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品储存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应用
2021-01-08王琼温州市金海化学品市场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王琼(温州市金海化学品市场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0 引言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危险物品储存的安全现状已经上升至一定水平,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大型机械设备陆续被用于生产实践中,对危险物品储存良性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近些年仍有因危险物品储存时间过长、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引发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惨重,势必引起安全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深思,对危险物品的储存安全防范工作也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现阶段,虽然政府监管力度逐渐加大,法律法规标准也日渐完善和更加苛严,但部分危险物品储存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超量、超期、禁忌物混存等违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管理体系创建流于形式化。因此要拓展危险物品储存风险监控数据,科学应用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及时探查捕捉安全风险及隐患,并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降低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安全和顺利开展。
1 危险物品储存特点与风险分类
1.1 危险物品储存风险的特点
危险物品储存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等特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我国危险物品储存的安全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因一些危险物品具有其特殊性,如硝化废料、硝酸铵、硝化棉等具有超期储存可能发生自燃爆炸,保险粉、铝粉、镁粉等遇湿会发生燃烧,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抑制剂失效时发生自聚合,释放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物理爆炸,虽然发生事故类型都是爆炸,但其本质内在原因却不同。危险物品具有各自特有化学性质,有的企业为了屯货节约仓储空间,将化学性质相禁忌的两种或多种物质储存在同一仓库,若因包装损坏泄漏扩散后,禁忌物质相互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袋装固体危险物品的超高堆放,纺织袋外表面较滑,超高储存导致坍塌造成作业人员受到伤害等。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实际中经过多个工艺流程或工序得到的副产品中的危险物品,因经复杂工艺所得,对其危险特性容易忽略,总以为等存多再一起回收综合利用或是因生产赶进度而未及时处置,因此仅单纯依赖人工的仓储安全管理很难满足危险物品储存安全发展需求,故而越来越多的危险物品储存逐渐朝着自动化方向进军[1]。
1.2 风险类型
从危险物品储存活动来划分,将风险分为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固有风险,即生产系统中固有存在的危险源,例如叉车超载风险、储罐破损泄漏风险等。动态风险为阶段性出现的有一定变化的风险,由个体的行为风险、潜在隐患风险共同构成,个体的行为风险主要包括违规操作、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等;设备及环境中潜在隐患风险,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风险还会发生一定转化、变化或相互作用,对危险物品储存随时可能造成威胁。大部分情况下,单一的静态风险很少会引起安全事故,如若未发生动态风险,那么静态风险通常不会转化为危险事件,动态风险是引起危险物品储存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不稳定、时常变化等特征,因此,动态风险监控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侧重点。
2 危险物品储存风险监控分析方法
2.1 事先分析法
采用该种方法监控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风险,就是危险物品进入储存库位前科学分析储存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生产活动形成一定影响的客观条件,有效预防因事前风险分析及防控不到位而影响正常运行,也为企业今后同类设计提供有力参考。常用的有LSR、LEC、JHA等分析方法[2]。
2.2 综合分析法
根据储存的全过程,结合具体实践中,选择多种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辨识,采取技防措施、管理措施、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应急措施等多重预防措施,多措并举,实现有效的事故防御管控体系。目前,对于危险物品个体特有的危险性,防范措施还较缺失,如特殊危险物品储存时限、危险物品储存的实时温度、禁忌危险物品同库储存等,如江苏天嘉宜化工硝化废料的超期存放,若有存放时间和实时温度的风险点监控,当超期存放和物品温度升高时启动预警机制,企业管理高层在监管部门的强力监管压力下就会引起高度重视而采取措施,不至于发生惨痛的特大安全事故,因此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拓展风险监控点。
3 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在危险物品储存中的应用
3.1 风险信息采集
