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应用探索
2021-01-08刘红艳
刘红艳 张 斌
桂林旅游学院
陶瓷艺术自出现起,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陶瓷艺术的创作特点是手艺人和艺术家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陶瓷材料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桂林旅游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于2016年起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工作室制。2017年成立陶瓷艺术工作室,并建立陶瓷艺术课程群,用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教学与工艺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一、从日常教学到大创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一)引入工作室模式,创新日常教学
陶瓷艺术课程是工艺美术专业必修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安排,开课时间分别在大二、大三和大四。对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陶瓷工艺课程之前,已经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从而能顺利进入陶瓷艺术课程的教学。第一阶段为认知阶段,实践五周,80课时。本阶段通过工作室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成型工艺、装饰工艺与烧制工艺。第二阶段进入工作室学习,主要是提升阶段,熟练地掌握陶瓷成型工艺、装饰工艺和设计方法的知识。第三阶段为知识应用阶段,根据具体项目完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二)陶瓷艺术植入大创项目的契合度
陶艺课程植入大创项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契合度。第一是时间点的契合度。一般申报项目的大多为二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是框架结构搭建的关键阶段,在专业基础课部分,学生已经学了构成基础、图案基础、雕塑基础、创意思维训练、中外工艺美术史等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学习了创新创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此时开始接触与工艺美术专业不同的材料工艺,例如陶瓷工艺基础、纤维工艺基础、漆画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基础,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从工艺美术专业的视角学习陶瓷艺术相关知识,引领学生爱上本专业。第二是难易程度的契合度,因为陶瓷材料的一些工艺技法和装饰技法极具吸引力,这将促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陶瓷的相关技能,进而加大将设计作品由图纸变为现实的可能性。陶瓷艺术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从它出现起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丰富多样,作品可以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建筑的装饰外墙,一般从泥料、釉料、造型、装饰、烧制等多方面入手,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思维,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思。
二、陶瓷艺术课程植入大创项目的教学实践
(一)大创项目的选题切入
陶瓷艺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陶瓷艺术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生活用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广西地域特色,围绕旅游纪念品研发,确定项目选题的大范围,如:东盟文创产品设计、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应用、非遗背景下文创产品的研发等。
(二)大创项目的实施过程
大创是基于学生团队的优势,结合实际需求,实现研究目标,完成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从2020年起,每个项目历时两年。分析过程发现,从开始就要把握好项目的研究方向,范围不宜过大,研究内容要深入。例如,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艺术扶贫创新道路探索是以陶瓷材料为主,利用陶瓷材料的优势,设计制作资源瑶族图腾首饰。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地域优势发现陶瓷材料的特性,对本土泥料、釉料进行深度研究分析,挖掘其更多的可行性,运用一定的艺术和技术手段,将设计方案变为成品。
实施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步,通过资料查询,结合项目需要,确定其研究背景。现代的陶瓷首饰因其独特的材料、丰富的造型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而盘瑶的文化历史也为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盘瑶文化是盘瑶人民的精神寄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将盘瑶文化元素与陶瓷首饰相结合却是近现代才开始兴起的,研究的资料文献也相对缺乏,近年来也有不少青年艺术家将两者进行结合并设计制作出不少陶瓷首饰,但在造型与工艺上还是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第二步,明确研究的意义。项目将陶瓷首饰设计与资源县盘瑶文化元素结合,提取盘瑶的特色元素与现代陶瓷首饰结合,设计并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陶瓷首饰。打破传统民族元素的观念,让传统盘瑶元素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从而盘活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步,确定研究方法与过程。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了解盘瑶不同时期的文化。其次通过对盘瑶村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盘瑶的文化认识与领悟,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与运用。同时,项目组成员前往桂林博物馆少数民族服饰展厅,获得了盘瑶特色图腾的影像资料。最后,根据资料查询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获得的图片资料,提取了盘王印、盘王图腾、盘王扣三个元素进行设计。
第四步,进行作品受众需求分析。随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普及,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更多的民族元素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些新元素的出现给当今的时尚界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潮流变化。所以,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的目标人群为喜欢民族风的消费者和喜爱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青年。
第五步,设计元素的提炼与融合。本项目主要对桂林市资源县盘瑶图腾元素、盘瑶服饰的盘扣元素、盘王印元素进行提炼,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
第六步,大创项目的成果体现。根据学校的政策方针,大创项目可以直接深化为毕业设计选题,因此,项目组同学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状态,并能从项目过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有力的数据支持。大创项目可获得经费上的支持,这大大减轻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外出调研及制作作品过程中材料的经费问题。根据大创项目结题要求和毕业设计作品要求,成果体现为一个系列的文创产品,因此项目组同学根据要求,每位同学选取了资源盘瑶的一个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设计。经历了大创项目的毕业生,面对毕业设计选题论证、设计报告以及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作品要求时,显得更为从容。成功的项目经验对于学生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都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三、深化陶瓷艺术教学,拓宽创新创业之路
(一)建立项目观念
有着较高创新创业价值的大创项目选题,能反映项目团队把握专业发展的敏锐洞察力。设计专业学生更应建立项目观念,及早进入专业实践,与今后就业创业实现无缝连接。每一个项目从调研、开题、申报、立项、实施到结题,都需要老师细心指导,共同探讨方案的可实施性,培养学生自觉建立项目的意识以及对课题深入探究的信心。
(二)储备项目资源
陶艺工作室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课程对专业对应的单一教学方式,已经形成陶瓷艺术课程群。在立足于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安排的时间和顺序有所不同,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有所调整,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需求。课程群的建立使各专业热爱陶瓷艺术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工作室,同时学习设计原理、陶艺成型工艺、装饰工艺、烧制工艺,掌握陶瓷艺术的工艺流程和创作方法,设计制作出精美且被市场接受的文创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群的教学,发现陶瓷艺术与本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储备未来可以发展成实际项目的资源。
(三)提高课程含金量
陶艺工作室创新创业课程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对大创项目的指导实践,大大提高了课程含金量,使课程教学落到实处,作品达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课程结课不再是完成简单的作业练习,而是针对某一实际需求创作的陶瓷旅游纪念品,完成的作品可以推向市场,作为某个地方的文创产品。学生从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这样的效果也是课程的目标。
四、总结
陶瓷艺术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学习如何根据国家政策,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项目的申报,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完成项目成果。这个学习经历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逐渐完成了人生新一轮的蜕变,陶瓷艺术课程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让它变为一种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载体,有效发挥其优势,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