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分析
2021-01-08段慧敏
段慧敏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十分契合这一教学目标。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贯彻并有效落实教育部于2017年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各类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大学生导师制,即: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全面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简称“三进一融”),建立学校“三全育人”的良好育人格局。本文在概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和应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系统的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格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53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员指的是在大学教育中,不仅是学生的任课教师,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也是培养学生优秀素养的一部分。全过程育人则主要强调从学生进入学校到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整个在校时间段,学校都应该采取措施来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各方面优秀素养,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教导。
2.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网格化思想主要用于城市管理,使整个城市的建设能够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而网格化思想一词也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网格化教学是指运用区域网格化、时间网格化、成员网格化和案例网格化的多種教学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贯彻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从而在大学思想教育中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的教学体系,实现深化学校育人职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效果。
二、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1.“三全育人”教育系统不完善,教育内容空洞
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在各大高校根据三全育人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因为三全育人属于较为新颖的教学机制,导致一些学校教师对该教学机制的认知程度不高,实际操作时由于认知程度不高而无法执行“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任务。其次,一些教师对于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只在理论层面进行了解,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缺乏教学特色,也没有正确利用校方提供的教学资源,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教师参与,没有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效果。这些都会导致高校很难在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时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不尽人意。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困难
为了有效在高职院校中通过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来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将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授课内容中。而一些学校中的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缺乏“全方位教学”,在日常授课中并没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对思政教育实效性造成影响。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合作意识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辅导员缺乏合作意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思政教师的任务,忽略思政教学的“全员”教学义务。除此之外,由于缺少学校其他部门教师和教辅人员的参与,还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出现停滞现象。久而久之,仅凭德育教师的个人努力,很难起到良好教学成果。
三、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系统的措施
1.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网格化系统
所以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教师队伍网格化,需要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加强自身的“网格化”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除了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之外,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后勤人员等也是属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主体,也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的“网格”之一。除此之外,学生之间可以充分发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与其他学生的相处中担任“网格”。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过程中,教师、辅导员和同学应该共同组成教学网格,利用网格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网格化系统
虽然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当前还存在许多思想道德素质堪忧的高校学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目前收效甚微。所以需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三全育人”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不仅在思想政治课堂内,更是在学校中的所有学习时光中都能够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3.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网格化系统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所构建网格化系统是以区域地理位置作为依据的。例如,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作为划分教育场所的依据,将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活动进行管理。并且,在划分学生教育场所时,需要严格根据学生对于教育场所的实际需求情况结合院校职能进行区分,将学生的校内生活和校外实践进行有效划分。
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网格化系统的建设而言,硬件建设十分重要。例如,院校可以在校内的合适位置设置文化橱窗,以此展示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可以将某一走廊设置为文化长廊,使学生可以在走过时思考长廊内容中包含的深层含义;还可以通过设置宣传标语和标识牌的形式,以此达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件网格化系统
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件网格化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课下活动的计划,组织相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此阶段需要注意的点为院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件网格化系统的划分需要符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并且还需要对网格化划分的教育事件进行不断创新优化,在将教育事件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后,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并在教师的配合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除此之外,在开展教育实践期间,教师应注意实践的普及程度,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以此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系统的应用
1.多元化和统一化的系统建设
为了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的各个元素间可以有效配合,需要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要求职责按照人员、时间、场所以及事件这四个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确保“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在构建应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系统时,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上对系统进行分析,而是需要结合不同角度具有的教育特点,才能有效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系统的有效构建。
2.“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为了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理念,需要加强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树人”理念指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立德”理念指的则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将二者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可以适应当下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培养教育的效率,使学生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尽管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结合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随着学校理念和方法的优化,相信“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一定可以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落实,为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奕莹《赋权理论视角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福建轻纺》2021年第9期。
[2] 章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