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巨匠“鲁迅”人物造型设计

2021-01-08董雨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天工 2021年9期
关键词:泥人张彩塑雕塑

董雨鑫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

一、绪论

(一)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领域都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物,他们是“民族脊梁”。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和推动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充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本课题以彩塑的艺术形式表现鲁迅,表达对先生的敬意,以传承其精神思想。

(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名人像雕塑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罗马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公贵族间流行请雕塑家为自己塑像,这是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他们需要扩大影响力,也直接推动了人像雕塑的发展。古罗马时期的名人像雕塑运用大理石、青铜等各种材料,把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后,文艺复兴使艺术再次兴盛,人像雕塑也从专属于统治阶级,逐渐普及到科学文化名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经过历史文化的积累,现代国外名人像雕塑已经非常普及,传入世界各地。

我国真正意义的名人像雕塑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被最早的一批留洋老前辈在学成归国之后从西方引进的。他们陆续创作了革命先驱、爱国志士、文化名人等肖像作品,表现了民族精神及历史记忆。

二、人像雕塑中的精神表达

(一)形体动态传达的雕塑情感

在雕塑艺术中,动态、比例、结构形成了雕塑中最重要的方面。绘画是在二维的平面中塑造三维的立体空间,而雕塑本身就是三维立体的,是有空间深度的,更是可触摸到的。我们在塑造中根据雕塑的动态、比例、结构融入自己的理解,来向观众传递情感。

我们塑造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就如同每个苹果都有大有小,有新鲜的,有萎缩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种细微的变化给人心理上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我们正是要抓住每个人的形态特点来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之前先认真观察人物所传递的情感,在准确表达的同时,突出他的特点,这样创作出的人物更为生动形象。

比如,在本次“文学巨匠鲁迅人物造型设计”课题中,鲁迅最明显的形象特点是:(1)面色发黄,脸型很瘦。(2)胡须就像隶书“一”字形。(3)头发浓密,没一根是耷拉着的。(4)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坚定。(5)经常穿着光亮的丝绸长袍。(6)手里经常拿着一支烟斗。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些复杂的形体外观中加以提炼。因为我们是在创作,所以要融入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抄袭。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要加强主要特点的表达,简化一些次要的情感表达,这样可以使雕塑变得简单、纯粹。

(二)材料传达的雕塑情感

在雕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材料被艺术家赋予了一种精神寄托,这些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通过不同材料传递给观众。

艺术家与观众通过不同材料来达到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在雕塑发展早期,为了使雕塑作品长时间地保留,很多作品使用了石料、木料等能长时间保存的材料。根据每种材料的不同,如大理石的颜色、光泽、质感等天然形成的特点,可以在视觉和触觉上向观者表达一种冰冷、威严的质感,这样无疑给观众带来疏远感,这样的材质常用于宗教题材。不同材质的肌理、色彩、光泽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材料各自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来表达出作品的情感,给观众带来或喜悦、或悲伤、或温馨、或愤慨、或沉郁的情绪体验,使观众内心形成新的感受。要根据作品所传递的情感选取不同材质的原料来创作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最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情、状态。

如在作品中加入一些真实的道具,如衣物、烟斗、首饰等,这些道具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真实状态,把观众带入作品的世界中去,又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三、本课题中采用的彩塑技法分析

(一)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通过上千年的积累发展,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在我国各地的博物馆、石窟、寺庙中经常可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中国传统雕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雕塑技艺的精妙。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技法和审美标准随着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传统雕塑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虽形态各异、各有特点,但都富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传统雕塑有三个特征:外形简约、塑绘结合、以线造型。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形成了完整的中国传统雕塑体系。现从中国传统雕塑的具体形式、语言特点入手,分析中国传统雕塑之美。

中国传统雕塑在塑造外形时绝大多数都运用了简约手法。所谓简约是指用高度概括的方法来塑造人像。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单纯、朴素的喜爱与敬仰。正所谓“大象无形”,中国人强调内在美,认为越是简单、纯粹的东西,越是美的最高体现,总结概括复杂的表象,才能体现出最真实的东西。比如,麦积山石窟中的第三十七窟“胁侍菩萨”,他从头部到身体再到四肢,整体都是流畅的曲线。身上的衣纹也没有多余的起伏,全都是规整的、必要的,这样朴实无华的表达手法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的内在美。

塑绘结合是中国传统雕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塑绘结合并不是简单地给雕塑上色,而是通过上色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是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把作品的神韵表现出来,是在塑“神”。塑绘结合对于彩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经过彩绘上色的过程,彩塑作品是不算完成的。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彩绘还可以辅助造型,比如五官、衣褶、指甲盖等细节的部分可以通过彩绘来完成,关节处也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突出。

中国传统雕塑中以线造型的作用非常关键。在中国传统雕塑中,形体的美感主要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的,它与造型艺术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传统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这些线条在充分表现雕塑的形体、空间和体积的同时,也着重表现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就是运用了中国画的白描技法,经过高度的概括、提炼而成。这些特点在汉唐陶俑、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中都有体现。

在本次“文学巨匠鲁迅人物造型设计”课题中,首先要用简化的表现方法整体概括,做到简约、完整。在塑绘结合中,要查阅大量资料,收集鲁迅照片以及当时民众的服饰,以客观的手法来表现鲁迅的形象。在以线造型中,要着重表现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提炼每一根线条,塑造形体韵律之美。

