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否转为专业刊的探讨
2021-01-08樊素英
樊素英
(天津大学期刊中心 天津300072)
高校学报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于1906年创办了中国创刊最早的大学学报《东吴月报》起[1],高校学报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学科综合化”[2]。这种综合化的体制与当时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设置是匹配的,为全方位展示所属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实力起到了窗口作用,所以高校学报在其诞生初期曾为大学的成长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大量专业化学报的涌现,高校学报逐渐开始显现出缺乏明显的学术特色、对高质量文章缺少吸引力、不便于专业人员使用和保存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其在学术圈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渐降低,境遇尴尬。1992年,李晓光[2]认为“高校学报要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变综合化为专业化”。这是笔者见到的最早提出高校学报去综合化观点的文献。随后,国内众多学者针对学术期刊专业化转型问题开展了研究[3-7],有些高校学报还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化转型的探索[8-12],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学者们大都认为,由于高校学报存在千刊一面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端,专业化将是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
2018年8月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1],其中提出要“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创新学科组织模式。该通知的发布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作为展示学校科研成果的窗口,与高校学科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办刊环境将会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高校学报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面对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是否必须要去综合化,应该有哪些作为才能占领先机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本文旨在从高校学报的现状出发,在保持其“综合性”特点的前提下,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现状及现存问题
早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就已明确指出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现象[13]。由于与高校社科学报生长环境相似,所以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也存在着同样的境况。根据文献[5]中对“全、散、小、弱”的诠释,笔者认为:所谓“全”,是指目前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稿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所谓“散”,指各学报各自经营,形不成规模效应;所谓“小”,指其编辑部规模及期刊发行量较小;所谓“弱”,指其稿件创新性差而导致期刊影响力弱。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为了改变学报的生存状况,教育部、科技部等管理部门和一些学报编辑部都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但大多数学报依旧不动声色,按部就班地重复着以往的办刊模式,所以时至今日,高校学报的处境并无实质性的改善,“全、散、小、弱”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专业期刊的碾压,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很多高校学报的影响力远不如学校自身的影响力大,这说明高校学报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全、散、小、弱”这4个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全”涉及的是稿件内容方面的问题,“散”是指学报经营形式方面的问题,而“小”和“弱”则是由于前两者而导致的结果,四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因为内容的“全”,所以在“内容为王”的竞争中无法与专业刊抗衡;因为形式的“散”,所以面对国际出版机构的集约化出版毫无竞争力可言。在内容和经营模式都难以与竞争对手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势必很难吸引到读者和作者的眼球,故“小”和“弱”是必然的结果。
2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
为了解决高校学报面临的“全、散、小、弱”难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实现专业化、集团化、数字化转型将是学报努力的方向和出路[5,13]。集团化和数字化可以解决高校学报“散、小、弱”的问题;专业化,即转为专业刊,固然可以解决“全”的问题,但在转为专业刊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或造成其他新的问题。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数量庞大、情况复杂,如果这些学报都转为专业刊,专业的选取会成为一个难题,对于有相近的优势或特色学科的高校,其学报转型后会陷入新的竞争,毕竟大家谁都不愿意放弃热门专业,这会导致一些冷门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如果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的话,新转的专业刊同样会出现由于同质化严重而导致新的“千刊一面”。另外,还会涉及是否需要改名的问题。改则会失去本校的品牌,与已有的专业刊难以区分;不改的话,与专业刊相比,由于其名称不能反映论文所属学科而导致辨识度不高,难以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再者,由学报转来的专业刊还会面临与国内外品牌影响力较高的老牌专业刊同台竞争的局面,由于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掣肘,其生存境况并不见得比转型之前好多少。
由以上分析可知,转为专业刊并非解决学报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高校学报应该转换思路,尝试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另辟蹊径,走一条与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的道路。
2.1 把握战略机遇期,推动学报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期刊发展的科研人员评价政策。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14],其中要求对于基础研究类论文的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15],其中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已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需要扭转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这2个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开始鼓励科研人员在国内的科技期刊上多发论文,这给学报重新布局期刊定位、谋划期刊发展、获取优质稿源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9年8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6],其中指出要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推动期刊的专业化、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进程。该意见的出台是我国科技界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于优化科技期刊和出版结构布局、提升期刊管理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能力十分重要,有利于重塑我国科技期刊生态,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从而扩大我国科研成果传播、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我国学术交流平台的服务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该意见,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于同年9月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17],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该项目周期为5年,资助基金达11亿元,是我国科技期刊受国家资助工作中规模最大、经费最多、周期最长的重大专项,旨在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试点先行、机制创新,激发科技期刊内生活力,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良好生态,实现科技期刊管理、运营与评价等机制的深刻调整,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
