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美大道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二期立交节点互通方案选型

2021-01-08沈诗章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绕城匝道互通

沈诗章

(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0100)

1 项目背景

2018年6月3日,经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该项目位于海口市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建成后可为临空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2 工程概况

拟建龙进互通与海文大桥、江东大道二期、云美大道、绕城高速二期共同构筑了江东新区外围环绕新区快速路网系统,满足过境交通流及进出机场的客货运交通流交通转换需求。工程区域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区域位置图

云美大道南延线为城市快速路,采用“地面辅道(主干路)+高架快速路”形式,主线高架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km/h,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60km/h。受机场管控高程限制,云美大道南延线高架快速路在龙进互通前落地,通过地面主干路与绕城高速二期实现互通。云美大道南延线标准横断面布设为:

(1)标准段:60m=5.5人行道+5.5m非机动车道+3.5m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8.0m中央绿化分隔+11.5m机动车道+3.5m绿化带+5.5m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

(2)立交范围段:45.5m=0.75土路肩+7.5m辅道+2.0m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2.0m中央绿化分隔+11.5m机动车道+2.0m绿化带+7.5m辅道+0.75m土路肩。

绕城高速二期现状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全断面宽度为33.5m。33.5m=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0m中分带+0.7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0.75m土路肩。绕城高速二期与云美大道南延线交叉点处为美丹大桥,该桥梁设计为21~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桥梁全断面宽度与路基同宽。

龙进立交与东侧演丰立交中心距离为4.61km、净距为2.62km;与西侧晋文互通中心距离为4.64km、净距为3.11km;与北侧临云互通中心间距为3.03km、净距为2.25km。另绕城高速二期美兰服务区位于龙进互通西侧,龙进互通建设与美兰服务区建设成复合型互通立交。

3 交通量预测

综合考虑周边的规划建设,加城市建设、美兰机场、地块开发等,预测2020年至2040年龙进互通交通流量如表1所示。

表1 云美大道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二期节点特征年交通流量表 (单位:pcu/h)

根据流量分配结果可知,云美大道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二期节点是临空经济区、海文高速与绕城高速交通交换的主要节点,各个方向交通流量较大。因此,在匝道设置中,应考虑设置全互通方式,实现全方向的快速转换。

4 主要控制因素

(1)道路沿线建筑物、规划用地。该互通区内主要控制建筑物为东南侧的部分房屋、绕城高速二期及现状143县道等。(2)绕城高速二期路基、桥梁加宽。(3)机场管控标高。龙进互通匝道竖向设计受机场跑道净空控制,对互通立交的选型影响较大。

5 互通立交方案

云美大道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二期立交节点是海口市临空产业园区快速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该立交的功能定位是一般枢纽互通立交,该立交的功能为实现江东新区东半部以及琼北片区内骨干道路系统之间的交通流快速转换,满足江东新区东半部以及琼北片区利用绕城高速二期出行的交通节点需求。

5.1 方案一:采用十字交叉+全苜蓿叶立交方案

该方案结合绕城高速二期南部云龙、红旗等镇墟的交通需求及南部地块远期开发的可能性,将主路云美大道南延线继续延长,下穿绕城高速二期至云龙方向,主线尾端与现状X143县道顺接。交叉形式采用十字交叉+全苜蓿叶互通立交进行设计。鉴于南部镇墟目前的交通需求,及避免远期改建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建议该项目全互通苜蓿叶立交一次性实施完成,即E→N、N→W、W→S、S→E右转匝道,N→E、E→S、S→W、W→N左转匝道,如图2所示。

图2 方案一平面图

该方案的优点:(1)全互通,不存在交通冲突点,交通流安全、顺畅;(2)该方案考虑云美大道远期南延,与规划符合。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

5.2 方案二:丁字交叉+单喇叭立交方案

从路网结构分析及交通量以及现状制约条件来看,该节点左转转向交通中绕城高速二期西往北流量相对较高,因此在该方向设置左转定向匝道,另一左转转向由云美大道北往东流量稍低,故建议采用环形匝道,如图3所示。该方案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缺点是云美大道远期南延,交通功能难以保障未来需求,存在改建的可能。

图3 方案二平面图

5.3 方案三:十字交叉+对称双环式苜蓿叶立交方案

该方案充分考虑交通量及近远期使用需求,可近远期分步实施,近期可采用梨形互通式立体交叉,远期结合云美大道南延扩建为对称双环式苜蓿叶形式互通,如图4所示。优点:全互通,不存在交通冲突点,交通流安全、顺畅;该方案考虑云美大道远期南延,与规划符合。缺点:受机场跑道管控标高限制,定向匝道无上跨绕城高速二期条件。若定向匝道考虑下穿绕城高速二期,纵坡指标较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且定向匝道下穿绕城高速二期处无预留桥梁。

图4 方案三平面图

5.4 立交方案比选

综上,方案一采用全苜蓿叶互通立交,符合规划理念,交通功能性强,线性指标较好,交通流安全、顺畅,与“临空经济区”景观适应性较好,适用于海口远期发展;方案二采用单喇叭互通立交方案,该用地范围小,工程造价低,近期交通适应性较好,但随着南部地区的发展,交通功能难以保障未来需求,远期适应性较差;方案三在规划符合性、远期适用性、景观造型、占地面积、造价等方面与方案一均相当,且交通功能更强,但其受机场跑道管控标高、绕城高速二期等条件限制,实施较为困难。该立交节点作为临空经济园区与外部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对其交通转换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方案比选并综合项目实际情况及规划要求充分论证,结合相关要求统筹考虑后,推荐采用方案一即十字交叉+全苜蓿叶互通方案。

6 结论

通过对云美大道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二期立交节点互通方案研究和分析,对于城市道路立交方案的选型,规划路网情况、远期交通量、现状制约条件是立交选型和确定规模的重要依据。立交的选型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充分考虑近远期使用要求,达到造型美观、平面和竖向指标合理、交通流安全、顺畅的目标。

猜你喜欢

绕城匝道互通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既有绕城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方案比选与分析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项目发布二次环评公示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郑州绕城高速公路ETC车道建设方案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