

此外,一层空间主要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和触摸传导技术。当参观者进入一层空间,随着梵音步行,脚下涟漪扩散,朵朵莲花,忽远忽近,从身边飘然而过。在照明方面,考虑到要营造静谧、空灵、壮观的空间氛围,因此周围采用暗环境,忽远忽近的莲花花灯像极了点点星光为黑夜带来了光亮,唯美而浪漫。另外,通过局部打光和重点打光来突出展品及经书的环境,打造宏伟壮观的经书世界。照度标准在50—500Lx,采用特殊照明、重点照明,以及一般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法,不需要自然光,灯具采用射灯、轨道灯、聚光灯等小型光源,调光装置需要中型或大型调光器。

4.2二层空间设计

二层空间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体验。通过体验场景设计,营造出趣味性的空间体验。在空间布局上,通过游戏关卡的设置,吸引观众按照设定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心理暗示、宣传教育的效果。意在使参观者调心除虑,剖析自身种种迷惑,进而获得更充实的体验。

二层空间主要从“迷”字出发,营造一些互动场景。例如,在“人沙互动”的场景中运用了体感互动系统,在这一幕中,恒河沙的潮流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推进。当观众面对落下的沙流时,沙流会因观众的出现而发生变化。随着沙流的不断变化,它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场景,其中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美好的含义。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环境实现虚实结合的互动性人机交互模式,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场景也是针对小朋友们而设置的,让互动的流沙为孩子们带来欢乐。观众的视角是基于水平线的,一般上下变化约30°,上下变化约60°,参观时可以一起参观,也可以单独参观,整体形式相对自由。照明上没有特殊要求,照明设置根据展厅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效果自由设计即可。在“征途”的场景设置中,运用体感互动系统和声控互动装置,模拟了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当参与者在场景中行走时,场景中的体感声控互动传感器会随着人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当他们过于紧张时,体感声控互动传感器会压缩空间。如果参与者冷静下来大声朗读经文,那么体感器语音控制传感器将相应地工作,在人体两侧留出空间。旨在告诉参与者在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时,要积极面对,放平心态,泰然处之。在照明方面,照度标准控制在0—100Lx,照明方法采用一般照明即可,灯具可选用装饰、轨道灯、聚光灯等。

4.3三层空间设计

三层空间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互动。分别打造场景“影”“电”“露”“梦、幻、泡”,四个场景合起来旨在表达人生往往是变换无常的,要认清现实,把握当下。

在三层空间中,主要设计了各种互动场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声光电技术,设置了情境互动装置,搭配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让空间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受众感到身临其境的感受[5]。就空间环境而言,它依赖于可视化的内容和形式,环境相对自由。在行为方面,人们可以一起参观,也可以单独参观,整体形式相对自由。例如,场景“电”通过声光电技术的运用,闪电划过天空照亮了地球,但瞬间又回到了黑暗中。让受众感悟悲喜交替,世事无常,要珍惜当下。照明设置上,照度标准在0—50Lx,不需要自然光,主要采用特殊照明、重点照明以及一般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法,灯具选择射灯、轨道灯、聚光灯等,调光装置需要中型或大型调光器。

4.4四层空间设计

四层空间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感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在当下的大多数人被时代潮流所裹挟,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人们内心焦躁、无处安放。为此,在四层设置了冥想空间,即一个莲花环绕的清净世界,受众在这里可以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去思考、去冥想,回顾以往、感悟人生。此外,冥想空间周围保留了独立的小房间,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冥想空间”主要运用环绕幻影成像技術、数字灯光和编程技术控制机械装置等。就空间环境而言,它依赖于可视化的内容和形式,环境相对自由。在行为方面,参观者可以一起参观,也可以单独参观,整体形式相对自由。整体设置暗环境,照度标准在500—750Lx,灯具和调光装置上无特殊要求。通过发光花瓣令受众在体验过程中,感悟人生、理解生活,心灵上得到宁静和升华。

5结语

文章通过对南京定林寺藏经楼展陈空间设计的研究发现,展陈空间设计应遵循创新化、合理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根据不同展出对象,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形式和数字技术,把控展陈设计风格,实现展陈方式多样化、合理化;另一方面基于文化强国理念,把握受众生理和心理,让数字化展陈空间为文化宣传服务。让体验者获得有趣体验的同时,感受整个展览的文化脉搏,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电镀生产流程构建
数字化制胜
数字化博物馆初探
倍压Boost PFC变换器的改进及数字化研究
关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