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措施探究

2021-01-08刘岳康凤翠耿世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组管理体系生产

刘岳 康凤翠 耿世忠

【摘  要】中小企业要想做好生产现场质量管理,需要保证企业全局和生产现场相关工作的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从全局方面为企业生产提供系统、可靠的过程管控,5S管理的有效运行保证企业生产现场更加整洁、有序,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保证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论文立足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市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探讨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在当前形势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Abstract】I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do a good job in prod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they nee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relevant work of the production site in enterpris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s systematic and reliable process control for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from the aspect of overall situation.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5S management ensures that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ite is cleaner and orderly. The development of team management work can effectivel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and further ensure and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tarting from the market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explores the measures they should tak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关键词】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5S管理;班组管理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5S management; tea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1)12-0034-03

1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小企业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在我国1.2亿户市场主体中,有3000多万中小企业、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可以说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主要渠道、保产业链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保市场主体的关键[1]。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因而,着力保持经济大盘稳定、聚焦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是开局之首,是重中之重。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态势,护航中小企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2021年以来,各政府部门频频发声,持续释放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信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各类商品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买方市场,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的标准也由原来的“价廉”向“物美”转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型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好产品质量关。企业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2]。

2 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中小企业是我国境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具有较小规模和较少人员的企业,主要包括3类:微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3]。

中小企业的特征包括:

一是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因为中小企业在规模、人员、营业额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二是规模较小。由于规模较小,因此,一般规模效益比较低,而规模较小带来的优势为其经营模式可以更加灵活,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更具灵活性。

3 中小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

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由此,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客户对产品的体验。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过程管控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出现较大变化,不能有效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导致企业的竞争力逐步下降,最终致使企业被市场淘汰。

3.1 缺乏系统的质量管理

中小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质量管理,侧重于产能而忽视了针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未能对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各类质量问题。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市场销售和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后,企业只是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未能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未在企业内部采取行之有效的纠正措施,未再进一步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致使异常问题只是在表面上得到解决,但没有最终解决,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导致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再发生或频繁发生。

质量管理体系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而设计的一套对产品的生产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的系统性控制方法,质量管理体系侧重于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并对影响生产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针对生产过程编制了一套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代理机构的协助下取得了相关的质量认证证书,但由于企业内部人员或人员能力的不足,针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不到位,监督和实施人员缺乏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准确理解,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导致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相应的控制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的運行与生产过程脱节,没有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能根据生产实际指导生产现场,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管控,最终不能满足生产现场的需求。

3.2 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混乱,操作者作业现场脏乱差的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生产现场缺乏对物料、产品、辅具以及个人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区分,由此导致生产现场杂乱无章,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浪费现象时常发生。

部分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于追求产品的生产加工,而忽略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已提出并实施了现场5S管理,但多数中小企业仅停留在口号和形式层面,或者流于形式,仅仅开展了短时间的表面工作,未能持续监督实施,不能对生产过程起到帮助作用。部分企业只是追求形式,做表面工作,初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现场整理完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推进计划,缺少相应的监督措施,致使生产现场又逐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前期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反而影响当下的日常生产。

3.3 质量意识淡薄

首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偏低的现象,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未接触相关的质量理念培训;其次,员工认为质量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作为生产现场的员工只需要完成当班交代的生产任务即可,不需要参与针对质量控制的相关事项;最后,由于中小企业日常质量监督不到位、有关质量理念的培训不及时,导致生产现场员工的质量意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强化和提升,对于工序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工序点和生产中的异常问题漠不关心,致使生产过程中的异常质量问题频发。

中小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足,缺少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控制的思想,中小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大多从一线员工中选出,熟悉相关工序的操作步骤,但缺少对整个过程的把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中层管理人员普遍兼有实际的生产操作任务,致使中小企业的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对质量管理进行合理的学习。此外,中小企业在中层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方面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很少,甚至少数企业基本不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从而导致中层管理人员虽然生产技能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但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无法满足管理岗位的需求。

