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2021-01-08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张乐山
■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 张乐山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没有明确的认知和了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该门课程,就要从课程教学设计着手,在教学设计上多花费一些精力,合理运用才能将教学设计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现代化软硬件设施在小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可否认,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设计还是以依赖型为主。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将依赖型教学作为中心。短期来看,这对境师掌控课堂走向是十分有利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一定的禁锢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创新不足。目前,很多小学数学境师教学设计仅停留在表面创新,过分追求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花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抓不住课堂的重点,让教学课堂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变成手工课、观影课。教学设计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创新,对数学教学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识不够,各个阶段的学生的特点都大相径庭。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如果教师对该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存在偏差,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
第三,对学生主动认知方面的培养不够。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以教学目标为教学重点,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该门学科提不起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1.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可以让小组进行交流探讨,得出最终答案。如此一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小组交流合作过程中学会团结与协作。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一个“3+4+4+4+4+4”这个算式,让学生写出它的简便运算方式,有的学生会写“3+4*5”,有的学生会写“4*6-1”,还有部分学生会写“3*6+5”,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哪种方式是最简便的,并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随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2.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种方式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3.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只有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对教学思维方式进行创新,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受教育的来源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而学校占主要指导地位。教师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探索,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操作认知,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动用全身感官,积极地进行思考,这对他们思维的拓展也是很有帮助的。以“轴对称”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进行折叠,初步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然后让他们找出或自己动手剪出认为是轴对称的图案,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折叠演示,从而让他们了解轴对称的定义,能准确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不断思考,亲自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这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保证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达到认知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将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点和易于理解的案例进行教授,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关键知识点进行提炼,再与实际相结合。如此一来,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他们的印象,而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类事情就会联想到数学知识,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死记硬背。以“周长”这一内容为例,课堂开始之前,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个5cm*5cm的正方形和一个5cm*7cm的长方形,让他们先猜猜哪个图形的周长更大,进而引进周长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之后再进行拓展练习,根据实际给学生布置应用题,如下:
(1)学校想给长方形花园做一个围栏,长8米,宽6米,那么需要多长的围栏?
(2)把6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建生活化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理解知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让数学知识更加生活化,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利于他们用数学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科学运用认知能力培养方式
教学目标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仔细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采取更精简的方式进行教学,抛弃传统中烦冗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课程发展相匹配,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连贯,富有层次。
(五)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给出的反馈
不管是哪种教学设计,最终都要进行实践,学生的反馈是检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最终标准。要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创新。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比如讲到哪个教学部分的时候学生兴致比较高,学生不喜欢哪个部分,学生更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哪些学生可以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哪些比较排斥这种教学方式等。通过这些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再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较之前有所提升,再反馈、再优化,如此反复循环,找到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切忌急躁,明白教学设计的创新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的,而是在多次反馈中不断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教学水平步入更高阶段。
(六)在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的环节,尽可能为学生创建更多培养认知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有趣的课堂中积极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一节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把提前准备好的算式分配给各个小组,让他们进行比赛,最后统计各个小组的答题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小组要提出表扬,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小组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是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在以后的练习中充满信心。这种鼓励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充分理解课本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完善,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此环境下学会思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