(二)“泥人张”彩塑的艺术特点

“泥人张”彩塑作为中国彩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中国传统雕塑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雕塑特征。“泥人张”彩塑重视感性的表达,重点突出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作品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还对人物的服饰、道具、场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非常符合中国人感性的审美和中华文化特征的表达。“泥人张”彩塑区别于其他中国传统雕塑,其不是为了服务于王公贵族,而是以市井为主题,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和民间传说故事,作者会根据自身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理解,对人物进行剖析,然后加以自身的主观倾向去进行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

“泥人张”彩塑以准确的比例、科学的结构、生动的形象为载体,塑造了结构严谨、比例准确的人物。“泥人张”彩塑还颇具西方写实观念。在写实之外,“泥人张”彩塑还特别注重写意的表现和浪漫主义思想。例如,在塑造钟馗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时,艺术家将他的眼睛塑造得非常夸张,色彩强烈、黑白分明,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另外,将钟馗的手部夸张,放大比例,增强肌肉感,再加上威风的宝剑,可以让观众从作品中感受到一种震慑力,提升了作品的视觉效果。

(三)“泥人张”彩塑技法在本课题中的运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雕塑的考察调研和对“泥人张”彩塑艺术特点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外形简约、塑绘结合、以线造型这三个中国传统雕塑的特点。在本次“文学巨匠鲁迅人物造型设计”课题中,以中国传统雕塑为出发点,借助所学的“泥人张”彩塑知识来完成本次创作。

在本次创作材料的准备阶段,要先准备软硬适中的雕塑泥,如果泥太软,做出的作品就会往下掉,不能成型;如果泥太硬,就不能塑造人物的形体细节。在和泥时要反复揉捏,揉出泥中的气泡,从里到外、从粗到细。在制作前要在泥中掺入适量的棉花,将泥与棉花反复敲打,使黏土与棉花自然掺融,直至均匀。每个部位加棉花的量是不一致的,要根据塑造的部位来定,比如塑造头像时要少加些,制作身体、衣袖、手时要多加些,以增强作品的硬度。

在泥准备好后,要绑人体架子,用粗铁丝绑出要做的人体的动态。比如在本次创作中,“鲁迅”是坐着的状态,右腿搭在左腿上,右手拿着烟,左手拖着右手,头部微微抬起。在绑架子的时候要做出这样的状态,而且藤椅也要做出相应的架子。绑完架子后可以用细铁丝绕出铁丝花缠绕在架子上,这样可以把泥牢固地挂在架子上,不仅不容易掉落,而且会减少用泥量。

在塑型时,首先要用简化的造型来概括鲁迅的形象,简化衣纹,用简练概括的大块面把大型塑造起来。所谓大型就是高度概括的形体空间关系,把握大的动势,如头、颈、胸的动态扭曲关系与形体比例关系,整体地概括为:头是方形,胸和胯是梯形,腿是圆柱形。

在深入塑造时,要在动态比例准确的基础上,深入刻画每一处细节。比如衣领的走向,手部关节、面部表情的刻画,深入塑造时需要有节奏变化和空间纵深感,把握整体的感觉。它们影响着整个人物雕塑的精神状态和雕塑传递的感情。但仅仅做到外表相似是不够的,外观表现是一种手法,只是表达技术,而神似才是艺术创造,这才是艺术创造的真谛。

道具在彩塑创作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好的道具可以使作品生动形象,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本次创作中,我根据鲁迅的生活习惯和真实照片,采用了江南常见的竹椅作为道具。

在上色阶段,要根据人体的动态结构变化来进行彩绘。在颜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水彩和国画颜料混合,这样颜色的附着力更强。颜色不能一次就上满,而是多次反复地上色,形成最终的效果。

在颜色搭配上,“泥人张”彩塑较多地运用色相偏灰的红、蓝、黄、绿作为主色,这样的作品色彩呈现出“简而雅” 的气质。此外,“泥人张”彩塑所用的色彩纯度较低,饱和度较高的纯色运用得较少,而小范围地使用纯色,可以突出作品的特点,使作品不会太过沉闷。这样的颜色搭配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比较稳,不浮夸,视觉上更舒缓,不会太过炫目,长时间欣赏眼睛不会感觉疲劳。

四、结语

真正意义上的名人像雕塑引进我国的时间并不长,而我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彩塑艺术,现如今我国也有众多艺术家正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彩塑艺术与西方雕塑融合,吸收西方雕塑艺术精华,取长补短。在本次的“文学巨匠鲁迅人物造型设计”课题中,我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雕塑思想理念与“泥人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按照科学严谨的比例、动态、结构,塑造了这位文学巨匠。

在第一部分中,浅谈了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只有深入地了解了所要创作的人物,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他的精神面貌。在第二部分中,以形体动态和材料、道具为出发点,说明了人像彩塑中的精神表达。第三部分简要概括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点,总结出了外形简约、塑绘结合、以线造型这三个特征,并简要说明了“泥人张”作为中国传统彩塑的一个门类的艺术特点,以及本次创作中采用的技法及创作过程。

猜你喜欢

泥人张彩塑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泥彩塑:天地之美
写实雕塑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孩子不是“泥”,家长也不是“泥人张”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
泥人张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