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在高黎贡山隧道TBM施工段断层破碎带TSP探测中的应用
2021-01-08汪文强张新平宋振东
汪文强,张新平,宋振东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1 引 言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是亚洲在建铁路第一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高[1]。其出口段采用TBM施工,施工过程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遭遇多次卡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2]。因此,在TBM隧道施工过程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是必要的,可以为潜在的卡机段提供依据进行预处理,从而降低卡机风险。目前国内外在TBM隧道施工时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震负视速度法及TSP法(瑞士)、TGP法(国产)、TRT法[3](美国)、TST法(国产)、HSP法[4](国产)等[5]。高黎贡山隧道采用TSP法、李术才等[6]提出的三维激发极化法主动源、被动源三维地震进行综合物探法预报。为了研究卡机段围岩的TSP法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及对卡机段的影响,本文基于Tesseral 2D对断层破碎带附近卡机段TSP法进行数值模拟[7],并与实际卡机段TSP法预报结果相对比,旨在观察地震波场在断层破碎带内的传播特征,分析TSP物性参数[8],提高预报准确率,为TBM施工预报卡机可能段落提供依据。
Tesseral 2D是一个商业化的全波场模拟软件包,可以构建复杂地质模型。Tesseral 2D基于FDTD有限差分法[9],这样可以很快地模拟非常复杂的地质介质,包括固体和液体联合的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本文采用Tesseral 2D建立在高黎贡山隧道TBM段采用的地震波反射法TSP模型,模拟TSP法地震波在造成TBM卡机的断层破碎带中的波场传播特征。
2 卡机段TSP正演模拟
2.1 TBM卡机机理
TBM卡机包括刀盘被卡和护盾被卡。通常情况下刀盘被卡主要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内,采用刀盘瞬时脱困扭矩进行脱困处理。护盾被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围岩大变形,导致TBM护盾被卡,且作用护盾上的围岩应力引起的阻力超过了TBM脱困推力[2]。高黎贡山隧道TBM掘进过程中遭遇了多次刀盘和护盾卡机。截至2019年底,累计发生17次不同规模的卡机事件,卡机造成的停工时间短至8天,长达数月,同时卡机段落也从10~43 m不等,给施工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研究TBM卡机段TSP法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提高预报准确率,是非常必要的。
2.2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TSP法观测系统布置为24个激发孔和2个接受孔,为“多发一收”模式,本次模拟为减少运算时长,根据“炮检互换”理论,采用“一发多收”模式,建立24个接收器和2个激发孔。
为了模拟TBM施工过程中遭遇断层破碎带卡机的TSP地震波场传播特征,本次正演模拟建立长1 000 m×宽1 000 m的均匀全空间模型模拟隧道开挖所在的围岩介质,岩性为花岗岩。隧道开挖从模型高度500 m处开始,掌子面位于模型566 m 处,隧道高度10 m。造成卡机的断层破碎带位于隧道掌子面前方20 m处,模拟高度100 m,宽度20 m,垂直于隧道走向。模型详细物性参数见表1,软件建立的模型见图1。
表1 模型物性参数
图1 模型示意图(横、纵坐标单位:m)Fig.1 Model diagram
图2 不同时刻波场快照Fig.2 Snapshot of wave field at different moments
2.3 卡机段断层地震波响应
本次正演采用声波方程模拟[10]。图2为不同时刻截取的地震波场快照[10],图3为24个检波器的道集记录。
选取第24个检波器进行波场分析。读取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结合模型参数:山体围岩纵波波速VP=4 000 m/s,断层破碎带纵波波速VP=1 500 m/s。
图2(a)为地震波第一次到达24#检波器,从软件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上直接读取时间值,T1=0.017 s,于是计算可得到接收器与激发孔距离为68 m,实际模拟距离为66 m,误差为2 m。
图2(b)为地震波第一次到达断层前界面,从软件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上直接读取时间值,T1=0.027 5 s,于是计算可得到接收器与断层前界面距离为110 m,实际模拟距离为106 m,误差为4 m。
图2(c)为地震波传播到断层前界面后发生反射,再次传播到24#接收器的波场快照,从软件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上直接读取时间值,T1=0.037 s,于是计算可得到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148 m,实际模拟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146 m,误差为2 m。
