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对初二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2021-01-08袁立新李悦悦
袁立新, 李悦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一、前言
学业拖延是故意拖延或推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行为[1],通常表现为学生错过或迟交作业、考试准备不足等。学业拖延的学生往往知道该做什么,也有能力做,但最终却不做。学业拖延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常见现象,虽然初中生的学习拖延倾向水平不高,但有80%以上的学生报告想要改变他们的拖延现状[2],初二年级学生拖延水平尤高[3]。学业拖延对学生发展有着广泛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4-5],还与焦虑、抑郁、羞耻和责备等不健康的情绪密切相关[1]。因此,探讨与揭示青少年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于制定预防和干预方案至关重要。
(一)父母控制与学业拖延
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很复杂,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家庭因素之一[6]。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形成与父母采用的不良教养方式关系密切[7-10]。对于有学业拖延行为的孩子,父母会对他们施加更多的控制,但父母控制的结果往往并不一定能如自己所愿。如有研究发现,父母控制与孩子的拖延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控制过高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多的拖延行为[6]。
Barber将父母控制分成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11]。心理控制指通过操纵和利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心理与情感纽带来干预子女的表现,主要通过爱的撤回、内疚感引发和专制等方式。行为控制是指父母在主动了解子女情况的基础上,对子女施加各种规范和限制以及对子女活动和行踪的积极监控,主要使用行为询问和行为约束等方式[11-12]。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表面上都是对子女进行控制,但实际上这两种控制对子女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13]。父母心理控制不仅会损害子女的自主性,还会抑制其自我意识发展从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障碍,如情绪困扰、内化问题[14]、外显问题行为[15]和问题性网络使用[13]等。而相反,父母行为控制通过增加积极功能和减少越轨行为从而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11,13],可以正向预测子女学业成就和在校的适应能力[12],负向预测子女外化问题行为[11,16]和问题性网络使用[13]。虽然关于父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有较多成果,但却极少涉及孩子学业拖延问题。MIH的研究发现,专制教养方式通过操纵来获得对孩子的心理控制,降低了孩子的表现动机,从而导致拖延倾向的形成;而相反,权威教养方式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和坚持,因此可能降低拖延倾向[17]。
基于以上文献,提出假设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青少年学业拖延行为,父母行为控制负向预测青少年学业拖延行为。
(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拖延,本质上是自我管理失败的表现,与个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4]。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18]。自我控制不仅对完成重要的任务和实现目标很重要,对抵制和避免不恰当的行为选择也非常重要[19]。实证研究也发现,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拖延行为,高自我控制的人拖延行为越少[20]。
父母控制是影响子女自我控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2]。父母采用心理控制策略会使子女产生情绪困扰或不安,可能会妨碍子女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21],而父母行为控制对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2]。子女在父母的行为控制下,可以更好地内化外界行为准则,逐渐形成自我控制能力[23]。这些观点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对初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父母行为控制的行为询问和行为约束维度可以正向预测自我控制,而父母心理控制的爱的撤回、专制维度可以负向预测自我控制[13]。
基于以上文献,提出假设2:父母心理控制通过削弱自我控制进而增加学业拖延,父母行为控制通过增强自我控制进而减少学业拖延。综上,构建了包含上述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1所示。
父母心理控制父母行为控制自我控制学业拖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广东地区两所普通中学初二年级的6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14 人,女生354 人。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控制问卷
采用WANG等人编制的父母控制问卷[12]测量父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教养方式。量表共34个项目,其中心理控制维度18个项目,行为控制维度16个项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高分表示父母心理控制或行为控制的水平高。本研究中,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为0.90。
2.自我控制问卷
采用TANGNEY等人编制的自我控制问卷[24]测量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问卷共13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
3.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
采用左艳梅编制的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25]测量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问卷有1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业拖延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三) 实施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正式施测前先详细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征得被试同意。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被试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施测过程约为20分钟。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1为各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与相关系数。由表1可知,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父母行为控制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控制相关不显著;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
表1 主要变量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N=643)
(二)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2方程1可知,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学业拖延。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B=0.14,SE=0.03,P<0.05),父母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B=-0.28,SE=0.04,P<0.01)。
