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分众”理念双重观照下的“阅读疗愈”的社会价值*
——王万清、季秀珍、陈书梅“阅读疗愈”观解析
2021-01-08徐雁
徐 雁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 210023)
刘绪贻先生(1913-2018年)在其口述自传《箫声剑影》一书中回忆说,在1935-1937年,那些个先逢家难,又遭国破,且其个人升学、恋爱同时受挫的艰难日子里,他偶见《中学生》杂志上刊登着丰子恺先生题为“朝暾”的一幅漫画:“画面上一棵劲松,一片蓝色的湖水,湖外一轮初升的红日。松树上有个鸟巢,巢里飞出几只小鸟,向着红日展翅。湖上一只小船,船上几个健康活泼的儿童,奋桨划向红日。整个画面朝气勃勃,生气盎然,显得前程无限,给人以强烈鼓舞,使人充满希望。这幅画虽非徐悲鸿的‘骏马’、凡高的‘向日葵’,但却深深打动我的心灵……”,于是他把这幅“朝暾”漫画粘贴在卧床旁的墙壁上,“晨起看它几眼,往往使我整日精神振奋;睡前看它几眼,往往使我整夜梦境安宁。我真记不清有多少回,它在痛苦失望之时给我以安慰和向往。”[1]
无独有偶。陶衡生在《求学点滴》一文中,也曾回忆自己在重庆南开中学上音乐课时,阮北英老师(1906-1987年)“总是不声不响,先坐下来弹一首钢琴曲。他最喜欢弹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或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前者旋律宁静,像是在低头沉思;后者琴声铿锵,情绪慷慨激昂,每个音符似乎都刻划着他的心境。传说阮老师在音乐学院学钢琴时是位才子,当时有位非常要好的女同学,毕业后本已经论及婚嫁,不幸女同学忽然得病不起,从此,他就不再有欢笑。我们猜想,他弹贝多芬时一定是在全心思念已故的爱人,而弹莫扎特时可能是想从极端忧郁中振奋自己。无论如何,他的故事及他的音乐,都深深地感动着每位学生。”[2]
“俨然清都听雅乐,耳目变换心神惊。”(南宋王奕《祖庭观丁歌》)由此二例可知,耳官所听和目官所接,必然会影响接受者的心神感受。这就为“读书治疗”、“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以及“阅读疗愈”的理念发展和社会人群实践,提供了人体生理及人类心理领域的基本科学依据。南宋时刊行的《褚氏遗书》中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说明,至少在1 000 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认知了“观书绎理”与“养心安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1 王万清:“分级”、“分众”理念下的“读书治疗”
王万清先生的《读书治疗》(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7月版),是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联合推荐的“学校心理辅导丛书”之一。
本书内容分为四章,依次是:“读书治疗的理论”“儿童文学与读书治疗”“读书治疗的设计与咨询”及“读书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序言中,王先生解说道:“儿童在听、看故事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故事的情景,如同主角一样感受情绪的起伏、苦恼、挫折和困境,一直到拨云见日,问题得到解决,儿童仿佛经历了一场难得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对一般儿童而言,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开拓生活视野。对需要咨询辅导的儿童而言,除上述功能之外,还能够满足儿童匮乏的需求,提供适应生活的策略。因此……将‘书’作为促进发展及治疗的工具,不但符合儿童的需要,也能应对辅导工作的困难。”[3]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常识、学问和阅历都还在储备过程之中的未成年人来说,读书和学习,是在不断求知增识的同时,建构自己社会心理结构和人文精神空间的重要手段。
王先生认为,“读书治疗”可作用于个人、家庭和社会,有较宽广的应用领域。他在本书第一章中概括其功能有如下9 个方面:(1)发展自我概念;(2)充分了解人类的行为和动机;(3)对个人做正确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4)有机会注意自身以外的事物和观念;(5)释放情绪压力,减轻孤独感;(6)协助人们更自由地讨论问题;(7)勇敢地面对问题,计划及执行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8)促进人际关系的觉察和良好互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9)了解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发展自我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3]
依据 “分级”的原理,著作者把“书童”细分为0-3 岁的“学前阶段”,3-5 岁的“学前及幼儿园阶段”,6-7 岁的“小学低年级阶段”,8-9 岁的“小学中年级阶段”,10-12 岁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并推介了7 类作为“读书治疗”的儿童文学作品: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神话、寓言、童话、少年小说,提出实施“读书治疗”的咨询员,“若能了解儿童文学的本质和读书治疗的关系,在读书治疗上使用儿童文学,会有更佳的效果”。
