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设计思维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的应用

2021-01-08夏文殊

工业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

夏文殊

关键词:产品设计思维;产品表现技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044-02

1产品设计思维概述

产品设计思维由“产品设计”和“设计思维”两部分组成。产品设计旨在设计一种集合多种功能的实际载体,能够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设计思维是一种抽象性的设计概念表达,是一种综合性设计思维,能够转化用户需求,把创意设计产品化。它能够为设计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用户需求出发,以人为中心进行思维发散,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重新排列构思,跳出思维局限,扩大思维范围。产品设计思维也是一种系统性的、带有目的性的思考方式,是抽象的、灵活的、不断变化的,在设计师和用户之间不断切换概念,基于用户情感和行为进行设计重现,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式指导产品的设计活动。

产品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模式,不仅仅只存在于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中,其还从不同的用户、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角度中产生设计创意,设计出融入用户生活的产品。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当中,产品设计思维的应用必不可少。人们在产品手绘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思考,这种思考会根据绘制的产品和绘制的流程而逐渐深入,通过绘制完整的产品效果表现图,表达产品设计理念,优化产品设计流程。因此,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强调产品设计思维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2《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存在问题

产品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关系密切,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要求[1]。产品表现技法是体现设计师设计思维,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能够反映出设计师对产品设计方案的推敲和完善过程,体现出设计师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2]。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产品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设计理论和手绘基础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单一的产品设计、制作以及效果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和产品设计思维体系的建立,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品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没有与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研究,教师授课方式一般为理论教学与学生训练相结合,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输入知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手绘授课也更多在技法讲解方面,以造型论功能,让学生仅着眼于产品造型的设计和创新,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产品设计思维体系。当今社会,对于产品设计专业人才有新的衡量标准,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产品设计在社会中的发展需求,无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产品设计行业。

2.2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内容丰富且跨度大,其中包括直线、曲线、圆、立方体、光影、透视、马克笔、彩铅、效果图绘制等多方面的组合内容,这些理论知识和基础绘制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来加以把握,看起来十分枯燥。这种情况也会导致诸多问题,会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盲目追求产品手绘最终的效果和质感,忽略对基础构成绘制的思考。在当前的《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学生仍然以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临摹为主,这是一种直观的、迅速的学习方式,能够拓展学生对产品手绘风格和手绘技巧的思考。但也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只单纯追求对他人手绘作品表面的临摹,忽视自身对产品创意和设计思维的理解,导致在进行设计时,无法将头脑中无形的思维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缺乏对于自身设计创意实质化、视觉化的能力,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

2.3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實际设计项目中的产品手绘和《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的手绘有所不同,产品手绘是设计创意的体现方式,更多的是要表达设计的实际可操作性和落地的可能性。产品手绘在实际项目中需要能够快速表达创意,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记录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思,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够清晰地理解产品的创意构思和设计意图。《产品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误区,忽略了产品设计人员需具备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同时,课内课程与课外实践环节相割裂,学生无法接触真正的产品设计,了解行业现状,缺乏对产品设计流程及产品制作过程的认识,缺乏设计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与当今市场人才需求不符。

3产品设计思维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当前产品设计市场需要大量具备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将产品设计思维应用到《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当中,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4],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加强其产品设计和产品手绘的能力。重视手绘草图的应用,通过对设计思维和设计手绘的有效结合,生成设计概念,快速记录设计灵感,快速表达设计创意,快速完善设计方案,将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图形,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发掘其设计潜能。

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从思维方式上和行动上为学生的学习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支持,创新传统的手绘教学理念,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手绘能力。

4产品设计思维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产品表现技法》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对产品设计效果图的绘制和对产品设计思维的表达。当今社会,设计师们也被要求需要具备多种综合技能,在教学过程当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加强产品设计思维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构造能力和设计分析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产品设计思维如何应用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

4.1将5W2H分析法引入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当中

5W2H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分别有“what”(为什么)、“why”(是什么)、“who”(谁)、“when”(时间)、“where”(地点)、“how”(怎么办)、“howmuch”(多少)这七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全面的分析问题和严谨的思维模式,帮助人们迅速的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教师提出一个设计主题,以设问方式引入课程教学,通过问题讨论和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用户访谈,收集和整合相关资料,构建用户模型,优化设计框架,促进思维活动的发散,并通过手绘形式进行思维的可视化呈现,通过对5W2H分析法的运用,构建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思维体系,使产品的手绘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和有条理。将这种提问方式和设计思考引入《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当中,有助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产品设计流程,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2通过头脑风暴促使学生发散产品设计思维

头脑风暴又称脑力激励法和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激发性思维方法[5]。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教师确定一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分

解问题,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形式,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集中讨论和思维发散,并在不同色彩的纸条上加以记录,通过多次的头脑风暴,不断扩散思维,深入分析问题。将所有想法统一整理,从设计效果和实现成本两个维度进行概括和总结,打破常规,提出新的观点和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设计角度生成新的设计概念,探索新的设计思路,为产品手绘提供新的想法。头脑风暴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人们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促进课程教学中集体智慧的发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手绘能力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通过产学结合引导学生应用产品设计思维

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剖析,从最初的基础手绘到效果展示再到方案应用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解读,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在手绘过程中加强对产品设计的思考和产品设计思维的应用。同时,建立对外合作平台,将工作室模式引入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实行设计理论与设计任务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手绘练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产业项目进行专题教学,实现联合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共享[6]。在《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产学结合引导学生加强对产品设计思维的应用,开拓视野,通过产品手绘表达设计创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产品设计的可行性,缩短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

5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不能只简单针对手绘技法和效果表现,更需要强调系统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设计推导的过程。当今社会,产品设计思维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创新设计方法论,在《产品表现技法》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产品设计思维体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以设计思维展开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学科的发展趋势,为课程的发展提供指导,为课程教学框架和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