表2 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自我控制在父母心理控制、父母行为控制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一组多元回归分析。自我控制起中介作用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父母心理控制或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因变量学业拖延;(2)父母心理控制或行为控制显著影响中介变量自我控制;(3)当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被控制时,自我控制能显著预测学业拖延。对于中介效应的性质,若加入自我控制后,父母心理控制或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依然显著,则自我控制起部分中介效应。若父母心理控制或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不显著,则自我控制起完全中介效应[26]。
由表2方程1可知,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由方程2可知,父母心理控制显著负向预测自我控制(B=-0.11,SE=0.02,P<0.01);由方程3可知,自我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显著(B=-1.00,SE=0.06,P<0.01),父母心理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不显著(B=0.37,SE=0.03,P>0.01)。自我控制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由表2方程1可知,父母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由方程2可知,父母行为控制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B=0.06,SE=0.02,P<0.01);由方程3可知,自我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显著(B=-1.00,SE=0.06,P<0.01),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依然显著(B=-0.21,SE=0.03,P<0.01)。自我控制在父母行为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5%。
四、讨论
(一)父母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探讨两种父母控制方式(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1。
首先,父母心理控制对学业拖延有正向预测作用,父母使用爱的撤回、内疚感引发和权威专断等心理控制方式对子女加以控制,会使子女的学业拖延行为增加。这与前人的结果一致。MIH等人发现,心理控制教养方式降低了孩子的表现动机,导致拖延倾向的形成[17]。按照自我决定理论,父母心理控制会使孩子的能力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等基本心理需求受到打击,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学习动机[27],不愿意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父母过多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会导致孩子学习更难集中注意力,组织学习时间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更低[28]。
其次,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即父母对孩子行为进行更多的询问了解、行为约束和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子女的学业拖延行为。一方面,父母明确规范和限制孩子的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认可的行为,还通过对孩子行为的及时监控和调整,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19];另一方面,有效的父母行为控制,可以给予孩子行为的外部动力,促使孩子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减少学业拖延。这些结果表明,对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进行区分是至关重要的,这两种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二)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考察自我控制是否作为中介变量在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2。
首先,自我控制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业拖延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通过削弱自我控制进而增加学业拖延行为。跟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即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影响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13,22]。过高的心理控制,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并且会对父母产生更多的依赖[11,14],削弱孩子的自我控制水平。作为自我意识的执行成分,自我控制对个体行为发挥着积极的调节和监控作用[29]。高自我控制的个体,能够更理智地思考并作出更聪明的行为选择。
其次,自我控制在父母行为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行为控制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控制进而减少学业拖延行为。父母行为控制可以规范和调整孩子的行为,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积极的影响,进而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较高的自我控制水平对于个体自我调节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着积极的效应,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个体的学习行为,从而成功减少学业拖延[24]。这一结果也说明,减少学业拖延,一方面要靠学生个人的自觉,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外部的监督。学生虽然可以依靠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减少学业拖延的发生,但父母行为控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仍然是必需的。当然,这一结果也表明,在父母行为控制与学业拖延之间除了自我控制这个中介变量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去探讨。
(三)对学业拖延行为干预的建议
本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父母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我控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对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当发现子女有学业拖延行为时,父母首先要从自身去分析原因,积极调整教育方法。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避免通过操纵和利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与情感纽带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而应谨慎建立适当的界限,并结合温暖和关爱鼓励进行积极的行为控制。其次,给予孩子适当的外部监督,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有利于逐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摆脱学业拖延。
五、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青少年学业拖延,父母行为控制负向预测青少年学业拖延。
(2)自我控制在父母心理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父母行为控制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