依据 “分众”的原理,在本书第四章中,他展示了“父母离异儿童”、“社会畏缩儿童”、“低自我概念儿童”、“低同理心儿童”四种类型儿童的读书治疗方案及其设计、评估,最后以《灰姑娘》故事为例,说明“读书治疗”与“交流分析”、“理情行为治疗”及“行为治疗”的整合,有助于 “阅读疗愈”的深耕,而“现实治疗”、“存在主义治疗”、“个人中心治疗”等与“读书治疗”的结合,也是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他认为,在读书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文学作品,“是作为一种媒介发挥其阅读接受功能的,而读书治疗的过程,是一种思考的心理过程,在涉入、认同、投射、净化、顿悟、自我应用的过程中”,掌握有关咨询理论与技术方法的“读书治疗”咨询员,能促进“读书治疗”向着更多元化方向发展。
2 季秀珍:“分级”、“分众”理念下的“儿童读书治疗”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季秀珍女士,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兼任南京市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咨询师,EAP(企业员工心理援助)高级培训师等。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及少年、青年的心理健康,在校内为本科生及专业硕士班学生开设《心理咨询概论》、《团体心理辅导》、《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
她认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大大咧咧,主动曝晒自己活动乃至想法比较多的人,其心房有阳光,心理很健康。她鼓励年轻人要通过改变心态去积极适应社会,但不是随波逐流。你有权自己做出选择,但同时要认识到,你必须承担自主选择所带来的一切结果。她提倡发挥“同理心”,给予别人安慰,首先就要接纳其情绪,因为他(她)是来寻求理解的,不是来“找批评”的。她指出,情商高的三个具体表现是,能觉察自己的情绪,能觉察别人的情绪,能懂得“情绪管理”;而让“价值感”回归自我,则是情绪危机干预的重要之点。
季女士的《儿童阅读治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全面介绍了已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针对患儿心理问题的阅读治疗原理和基本方法,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阅读治疗”的关系,介绍了西方有关“阅读治疗”的代表性观点,从而向特定人群普及和推广了儿童阅读治疗的医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内容共分7 章。依次是:“儿童阅读和心理治疗”“儿童阅读治疗的理论”“儿童读物与阅读治疗”“儿童阅读治疗实施程序”“不同年龄儿童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同类型问题的儿童阅读治疗方案的设计”及“阅读治疗的现状与前景”。
书中重点介绍了儿童阅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适用的“创伤儿童”“退缩儿童”及“住院患儿”等类型,如何施行“阅读治疗”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何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以及如何设计儿童阅读治疗方案等知识。作者认为,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活动所产生的身心效应,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均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对患儿施以阅读治疗,可以鼓励其自由表达出有时被内心所压抑的问题和事件;可以助其分析与自我和他人有关的想法和行为;通过针对性地提供解决其情绪及心理问题所必需的信息,来激发和促进其积极思考;在降低焦虑和提供情感释放时,进行必要的心绪放松训练等。
3 陈书梅:“分级”、“分众”理念下的“情绪疗愈绘本”系列解题书目
在台湾辅仁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宾州克莱恩大学(Clar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图书馆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教育心理学硕士及图书馆学暨资讯科学哲学博士学位的陈书梅女士,现任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暨研究所教授。
