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1-08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闫守勤
■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闫守勤
一、什么是阅读
要培养阅读能力,就必须知道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人类行为,换句话说,只有人类才会阅读。阅读是一种主动吸收的过程,是靠自己认识文字来了解观察这个社会,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阅读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品味和谈吐素养,可以让人变得举止得体和情趣高雅,也可以让人的身心变得愉悦,它也是作为学习其他科目的学习基本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正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都蕴含着巨大的宝藏,那么阅读就是打开这间屋子的唯一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就算这间屋子里有再多的宝藏,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不能打开这间屋子,去拿这些宝藏。
(一)阅读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
随着小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大,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课堂上所学的课文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要求,所以为了让他们认识世界,就可以推荐他们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强烈兴趣。
(二)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众所周知,阅读和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地读好书,才能从中吸取思想上的营养,才能慢慢地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人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人有了正确的思想基础,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方向。
(三)阅读可以提高各科的成绩
阅读能力不仅仅影响着语文成绩,而且还影响着各学科的成绩。假如学生的阅读能力低,那么历史、地理、政治之类的学科就会学得非常吃力。因为阅读不仅仅需要阅读者知道书籍中字的意思,还要知道书籍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这才是最重要的。阅读对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习影响也挺大的,因为学生阅读能力低就意味着看不懂题目,看不懂题目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根据题意来解答问题,所以说阅读对学习方面的影响是最大的。阅读是一种素养,它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都是一种有效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展开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日后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境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注重兴趣的提升,借助一定的阅读兴趣,施行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阅读亦是如此。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要从兴趣的培育着手,下面则推荐两种路径。
第一,在课内,需要教师多多教导和引导,多让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因为一篇文章是由字组成的词语,词语再组成句子,而众多句子通过一定的关联则可以形成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情感。再把这篇文章简译得通俗易懂,学生可以理解的意思,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阅读是枯燥和无聊的。
第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育则相对宽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果学生对于教材相关阅读产生了一定兴趣,那他肯定会找一些课外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让他的知识面变得宽阔和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阅读。家长可以在家里带头阅读,或跟着孩子一起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会有兴趣去阅读。所以还要依靠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阅读的主要方法
1.信息式阅读法
1) 知识型员工的整体人格特征偏向成就需要和控制源。通常成就需要表现在追求成就、自律性强、做事情有条理、尽责等;控制源体现在乐群性、积极情绪、独断性等方面。
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平时看电视、读报纸。这种方法属于一目十行类型,让我们看到自己想看的,不对内容进行反复思考琢磨,合理扫视,在脑海里自动过滤掉自己不用的信息,只捕捉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信息。虽然这件事情或这个故事可能在脑海里的存在感并没有那么强烈,或者几天后就会忘记之前看过信息,但是这种方法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信息式阅读模式逐渐受到学生的喜欢,因此教师应当抓住时机,摸索更加适合的阅读策略。
2.作品阅读法
顾名思义就是看一本书、一部作品用的方法。这个阅读方法跟信息式阅读法相反,它需要我们在读或者看的时候要细细琢磨,慢慢品味其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从嘴里读出来,然后再慢慢形成画面,存于脑海里,形成几年甚至于几十年都不会忘记的经典文章记忆。虽然以后可能会有些大致故事情节不太记得,但是故事梗概还是会记得清清楚楚。
3.著作阅读法
著作阅读法的重点在于著作。例如我国四大名著,还有一些古典名著等。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和兴趣的名著,然后对名著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对名著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则可以针对名著的主要内容讲述大致的内容,还可以跟学生讲一讲这本书说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借助这些名著效应,引导小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作者当时是以什么心情来写下这本著作的,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行反复琢磨,了解当时的实况,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4.麻醉性阅读法
以上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常见的四种阅读方法,但是重中之重还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学生自己愿意阅读、喜欢阅读,才会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特别显著的提高。这样的阅读才会让学生深刻地记住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在课外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重视语文基础,重塑培养观念
阅读能力的提升必然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语文基础提升意识,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词汇积累,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语篇意识,顺利推动学生阅读思维体系的提升,促使学生对于文章有一定的深刻理解,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去欣赏文章的内涵。
2.注重因材施教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这些优势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到教学中,就可以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小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前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推动
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让他们在相应的氛围中感受阅读文本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悯农》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农民的不容易,更加深刻地感受古诗中“粒粒皆辛苦”的意境,从而增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身临其境,感受氛围更能引起他们与作者的共鸣,更好地理解阅读素材的内涵。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学习,让学生多多拓展课外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逐渐变得优秀,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本文对此展开具体研究,通过阅读的概念和积极作用探究,提出了基于兴趣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种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