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2021-01-08王霞
王霞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进步是保证高质量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课堂发展的首要标准。新时代的建立,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规定,也为教学方法自主创新的提高做出了要求。文章在研究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新要求和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自主创新的重要防范措施。高校体育教学将在实现新时代体育强国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乃至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推进和健康福祉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我国体育课指明了新方向。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同时,高校体育教育是连接体育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效果应该是完善适用性、促进体育社会认知。为大学生正常的户外活动和终身锻炼习惯奠定基础,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教学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创新和完善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策略,以适应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和支持。
1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新要求
1.1 新时期需要新的体育教学观念
提升体育教育观念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的高校中,体育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高校或教师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够、体育课时不足等问题都是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落实新时期总目标,要提升体育教学观念,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事业的要求,以新观念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1.2 新时代要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一直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层次。新时代,教师要热爱文化教育工作,具备做好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生要善于学习,勤于训练,有效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并以高效率完成课堂。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互动和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稳定的平衡。
1.3 新时期高校要探索体育教育新动力
新时期,高校要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切实探索可利用的新技术。以教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融洽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新动力,同时,高校体育课程应精通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媒体等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2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新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环节,是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高校体育课对全民健身运动和全体职工身心素质提高的引领作用,在社会进步的多方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新形势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创新,对于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提高,乃至体育运动的长远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融入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要求,推动精准化教学发展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来,大家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但体育运动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长期呈下降趋势,大家更关心健康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进入时代后,他们在竞技体育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在校期间学习和理解的户外活动和体育专业技能和知识,将构成对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提高体育教学的准确性,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准确有用的体育专业技能和健身常识,无论是大学生的在校生活,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2.2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习惯
新时代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要有赖于全体成员不断参与的健身活动,我国人们的健身理念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健身锻炼的观念。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形成、教学设备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创新,主要增强有用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健身运动的核心理念,培养终身体育比赛的习惯爱好,从源头上增加我国体育总人口,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標的基础。
2.3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的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健身锻炼的动力。高校体育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兴趣,开展体育活动。要使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成为自己擅长的事情,在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中,不只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有创意、有导向、有激励作用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体育学习与训练,促进体育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3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要素
3.1 学生层面的限制因素
在自主创新体育文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影响这项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元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在高校课程内容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环节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课会危及高校体育课的实际效果。即使有天赋的学生想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也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融入体育课堂教学。
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体育不够积极和自觉,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教学创新阶段,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推动学生对理解和实践的参与,确保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为创新奠定基础。
3.2 教师层面的限制因素
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占很大比例。是教学课堂所有主题活动的掌控者、策划者和参与者,他经常与学生接触,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学生能否在体育锻炼课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最直接地接触老师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师要注意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和把握,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和学习空间,掌握学生健身运动的兴趣爱好,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适当、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但是,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体育教师并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只是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即使是在操场上进行户外运动,老师通常也会自己摆姿势,让学生跟着模仿,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很枯燥,这将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3.3 教学阶段的制约因素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教学内容的教育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遵循既定的教学原则在所有体育课中都不可忽视。在教学策略创新环节,必须遵循教学原则,不能随意改变。此外,在教学方法的自主创新过程中,既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解决。所有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课程目标。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式下,很多教师无法掌握体育教学的具体标准和具体的总体目标。创新课堂教学随机性很大,不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
4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对策
4.1 营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体育教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理念的具体指导中,课堂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策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自主创新首先要创造新时代所必需的体育教育专业理念。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目标促进了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融入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在理论创新的新时代,转变体育课的观念,推动高校体育课程适应性的发展,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自主创新的首要标准和保障。
4.2 转变师生关系,创新教学驱动力
新时代师生关系的转变是一种发展和必然,而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的方法之一。在新的师生关系中,更加注重师生的交流与沟通,选择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自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加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师德作风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最终建立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师生和谐关系。在创设教学情境、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为课堂教学增加驱动力,使教学方法创新保持稳步发展。
4.3 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支持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各种软件技术也多种多样。在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中,要充分探索和運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教学策略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构建资源平台,为体育教学内容提供资源,让体育学习和训练更加方便快捷,运动技能练习更加形象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编写视频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上课;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独立分析微课堂教学、在线课堂、智慧课堂等多种类型的教学创新,使得课程内容更加逼真,重点明确。总而言之,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强化和应用,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
新时代明确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规定,高校体育教学意识发生了变化,教与学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相互结合,体育教育中不断有新技术加入和使用。开展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可以融入新时代高校的要求,推动精准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促进终身体育习惯养成。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策略创新应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体育教学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支持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