多年来,陈教授在吸收和借鉴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美国现代图书馆学家鲁宾(Richard Rubin)的“书目疗法”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台湾地区的有关实践,努力融合阅读文化学、图书馆学、目录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多重学问,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书目疗法”对于目标人群的心理建设作用。她不仅在台大持续开设“书目疗法专题”课程,而且主动参与有关的社会实践,兼任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台中(县)市家庭扶助中心心理咨商教师、中兴大学学生辅导中心心理辅导教师、台中市南区家庭扶助中心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台湾图书馆学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主委等,先后编撰问世了四种基于分众理念的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即《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从迷惘到坚定:中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及《从孤寂到恬适:乐龄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为“阅读疗法”的中国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且以陈教授在2018年研制并发布的《从迷惘到坚定:中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和《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为例。这两个书目,均由序文、说明、绘本解题书目、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
在《从迷惘到坚定:中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的序文里,她写道:“由于中学生之心智和相关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遭遇挫折、困难时,可能无法立即寻得解决之道,再加上当代社会快速变迁,因而易造成负面情绪积累;如此,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相关文献提到,中学生在面临困扰、出现负面情绪时,最常采用的因应策略乃是逃避,而较少寻求他人支持;另外,(台湾)卫生福利部的调查亦显示,在遭遇困扰时,超过四分之三的青少年,会向朋友等同辈倾诉,仅有55%会向父母求助,亦有约一成的青少年不会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烦恼……”,而“图文兼具的绘本,是偏好图像式阅读的青少年适用之情绪疗愈素材”,它们是青少年的“心灵维他命”与“心灵处方笺”。[4]
在《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的序文里,陈教授写道,台湾地区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后期与成年前期的阶段,尚未成熟至足以完全承担成年期的相关责任,若其心理压力未能获得适当纾解,则可能衍生焦虑、不安、烦躁、忧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她梳理出台湾地区大学生常见的六大“情绪困扰问题”:(1)自我认同(如自我价值的困惑、自我定位混乱、外在差异造成的负面情绪等);(2)生命成长与生涯发展(如面对未来的彷徨感、对于生涯发展的困惑感);(3)负面情绪调适(如寂寞、不安、无力感、郁闷、困乏、沮丧、愤怒);(4)人际关系(如结交新朋友、人际互动、群体生活的摩擦、与亲友分离);(5)爱情关系(如渴望爱情、暧昧期、交往阶段、分手);(6)失落与死亡(如遭逢变故、亲友去世),予以研究分析后,以遴选出来的53 本情绪疗愈绘本为媒介,引导大学生进行“发展性阅读疗愈”,在心理上达至“认同”-“净化”-“领悟”等情绪疗愈历程,从而释放压力、调适心态,克服人生的困境,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本书之目的乃是以发展性书目疗法为法则,期能藉由提供相关之书目,帮助大学生以阅读缓解一般性的情绪困扰问题”。[5]
4 启迪与展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皓明女士曾经撰文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对情绪、情感的认知,以及对自我情绪的协调和管理能力,将影响其一生。现代社会成人普遍而又突出存在的心理问题,根子在于儿童时期对情绪缺乏科学引导和培养。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阅读,培养他们正确管理情绪的能力,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可以大大降低日后发生犯罪、自杀和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促进他们身体心灵全面、和谐地成长。在阅读疗法方面,国内图书馆界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图书馆界走在了前面。”[6]
那么,上述王万清先生、季秀珍和陈书梅女士在“读书治疗”及“情绪疗愈绘本”系列解题方面的探索和建树,能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首先,在“阅读疗愈”领域的任何理论与实践,贵在要有“学”与“习”并重的情怀,“知”与“行”合一的精神。如同“阅读要从娃娃抓起”一样,“阅读疗愈”同样要从“娃娃抓起”。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是“阅读疗愈”的出发点,也是其终极人文关怀。