伴随着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国家级资助基金的先后出台,我国科技期刊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将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迎接机遇的到来,顺势借力谋发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找准期刊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主办刊能力,创新体制机制,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交流平台。
2.2 重视学报品牌建设,打造依托项目的特色栏目
栏目是一个期刊的窗口,是其办刊宗旨、办刊特色和期刊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特色栏目是影响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学报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报道优势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有助于凸显本校的学科特色和学报自身的办刊宗旨、打造期刊品牌栏目,从而提升期刊品牌的影响力。
在入选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5种[18]刊物中,大多为英文刊和中文专业刊,而中文高校学报仅有9种,这表明中文高校学报在打造特色栏目的过程中会面临残酷的竞争,如何跟影响力远高于自己的英文刊和中文专业刊抢夺有限的优质稿源,成为“双一流”高校学报必须面对的首要难题。面对难题,高校学报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积极作出反应,制定有前瞻性的发展策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打造特色栏目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和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办刊举措,具体如下。
①充分发挥编委作用,依托专家办刊。高校学报与高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其栏目设置多与本校的学科密切相关。学报应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中青年编委的作用和力量,利用其学术影响力,为特色栏目组稿和约稿,推进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专栏建设。
②积极参加本校举办的高级别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开展多种衍生业务,提高期刊整体服务能力,从内容提供者转变为知识服务者。把学报品牌与学校品牌联系起来,借助“双一流”高校的影响力,汇聚社会和校友各方面的资源,推广和宣传学报品牌。
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与专业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学会的学术资源和专家资源助力期刊发展,树立学报在学科领域的优质品牌形象。
④举办有企业参加的学术活动或培训。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或培训,不仅可以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而且可以扩大学报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使得编辑有机会了解和发现行业领域的需求和痛点,把握未来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从而更好地组稿和约稿。
⑤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宣传期刊,组织重点栏目专家座谈会,积聚专家资源。
⑥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与读者和作者形成更多的互动,多推送介绍学校科研团队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内容,提高读者对微信公众号的黏性,帮助宣传学报品牌,进而扩大学报品牌影响力。
2.3 整合校内学术资源,打造与青年学者共生共荣的学术共同体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种[19]。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开始由期刊大国向期刊强国迈进,科技期刊的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编辑办刊的现状,有效整合校内的学术资源,强化“学术期刊学者办”的原则。
青年学者精力充沛,勇于开拓创新,是科技创新事业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科技突破都是科学家在其青年时期完成的。虽然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他们大多资历较浅、没有学术头衔,很多专业期刊一般都愿意跟知名学者保持联系并约稿,与青年学者之间沟通不多。而对于高校学报来说,因为期刊自身的影响力较低,跟知名学者约稿的成功率不是太高,校内的青年学者群更容易成为学报的中坚力量,所以高校学报编辑应该重视跟这些青年学者加强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跟踪其科研过程,挖掘出更多的、更前沿的优质稿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青年学者专栏,开展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提升指导、宣传著作权法和学术不端的危害等活动,培养青年学者对期刊的认知和信任感,提升其对学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学报上介绍本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增加学报与学科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平台和服务,从而形成高校学报与青年学者共生共荣的学术共同体。
2.4 设置交叉学科专栏,培育和引领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当代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交叉学科的发展成为必然。其一,研究问题的共通性促进了学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当代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很多有共通性,特别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医疗健康、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科学界的普遍关注。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二,研究活动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的提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比如研究人类的医疗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医学、计算机、材料、物理、化学甚至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科学家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研究问题的共通性和研究活动的复杂性,凸显了发展交叉学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已经成为产生科技前沿重要突破的关键手段,引领着世界科技发展。国际上,很多高校为了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纷纷进行学科结构调整,交叉学科已成为高校科学创新的前沿阵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东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成立了协同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物理、材料、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20]。我国则于1997年启动了国家973计划,该计划“鼓励多学科的科学家合作组织交叉综合研究,鼓励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在积极地探索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建设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例如,天津大学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了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打破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推动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21]。有些高校通过组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推进学科交叉的融合,实现科技前沿的重大突破,推动交叉学科发展。