图2(d)为为地震波传播到断层后界面的波场快照,从软件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上直接读取时间值,T1=0.058 5 s,亦可得知地震波在断层破碎带内传播时间T2=0.031 s,于是计算可得到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156.5 m,实际模拟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146 m,误差为10.5 m,计算得到断层破碎带宽度为46.5 m,实际模拟断层破碎带宽度为40 m,误差为6.5 m。
图2(e)为断层后界面地震波反射传播至24#接收器的波场快照,从软件波场快照和道集记录上直接读取时间值,T1=0.092 s,于是计算可得到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213 m,实际模拟地震波的传播总距离为226 m,误差为13 m。
图3 道集记录Fig.3 gather records
2.4 正演结果误差分析
根据本文第2.2节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模拟计算误差与传播时间(亦可为传播距离)的关系,见图4。从图4中可看出,随着地震波场传播时间(传播距离)增大,数值模拟的计算值与实际建模值误差有增大趋势。分析误差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建模计算波场快照的时间步长值(Δt)偏大,导致时间读取不精确。
2)断层破碎带模型建立较为简单,山体围岩与断层过渡不够线性,以致于产生局部边界问题,导致地震波场传播局部出现畸变。同时断层破碎带内不同边界反射波叠加,导致需要观察的反射波相位读取变困难。
图4 误差分析Fig.4 Error analysis
3)数值模拟中,山体围岩和断层破碎带内纵波速度分别为4 000 m/s、1 500 m/s,速度相差较大,导致断层计算宽度与实际模型误差较大。
2.5 Tesseral 2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图5 TSP道集记录Fig.5 TSP gather records
根据数值模拟正演模拟结果可知,波长快照可以清楚的反应地震波场在断层破碎带内的传播规律,24个接收器采集的地震道集记录可以轻易读取各模型界面的反射信号,从而计算得知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及宽度。因此,利用Tesseral 2D软件对TSP法在断层破碎带内的数值模拟是可行的,其结果可以为实际TSP数据处理中反射层提取和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数值模拟计算断层宽度即传播距离时,与实际建模存在误差,从本文第2.3节分析可知,需要调整波长快照拍摄时间步长,优化各模型之间的边界条件等,从而得出更精确的模拟结果。不过,有限差分及时间步长减小,随之而来的是几何上升的数据计算量。
在TBM隧道实际进行TSP超前预报的情况极为复杂,数值模拟参数设置始终无法做到与现场情况完全吻合,这就需要在做数值模拟时,尽可能选取与实际相接近的模型参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数值模拟结果,为实际TSP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3 实例
3.1 卡机段TSP实施概况
本次TBM卡机段为燕山期花岗岩地层,岩性为花岗岩,整体呈块石状构造,弱风化。TSP实施掌子面里程为PDK221+958,TBM卡机发生里程为PDK221+918,卡机影响带宽度为20 m。该段后期推测为断层影响带,围岩破碎软弱。
3.2 TSP预报结果分析
TSP一般采用24个激发孔激发,2个接收器接收。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实际采集的TSP道集记录与数值模拟道集记录的差别,对TSP采集的道集进行偏移距计算、数据旋转、时域滤波、带通滤波、初至拾取处理、炮能量均衡,得到图5处理后的道集记录。从道集记录中,可以读取清晰的直达波相位,通过增益控制,亦能读取出反射波相位(图5)。实际采集的TSP数据由于现场条件复杂,施工机械震动、激发孔声波干扰等,导致信噪比较低,直接从道集记录上读取反射波组较为困难。因此,运用TSPwin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2D物性参数图和3D云图分析数据,更具有指导意义。
图6和图7为TSP数据处理后的速度3D云图和2D物性参数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PDZK221+926~+900段纵波速度、密度和杨氏模量均下降,推断该段围岩破碎,为断层破碎带,易造成TBM卡机。TSP预报结果与实际揭示及TBM运行状况一致。
图6 2D物性参数Fig.6 2D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 map
4 结 论
1)利用Tesseral 2D对TSP法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地震波在断层卡机段传播规律,证明了TSP法在TBM卡机段超前预报的实用性,对实际数据采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正演模拟中对断层宽度计算与实际模型存在一定偏差,分析为波场快照提取精度、断层模型边界过渡非线性和波阻抗差异过大导致,实际TSP反演计算应适当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