王万清先生在《读书治疗》序言中自述其心路历程道,自从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他“对儿童读书的治疗效果一直未曾中断过兴趣和关心,近年来又根据钻研儿童文学、儿童写作教学的经验,结合读书治疗的理论和实务,在台南师范学院附设儿童咨询中心运用读书治疗,并指导研究生探讨读书治疗的效果,发现读书治疗在量的考验上,可能因为工具或实践的因素,不一定有显著差异,但是,在质的改变上,可明显地看出儿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往适应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觉得有必要将读书治疗的理论、实施步骤和方法整理成册,提供给致力于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工作者,期望大家能继续研究、发展、运用及改进。[6]”
据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张珏在《<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緒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书介》一文中披露,陈书梅在美国留学时,其就读的大学的图书馆馆员为她推荐了一些情绪疗愈主题的书籍,让其得以舒缓失去至亲的伤痛,她由此切身体验到“书目疗法”(bibliotherapy)的基本精神,在于通过阅读适当的情绪疗愈(emotional healing)素材,可有助于解决情绪困扰问题,并培养出面对不如意事件的坚韧力与挫折复原力(resilience) 。为此,陈教授推己及人,在重视图书传统上的“抚慰人心”与“激励读者”的作用之外,特别注意有关书籍对于特定人群的“情绪疗愈”功能。可是在2014年春,陈教授在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全民阅读论坛”时不禁感言:“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力量不够。”[7]
其次,开展“阅读疗愈”活动,需要整合众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智慧,参与遴选和共同研拟对人类主要负面情绪类型具有针对性疗愈功效的一系列读物,形成多向性的疗愈书单以便选用,积累丰富的疗愈案例以供借鉴。
大凡生而为人,在人生百年的道路上,任谁都难免遭遇人生挫折,经受社会磨难,或陷入一时一地之困境而被种种负面情绪所袭扰。或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女士所言:“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怨天尤人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客人’送走,才是高明的主人。” 她曾经建议在遭遇人生“低潮期”时,应该用多读书的方法来增长知识,尤其是看一些人物传记,“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毕女士的建议,恰中“阅读疗愈”之道。就像中医师的“药方”,是基于大自然中生长着的本草那样,阅读疗愈师的“书方”,必然存在于中外古今的书林之中。
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斋藤孝在其所著《经典的魅力》中说,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拓展人的视野,“在我们苦闷、迷惘时,往往会发挥它神奇的作用,显示出它独特的力量。如果我们把任何事情都封闭在自己心里,一个人苦恼不已,独自黯然忧伤,那么前景必然渺无可见。此时此刻,经典话语渗入我们的心田,会成为我们的精神依托”[8]254;在全世界的经典里,“雕塑着人类直面多舛的命运时,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8]256;“经典会赋予我们一种勇往直前的生存力量,即便面对死亡,也不会黯然神伤。”[8]256
其实,在小说之类的虚构文学作品之外,传记、游记、日记和史著,因其更偏重于人生经历、社会阅历的纪实,感情、思想的实录,可以成为“阅读疗愈”的首选读物,而地理、美术、园艺、烹饪等类型的图书,也都具有图书馆“疗愈系”专题文献建设资源对象的内涵。
第三,对于“阅读疗愈”专业人才大量缺乏的中国内地,王万清先生在《读书治疗》第一章里提出的“阅读式读书治疗”,值得特别关注。他指出,那些既“有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又有“接受读书治疗”的良好心理准备者,可“由精神科医师、咨询员、图书馆员、社工人员、教师等,推荐或提供有利于当事人的书籍给当事人阅读,通过当事人与书籍的互动,产生认同、净化、领悟的作用,达到行为的自我调节”,这种以自我管理为主要方式的读书治疗,被称为“阅读式读书治疗”,以区别于需要专业人员做较多较大投注的“交互式读书治疗”。显然,这种以目标对象“自学自悟”为主要方式的“读书治疗”,似乎更适合于当下中国内地的全民阅读之需,以及有意创设“阅读疗愈”主题空间的院校图书馆。
总之,“阅读疗愈”是一门在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做新探求新拓展的知识复合型学科,而各级各类图书馆积极行动起来,设立各自的“阅读疗愈读物自助空间”,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