高校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无疑能将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组织到一起,为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沟通平台,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可以面对面地研讨问题。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记录、存储和传递科技信息的功能,为不同领域和学科的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信息交流的桥梁,也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高校学报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聚集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机构间的交流合作。
高校学报的编辑,应该关注交叉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各学科的发展状况,了解交叉学科科研人员的课题进展,从而掌握交叉学科最新的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科学进展的了解,发现学科前沿问题与其他学科可能发生的交叉,鼓励作者发表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成果,引导作者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思想、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未来,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期刊,通过改变办刊思路,可以发展成为学科融合与创新经营的重要平台,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通过创办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专栏,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2.5 挖掘校友企业资源,服务产学研合作
校友是与大学有着天然情感联系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于每位校友来说,都从内心需要能够表达自己对母校情感、爱与归属的渠道,需要受到母校的关心与尊重,需要自己的理想、价值、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的机遇、机会与平台。“双一流”高校大都不乏卓越的校友,他们中有学识渊博的科研人员,也有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企业家,他们大都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定希望他们的母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一定希望母校学报办成世界一流期刊。因此,高校学报应该积极保持学校与校友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尽可能获取丰富且宝贵的校友资源,让他们成为学报改革发展的智囊,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报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同时密切学报与外部的联系,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具体来讲,学报可以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校友企业及本校的科研人员之间搭建科技交流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使得企业可以了解国内外科技前沿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另一方面,热衷于创业的科研人员也有了交流合作的人脉和资源,还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跟创业有关的活动。举办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共同参加的产业峰会,共同讨论产业界和学术界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了解各方的需求,找到更多产学研合作的机会。
总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将校友资源融入高校的科技发展共同体,让他们成为高校和学报改革发展的高级智囊,形成高校、科研人员、学报和校友企业多赢的局面,是“双一流”高校学报改革发展过程中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值得去探索、去尝试。
2.6 推动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是科技期刊出版发展的趋势,是出版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而采取的行动,旨在打破科研成果传播的壁垒,促进科研信息的交流。2018年,11个欧洲国家的主要科研经费资助机构宣布成立S联盟,发布了S计划。S计划旨在实现对学术出版物的全面和即时开放,加快了全球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步伐。2017—2019年全球新出版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或从传统出版转为OA的期刊约200本,其中77%是于2018—2019两年间增加的[20]。
我国的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的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部分有条件的科技期刊已经实现开放获取出版,例如,中国化学学会主办的期刊CCS Chemistry是开放获取期刊,不收作者、读者任何费用,对来自英文非母语国家的作者还提供个性化的免费英文编辑服务。但是大多数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在开放获取方面的实践经验很少,大都局限于传统的订阅式出版模式。这一方面与学报的办刊经费大多由主办单位拨款,不必过多地考虑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缺乏法律法规层面的支持、经济资助机构的支撑和开放获取的平台有关。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由于受到高校管理层、出版部门、科研部门等多方监管,其管理体制有些僵化,缺乏弹性,再加上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所涉及的权益问题较为复杂,在国内缺少法律法规层面上的开放获取政策的情况下,大多数编辑部很自然地会选择维持传统的出版模式,敢于试水者寥寥。徐文娟[22]分析了中文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情况,发现很多中文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仅限于自建网站。读者在百度学术上搜索到的文献主要来自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而这些第三方平台都采取订阅模式,因此,这些中文学术期刊由于自身“小、散、弱”的原因,其自建网站成为一个个分散的信息孤岛,使作者搜集到其网站论文的可能性大为减小,开放获取的收效并不明显。丁遒劲等[23]分析了国外期刊开放获取的典型模式及其政府、科研项目资助机构、出版商以及图书情报机构在开放获取中的角色和作用,并给出了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路径。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由于自身管理体制和资金的限制,很难照搬国内外科技期刊已有的开放获取模式,但作为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责任顺应全球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大趋势,抓住重要的转型战略机遇,探索适合自己的开放获取模式并最终实现开放获取出版。
3 结 语
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学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其综合性和它们与高校、高校学科发展的高度相关性,而这一特点一直被视为“短板”,也是学报转为专业刊呼声较高的原因。但是,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学报的综合性,就可以从“综合性”中找到帮助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本文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去发现高校学报所谓“短板”中的有利因素,在充分利用其现有的特点和资源的前提下,从战略角度去寻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