风险信息就是与风险相关的状况的信息集合,是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依据。风险信息包括人的行为、设备设施及附件的状态、环境条件及管理措施等诸多方面的信息。风险性高是危险物品储存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其全过程流转中均存在着一定风险性,为实现风险管理与事故预警科学化,应及时、精确的掌握各项风险信息。对于大部分危险物品储存而言,需要掌握固有风险、动态风险信息等,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风险信息。风险信息采集有人工采集与自动采集两种形式。人工采集,就是利用人进行检查与检测而获得信息,而自动采集是由自动化仪表或者计算机监控系统辅助进行[3]。
风险信息采集自动化是危险物品储存安全管理工作后续几年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主要包括如下两种方式[3]:(1)自动化仪表采集:人工采用自动化仪表,收集相关参数信息,包括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压力、液位、堆放高度、墙距、垛距等,而后信息采集员分析与处理各项参数所呈现出的风险信息,在人工或计算机网络的协助下传输信息。由此看来,该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半自动化”信息采集法。(2)计算机监测系统采集:就是使用安设在现场的传感器设备,自动定期采集已形成的相关参数数据,并应用电线、电缆等通讯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到监管计算机内,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而后利用网络传送有关信息。尽管该类系统应用阶段完全应对了信息采集、传输自动化的问题,而危险物品储存的风险信息数量庞大、类型繁杂,完全依赖计算机监测系统采集所有风险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
3.2 辨识与管理风险信息
在风险信息采集工作结束后,需对采集的风险数据进行辨识和预警技术处理,主要内容有:(1)辨识储存流转过程中存有的或潜在的风险,辨识危险源的性质和危害能力。(2)科学规划风险的所属类别确定风险点,设定预警域值。(3)根据预警域值发出风险的危险等级。(4)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适宜的管理与控制方案,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潜在风险是常见的动态风险类型,加强潜在风险的管理,是防控危险物品储存事故最直接的方法,应积极开展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要求他们均能娴熟掌握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与事故发生后应采用的紧急处置办法等;配置足够、有效的应急救援物资及防护用品;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与模拟演练。针对人的行为风险,可以通过加强工人岗前培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激励机制与预警机制,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时监控职工的安全行为等方法进行管理[5]。
3.3 存储与上传风险信息
不同的危险物品储存流转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是有所不同的,采集风险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应依照企业具体特征处理信息。首先,把采集到的风险信息填到报表内,呈递给企业安全信息处理中心;其次,指派专人解析风险信息,并形成报告传送至网络数据中心。为提高风险信息分析测评结果的精确度,可以使用电子信息检索技术[4]。
3.4 风险预警机制的应用
建立预警机制是危险物品储存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风险采集信息分析与测评结果,对企业安全活动做出预警指示,使企业生产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更大保障[6]。针对风险偏大、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作业环节、环境条件等,应加强控制与预警力度,发出的预警信息要及时处理,对处于工作岗位的生产人员起到警示作用,特殊情况下能指示其停止作业,立即撤出现场,有效规避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5]。
3.5 现有风险数据传输与预警机制的缺陷
国家安委办发布了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指南,平台用户有监管部门和企业,现阶段接入平台的企业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及重大危险源企业,接入的内容是企业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不同的企业上传的数据不尽相同,预警域值也就不同,风险分级也略有差异。企业存在等、靠现象,特别是中小危化品企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的视频监控没有完全覆盖重点区域和重点监管物品,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数据异常,企业没有记录且监管部门也没有出具执法意见。不同企业的同一技术指标,预警域值可能是不相同的,监管部门没有专业力量督促平台报警处理,大量数据存储造成资源浪费,没有真正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平台报送安全承诺公告的企业报送人员,不清楚企业当日重要作业活动,不具备风险研判的专业能力,对外公告仅流于形式。软件系统预警域值设置对不同企业技术参数是不同的,企业应有相应专业能力的专人负责处理超域值报警,查找原因,真正实现自动检测、自动采集传输、智能分析管理、及时管控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6]。
4 结语
危险物品储存流转过程与工艺流程、技术与设备装置等均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应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使相关的生产活动顺利开展。危险物品储存风险具有系统性,没有一劳永逸,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充分识别风险点,特别要强化人的行为风险、特殊作业、开停车等高风险的监控,采用多形式多方法拓展风险点范围,利用风险监控采集数据及时分析并处理预警,充分合理应用各项技术与方法深度研究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的联系,加大各种风险管控力度,构建事故防御综合体系,确保危险物品储存安全,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