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司钻法压井应用实例分析
2021-01-08赵春燕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事业部湛江作业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赵春燕(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钻井事业部湛江作业公司,广东 湛江 524057)
1 深水井控及司钻法压井
井控是油气勘探生产的重中之重[1-2]。深水环境下,地层破裂压力和孔隙压力形成狭窄的钻井液密度窗口;细长的节流管线产生较大摩阻损失,使环空压力增大,有可能超过地层破裂压力而井漏[3];深水井控中压力变化复杂多样[4];深水低温环境带来水合物、压井液流变性等问题[5],使深水井控异常复杂。
目前常用的压井方法是司钻法和工程师法[6]。司钻法是发生溢流关井,先用原密度钻井液循环,将环空中被污染的钻井液循环出井,再用精确计算的压井液循环压井,重建井内压力平衡[7]。司钻法压井有两个循环周,但多次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仅用两个循环周完成压井的成功案例较少,多数情况下是经过多次循环、调整泥浆才完成压井,特别是深水井控。
2 深水司钻法压井应用实例
2.1 井下复杂情况发生过程
某直井作业水深814.8 m,215.9 mm(8-1/2″)井段地层岩性为中厚-巨厚层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厚层浅灰色粉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局部井段夹薄层灰质粉砂岩。本井钻进至主要目的层3 936.3~3 966.3 m时,最大气全量4.1%。钻进至3 988 m后进行短起下钻作业,无后效气。钻进至4 250 m开始出现单根气(最大气全量3%),逐步提高钻井液密度至1.17 sg。溢流前(4 364~4 379 m井段)钻遇地层多变,存在胶结致密砂岩、含灰砂岩,泥岩等,机械钻速快慢交替变化,无明显规律。
04:20正常钻进至4 383.31 m,EKD显示返出流量增加,活动池增加4 桶,气全量有增加趋势,司钻停钻,上提钻具;04:22气全量上涨至20%,停转停泵,关上万能BOP(关井后气全量上涨至最高55%,对应返出深度4 378 m),倒计量罐监测隔水管液面稳定,活动池上涨14 桶,立压为0;04:55套压上涨至3.447 MPa(500 psi)。
04:55小排量顶通浮阀求取关井立压2.068 MPa(300 psi)、关井套压3.447 MPa (500 psi)。停泵后立压逐步上涨至3.337 MPa (484 psi),套压上涨至4.406 MPa(639 psi)。
2.2 井下复杂情况处理经过
本次压井采用司钻法,第一循环周用原1.17 sg钻井液循环,第二循环周用1.40 sg压井液循环压井。
2.2.1 第一循环周
05:18用原1.17 sg钻井液循环排环空溢流,以3.337 MPa (484 psi)关井立压为基础,调阻流阀,保持套压不变,提排量至每分钟30 冲,ICP为6.550 MPa(950 psi),循环一个迟到时间,气全量缓慢增长,最大气测值13.4%,继续循环气全量缓慢降低,期间配制压井液。
07:03用原钻井液循环至2 977冲(钻头到阻流阀理论体积3 874冲),气全量增加,套压波动,调节阻流阀维持立压相对稳定。
循环过程中循环池液面持续上涨,为防止可能的继续侵入,08:08调小阻流阀开度以给井底回压,提高循环立压至7.583 MPa (1 100 psi),以此立压继续循环。
09:06停泵,读得关井立压4.563 MPa(662 psi),关井套压4.564 MPa(678 psi),现场与技术支持讨论压井钻井液密度,此期间关井立压和套压同时持续上涨,至8.645 MPa(1 254 psi)左右趋于稳定。
11:00,确定压井液密度为1.40sg;11:34读得SIDPP=8.645 MPa(1 254 psi),SICP=8.480 MPa(1 230 psi)。
2.2.2 第二循环周
11:34用1.40 sg压井液进行第二周循环压井。保持套压不变,开泵,提泵速至每分钟20 冲时套压上涨至8.824 MPa (1 280 psi)后下降,提泵速至每分钟25 冲时立压上涨至10.403 MPa(1 509 psi)后下降(判断有漏失),继续提泵速至每分钟30 冲,立压和套压均持续下降,未见回流。
12:01阻流阀调至5%倒流程至小计量罐观察仍无回流,此时累计泵入686冲压井液,通过压井管线观察压力,与套压相等,判断阻流管线内无钻井液。12:11累计泵入990冲压井液,观察到较小回流,泵入量仍大于返出量,继续调节阻流阀开度至13%;12:36调节阻流阀开度至22%;12:41累计泵入1 900冲压井液,回流正常,泵入量与返出量平衡,此时累计漏失300 桶钻井液;12:43泵入1 955冲压井液,循环立压逐步降低至0.538 MPa (78psi),套压缓慢降低至6.515 MPa(945 psi)。
13:07观察循环立压0.469 MPa(68 psi),套压4.743 MPa (688 psi)。根据指令,尝试重新获得立压,缓慢调低阻流阀开度由31%至20%,套压上涨至6.549 MPa(950 psi),但立压无变化,回流量降低,漏失速度25.47 桶/h。13:18缓慢调大阻流阀开度至32%,立压仍维持在0.483 MPa(70 psi),套压缓慢下降。
