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技师学院: 扬冠军旗帜,铸绿色品牌

2021-01-08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保山技师办学

保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坐落在滇西边陲,因向合作院校杭州技师学院输送了杨金龙、蒋应成两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被云南媒体称之为“冠军摇篮诞生地”,是全国首批纳入“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的10所技工院校之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有11 000多人。学院以“一品牌、二目标、三保障、四亮点”为办学方向和策略,实现了飞速发展。近三年来,招生数量年年攀升,培养出许多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毕业生,成为各级部门和社会认可的高质量“绿色品牌学院”。

铸造“绿色品牌学院”

学院围绕云南省“打好绿色三张牌” ( 绿色食品牌、 绿色能源牌、绿色硅材产业集群)的需求,与保山工贸园区各企业紧密结合,聚力打造“绿色品牌学院”。通过“绿色品牌学院”的建设,学院办学规模从十年前的2 0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万人。尤其是近三年来,学院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质量连年提高,获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合作院校的高度认可,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

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对技工院校建设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级人社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领帮助。云南省人社厅、保山市人社局多次发文,为学院与企业合作搭桥铺路,为学院招生和就业营造绿色环境,为学院提供各种有利于发展的“绿色办学通行证”,扩大招生渠道。学院根据保山市政府的要求,抓住保山工贸园区建设的契机,以优先培养工贸园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岗位的骨干人才为目标,以校校联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与保山工贸园区多家口碑好、效益好的用人单位,如隆基集团保山硅材料有限公司、通威集团保山硅业有限公司、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保山中唐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现了招生规模的扩大。2020年招生人数超过3 000人,2021年突破4 000人。学院也因与各种绿色产业紧密合作办学,获得“绿色品牌学院”称号。

实现两个目标

学院以学生培养“一专多能、德技双馨”和学院发展“高水平一流技工教育”为目标,以做大规模、做强管理、做精专业、形成特色为工作思路。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技能、学会创业”的训导和培养,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清晰的办学思路、有效的办学措施、良好的办学口碑,带动了学院的招生,学院招生人数连年呈现上升趋势,高层次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成效。2020年招生人数达到3 248人,其中高级工人数占80 % ;2021年招生人数达到4 260人,其中高级工人数占85 % 。

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强化传承“善洲精神”“工匠精神”保障 。在学院初创期,曾经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同志担任过学院的校长。因此学院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层面,将“善洲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形成学院独特的精神文化品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二是强化师资保障。学院有教职工482人(含外聘人员104人),其中正高级讲师3人,副高级讲师129人,“双师型”教师达24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永昌教学名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31名;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技能大师各1名,云岭技能工匠2名,保山工匠1名,永昌技能名师4名。优秀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三是强化各项办学措施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环境育人,全员育人氛围;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在招生上,学院领导带头分片招生:每到招生季节,学院精心策划,制作宣传材料,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分组到各县(市、区)对应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动员,全院教职员工人人宣传学校,个个参与招生;在教学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加大实训教学力度,采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措施,通过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院教师为学院多次赢得了较高荣誉,提高了学院知名度;较好利用国家、省、市、校级助学和奖学金政策,吸引更多周边地州的优秀学生到保山技师学院求学。

为了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在就业上,主要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入学即就业。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服务,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实地或电话回访,及时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学院。

突出四个亮点

一是突出校校合作诞生世界冠军的亮点。杨金龙和蒋应成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冠军,是保山技师学院与杭州技师学院校校合作的结果。

两位世界冠军不忘家乡,定期回母校为在校学生传授技能,讲授成长经历,为在校学生树楷模、立目标,学生以冠军为坐标,有了职业奋斗目标,学院以冠军为旗帜,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办学,学院汽车工程系的招生人数连续几年突破千人大关,省内外汽车企业用人单位来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络绎不绝。

二是突出高水平实训基地平台亮点。学院充分利用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云南省公共实训基地”“云南省校园创业平台”“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绿色学校” 等各种高水平实训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技能助力,以杨金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多个云南省、市级技能大师、技能工匠、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与杭州技师学院等院校强强合作,促进学院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技工教育培训水平。

三是突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亮点。多年来,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承担全面深入推进技工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积极探索“中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近5年来,学院根据保山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多次到缅甸支援职业教育,开办了5期中餐烹饪实训操作班。

2021年11月,学院获批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合作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纳入的10所技工院校之一,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与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实施技能开发南南合作项目,助力我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职业技能开发领域的交流合作。对外交流合作展示了学院的办学风貌,对外传播了中国文化。

四是突出创新创业亮点。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运营机制上,一是加强KAB创业俱乐部、双创园和双创一条街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学院为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基地;二是实行开放、融合的多元发展机制,以开放融合的形式引导创新创业团队利用学院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三是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在管理机制上,学院创新創业工作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管理,按照学院长期发展规划和创新创业的要求,管理和推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负责创新创业团队的申请工作,进行项目评估,帮助项目落地,开展项目运营。

学院多年来正是通过“一品牌、二目标、三保障、四亮点”的办学策略和措施,秉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念,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建设“立足云南、辐射南亚,中高贯通,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一流技工教育”为目标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学院,在学院学习成才。

(作者:段晓云、王洪华、龙文庄、余能团、李建军;作者单位:保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保山技师办学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漫画10幅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漫画1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