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
2021-01-08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朵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王朵朵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在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职业启蒙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各种职业指导规划依然主要停留在高职及本科院校,中小学及其以下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相对薄弱,有关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更是少见。
一、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启蒙教育意识淡薄
儿童早期的职业兴趣、职业认知、职业意识的形成,起初是在家庭教育中所萌发的,但当前大多数父母很少关注职业启蒙教育。有研究表明,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努力学习文化课程就行了,至于职业选择,那是毕业以后才要考虑的事。纵观当前现状,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致力于各种文化课的升学考试,到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只得根据亲戚朋友的建议或社会上流行的热门专业进行志愿填报。与此同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阶段缺乏职业启蒙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中国大多数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意识淡薄。
(二)职业启蒙教育主动性不足
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意识淡薄反映在实际行动中就是主动性不足。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日常教育主要是文化课的辅导以及做人的教导,多数父母认为小学阶段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过早,并且父母自身有关职业启蒙教育的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很难进行落实。国外很多父母会带领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体验,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职业内容,并写下职业体验的感受;中国大多数父母很少主动带孩子去进行职业体验。此外,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很少引导孩子了解各行各业的特色以及在社会上的价值,带儿童进行直观体验的主动性不足。
(三)职业启蒙教育经验缺乏
纵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在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反观我们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父母在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操作体系可供参考。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提供职业体验平台,为小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提供保障。比如,美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领孩子上班日”,这样可以使儿童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工作内容,以及不同职业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意义。父母引导孩子在职业体验结束后结合自身的情况,为将来的职业选择进行规划,这样有利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然而,在我国,父母无论是在引导孩子提升职业认知还是带孩子进行职业体验,或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方面都缺乏经验,他们甚至没有认识到职业启蒙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重要性。
二、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父母缺乏职业启蒙教育资源
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其实施提供保障。参照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现状,在政策法规方面,只是表征性地出台了几个政策,提出要发展职业启蒙教育,并没有相关法律为其实施提供保障,职业启蒙教育体系也没有形成。从中不难发现,父母在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过程中缺乏资源。首先,没有系统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可供父母学习;其次,社会上没有可供父母进行选择的公益性职业体验平台;最后,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学校、社区等平台为其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完备的职业启蒙教育资源供父母学习。加之父母工作繁忙、文化程度不高、教养方式老旧等因素,如果单单依靠父母自身去探索职业启蒙教育的方式,难免会影响职业启蒙教育的效果。
(二)父母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不足
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没有丰富的职业启蒙教育资源供父母借鉴学习,因此,父母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及价值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是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建构过程。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父母应对职业启蒙教育有系统的认识,继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有利于提升父母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父母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没有必要的,父母也并未借助自身的职业资源以及周围环境激发孩子对职业的好奇心。
(三)父母缺乏职业启蒙教育的学习平台
基础教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实施媒介,成人教育和资格考试制度也有相应的学习平台供考生学习。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文件提出要重视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但目前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大范围地落实该理论。父母作为孩子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实施者,缺乏相关学习平台促使其定期去更新职业启蒙教育观念、交流实践经验。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其了解也更深入。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对职业的认知。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缺乏学习平台,导致父母对职业启蒙教育认知不足、落实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层出不穷。
三、针对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建议
(一)强化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意识
要改变父母职业启蒙教育意识淡薄的现状,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父母职业启蒙教育的意识。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其次,社会上要成立公益性的职业启蒙教育学习平台,如职业体验中心、社区父母交流学习平台、网络宣传平台等。最后,学校可以联合企业为儿童职业体验提供平台。父母需要借助这些平台学习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内容,提升自身认知,及时强化职业启蒙教育意识,更新职业启蒙教育观念。父母应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各类职业的特征,这样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而且能锻炼孩子的职业信息获取能力。
(二)增强父母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主动性
首先,父母要提升自身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重视其价值。其次,父母要借助学校、社会等平台定期交流在职业启蒙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父母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资源优势,带孩子去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儿童仿真体验店的活动,让孩子在职业角色扮演中对职业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身上都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只是每个人身上所拥有的智能优势各有特色,应坚持全面发展观。这与社会中不同的职业类型相契合。不同的智能类型在职业体验中会慢慢显露出来。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体验,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发掘自身的兴趣与潜能,可以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三)借鉴国外成果,丰富父母职业启蒙教育经验
首先,学习国外职业生涯教育案例,提升父母对职业的认知。其次,引导儿童进行职业体验,从而寻找职业与自身之间的匹配度。再次,父母可以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史,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心理感受等。最后,父母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文件,及时更新职业启蒙教育观念,定期在家长委员会交流心得体会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创设一些简单的工作场景,如教师这一职业,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职业体验,不仅能丰富儿童职业认知,而且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父母在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父母的职业类型、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是影响职业启蒙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想要进一步提升父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社会有关资源平台的保障、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为小学生职业体验搭建平台,各方形成合力,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