14:23累计泵入4 942冲压井液,立压缓慢上涨;14:25调大阻流阀至50%;14:27累计泵入5 050冲压井液,回流量较少,立压下降至0.462 MPa(67 psi),套压下降至1.275 MPa(185 psi),继续调大阻流阀开度至全开;14:41累计泵入5 500冲压井液,立压缓慢上涨,套压维持在0.552~0.620MPa(80~90 psi),回流量稳定,返出钻井液密度1.19~1.20 sg。
15:20回流量再次减小,开压井管线阀门(保持阻流、压井全开),立压在3.102~3.171 MPa(450~460 psi)稳定,井眼仍漏失;15:26测漏速130 bbls/h;15:35测漏速200 桶/h。
15:37降低泵速至每分钟25 冲,立压3.171 MPa(460 psi),返出钻井液密度1.24 sg。15:42测漏速78 桶/h。15:56返出钻井液密度1.28 sg,测漏速150 桶/h。
15:58开上闸板防喷器,调节上万能防喷器压力至2.758 MPa (400 psi),活动钻具,确认钻具处于正常状态。
16:13测漏速160 桶/h,返出钻井液密度1.29 sg。16:23返出钻井液密度1.3 sg。
16:43降低泵速至每分钟15 冲,无返出,由于泥浆池中压井液不足以支持继续循环,关井,读取关井立压1.613 MPa(234 psi)(钻杆内外压井液密度不均匀造成),关井套压0 MPa(0 psi)。
16:48开阻流阀,倒计量罐,16:53立压1.503 MPa(218 psi),泄压,立压降为0 MPa(0 psi)。17:02关闭阻流阀,观察压力,立压缓慢上涨。17:15立压上涨至1.172 MPa(170 psi)后缓慢下降;17:49立压下降至0.993 MPa(144 psi)。
第二循环周期间:
2.2.3 循环排除圈闭气
第1日18:30接指令处理圈闭气。倒流程,压井管线入、开排气阀通过阻流管线返出,循环排除上万能与上闸板防喷器之间圈闭气,泵入60冲1.19 sg钻井液时阻流管线见返出,继续循环期间最大气测值9.8%,19:47停泵。
2.2.4 开井,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
第1日19:47接指令开井循环调整钻井液。关闭转喷器,关水下事故阀,开上万能及上闸板防喷器,倒计量罐,溢流检查,井眼微漏(9 桶/h)。
第1日20:45根据技术支持预测: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约为1.28 sg。当前井筒内液柱当量密度1.36 sg。泵入1.32 sg钻井液,循环调整钻井液至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均匀为1.32 sg,期间井筒微漏(累计漏失34 桶)。
第2日05:45—06:15溢流检查,正常。
第2日06:15—12:00继续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
第2日12:00,溢流检查30 min,井眼液面稳定。12:30,进行低泵速及管线摩阻试验。
第2日13:00进行短起下钻作业,期间测得最大齐全量1.5%,油气上窜速度39 m/h,溢流检查正常后起钻。
2.3 本次井下复杂情况的几点认识
(1)溢流原因:本井发生溢流的根本原因是钻遇地质未预测到的异常高压层。本井实际与预测地层压力偏差较大,揭开异常高压层后,ECD无法平衡地层压力,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导致溢流。(2)漏失原因:下部井段钻遇的砂岩层承压能力弱,极有可能是本次出现的井漏的原因。深水地层压力窗口窄,压井液的密度选择较为关键。(3)第一循环周前求压不准确原因:理论上关井后15分钟压力趋于稳定,而本井关井后压力持续升高,一方面地层渗透性不理想,未能及时释放地层压力;另一方面环空钻井液气侵,气体存在滑脱上移导致压力持续升高。
3 结语
结合上述实例分析,深水压井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1)落实“四早”要求:早发现、早关井、早汇报、早处理。(2)准确判断地层压力,合理设定钻井液密度。准确判断地层压力及漏失压力,科学确定压井液及后续钻井液密度,是成功处理“下喷上漏”复杂情况的关键。(3)确保现场井控设备完好、井控物资充足、人员井控技能达标。深水井控对井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应储备充足的加重及封堵材料,关键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井控技能,开展不同工况下的井控演习,及时更新低泵速数据和压井施工单等,为处理压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准确的数据基础。(4)深水井控使用司钻法,可较早排除溢流,通过循环ECD及套管回压等控制溢流的进一步产生。早循环、早处理,以免造成卡钻或气体滑脱套压升高造成地层漏失等更多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