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新冠病毒没能扼杀“一带一路”

2021-01-08

环球时报 2021-01-08
关键词:双循环伙伴倡议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月6日文章,原题:新冠病毒没能扼杀“一带一路”过去两年“一带一路”倡议处境不佳。首先,美国给该倡议贴上了“债务陷阱”标签,并向其盟友和伙伴施压促其远离。接着是新冠疫情。去年夏天,中国外交部承认,多达60%的“一带一路”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

但“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死于疫情。相反,中国官员继续大力推动这一倡议。他们的信息高度一致:2021年,中国将开始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的新投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取而代之的是,倡议的重点将转向公共卫生(尤其是疫苗)、绿色技术和数字服务。新面孔的“一带一路”——更高的科技水平和更多的面向贸易而非投资——将与中国新的强调内需的“双循环”经济概念完美契合。它对伙伴国家的吸引力也更大。

管理“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去年11月的讲话明确了中国的计划。她说,越来越多国家看到了健康丝绸之路与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的合作机遇。

“健康丝绸之路”——新冠疫苗竞赛——是北京的首要任务。中国希望被视为一个负责任的高科技超级大国,能帮助世界征服这场大流行病。而中国在非西方国家分销其疫苗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整个疫情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中国疫苗定位为“全球公共产品”。

“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向国外输出高科技产品,同时改善其国际形象的另一种方式。不久前,中国承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一项产业政策。中国计划深化其快速增长的风力发电机、光伏、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智能电网技术在海外市场的主导地位。201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品,有超过70%是中国制造的。中国还控制了全球3/4的锂离子电池产能。

最后,2016年启动的“数字丝绸之路”获得新的动力,它将支持中国民营科技公司的国际扩张。中国现在占全球跨境数据流的23%——主要得益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应用和服务的使用。这几乎是美国份额的两倍。一些中国科技公司还输出“智慧城市技术”。另一些公司则在提供综合城市或“以国家为平台”解决方案。

新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心转向上述三个方面,从而契合中国国内的后疫情宏观经济战略,即“双循环”。

中国的大多数贸易伙伴都觉得新的“一带一路”很有吸引力——它有助于疫情后经济快速复苏。而且他们已经从中受益。由于人民币走强,中国进口额在2020年达到了历史新高。同时,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更注重贸易而非投资的高科技“一带一路”,比之前的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作者爱丽丝·韩、埃克·弗雷曼,乔恒译)

猜你喜欢

双循环伙伴倡议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我的“好伙伴”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