4 优化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

各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实际,在相关代理机构的协助下建立一套与本企业生产实际相符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行,不断地完善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指导性纲领,促进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本企业的质量目标,并做好针对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分解,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质量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职责和要求指标,保证各指标的实现过程可追溯,每月对各部门质量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好跟踪、落实。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求各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本部门的质量指标,根据实际的生产过程真实填写每月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对于未完成的质量指标,由质量管理负责人组织现场分析,查找原因。原因分析过程由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明确改进措施,并落实跟踪改进结果。

4.2 监督落实现场5S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共享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涌现和传播,其中,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已不再陌生,国内各行业都已对其实施和推广,但要真正做好精益生产,并非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一个长期坚持和努力的过程。现场5S管理是精益生产的基础,是员工参与程度、领导力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5]。

5S管理是指通过规范现场,营造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并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现场管理。

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具体如下:

1S——整理,在工作现场,针对现场的所有物品包括产品和物料,区分出要用和不用的物品,将要用的物品留在现场,不用的物品清理出现场。经过整理后,不仅可以节省生产现场的空间,而且可以减少因现场混乱而产生的人力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S——整顿,在工作现场,将需要的物品摆放到规定的位置,并摆放定制管理标识。

3S——清扫,完成之前的整理、整顿工作后,需要清除现场所有的脏污,并不断优化方法保持整洁、干净,防止脏污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工作现场要明确责任区和责任人以及清扫标准。

4S——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任务认真执行,并且将其标准化、制度化、日常化。

5S——素养,提升人员素质,确保员工按照公司规范行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5S管理制度的现场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首先做好前2个S,即整理、整顿,在整理、整顿实施过程中,保证工作现场的实施人员按照整理、整顿的要求对现场进行保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然后根据整理、整顿制度在现场的实施情况,逐步强化对现场进行清扫活动的要求,使工作现场的实施人员逐步适应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场5S管理实施过程中,定期审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人员和资金方面的不足,对5S管理的监督审核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此时需要管理层以身作则,按照计划定期审核,避免5S活动“无疾而终”。

4.3 加强班组管理

班组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单元,是企业的根基。企业开展的管理和生产工作,最终都需要在各员工之间逐步展开。在中小企业内部,通过建立班组,将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小生产单位,同时,班组也是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单位。班组作为企业决策的最终执行者,在中小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可以成为员工和领导层之间的一座桥梁[6]。

根据企业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将企业的现场生产人员通过划分班组的形式进行管理,以班组为单位开展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相关的质量意识教育;中小企业可以对班组长进行重点培养,从现场管理和质量意识方面培养班组长作为班组生产现场的带头人;当公司在实施有关的决策和变革时,可以将班组长作为带头人,带领班组人员执行公司决策,推行相关政策,以班组为单位监督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从而有效地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班前会是班组内部交流和总结的有效途径,以班组为单位,召开班前会,通过班前会总结前一日的工作完成情况,明确当日的生产任务,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并进行质量意识方面的教育。通过班前会,可以有效地在班组内部达成生产共识,增强班组内部人员的思想凝聚力,提升班组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地位。对于企业内新的决策,可以通过班前会进行发布和监督实施。

通过班组管理和班前会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打造团队型班组,提升中小企业内部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可以提高个人问题解决技能,提高个人交往能力,加深个人对业务过程的理解,提高员工满足感和认同感[7]。

5 结语

提高产品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套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的系统性方法,其侧重于对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并对影响生产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的管理。

5S管理是一套普遍认可而且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切实推行现场5S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现场的工作环境,有效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和生产组织,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全局把控和过程监控,利用5S管理提升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班组管理有效协调对现场人员的管理,从而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鑫.更好助力中小企业纾困发展[N].人民日报,2020-12-17(005).

【2】武雪,汤旭.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0):1-2.

【3】牛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路径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7):60-61.

【4】GB/T 19001—2016/ISO 9001:2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S].

【5】赵勇.精益生产 实践之旅[M].北京:機械工业出版社,2017.

【6】黄海峰.班组管理对企业经营的支撑作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6):243.

【7】马林.质量经理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班组管理体系生产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