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演化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
2021-01-08曹晶晶董彦龙
■曹晶晶,董彦龙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专业群的内涵与文献研究
(一)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中两次提到“专业群”,一处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另一处为“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文件没有给出“专业群”的具体概念。在此之前,关于专业群的研究文献较少,因而并没有一个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较为统一的概念。
罗勇武[1]对文献分析认为,专业群的概念内涵与构建依据大致分为两种观点:“相近论”和“合力论”。“相近论”的观点认为专业群划分的基础依据是群内专业学科的相近性。“合力论”则认为群内专业的相近性并非关键因素,社会服务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才是组群的依据。两种观点分别从内生性因素与外生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专业群的界定。教高〔2006〕14号文件中对于专业群的两处表述,亦分别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构建两个方面予以阐述。在外部要以“产业环境、产学结合、人才培养”为依托,在内部则要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进行建设。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文件共17条,其中14处提到“专业群”。第7条标题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指出“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依照教职成〔2019〕5号文件精神,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是区域行业产业与优势特色专业的融合。学校通过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对接产业前沿,促进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的集聚效应与服务功能,最终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因此,专业群的建设是以产业行业的外生因素为引致性动力,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生性动力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接轨的目标。
专业群建设在本质上是应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职院校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制度设计。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主动应对市场环境变革,实现专业结构优化、资源共建共享、治理体系重构、凝聚办学特色的实施路径[2]。专业群建设是产业结构、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映射与表现。
(二)专业群之“群”
专业群之“群”的概念,一些研究文献参考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借鉴了“产业集聚”的思维理念。孙毅颖[3]研究认为,集聚现象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之后,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群落与新竞争经济学》详细全面地阐述了集群理论的内涵。集群的机理体现在基于共享、分工与合作的规模化效益。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紧密性、伴生性特征,为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内的拓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逻辑依据。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是集群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机理。在产业集群中,开放的生态体系、高效的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是提升资源配置指向性、效益集约性、发展持续性的关键,进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同理推衍,教育领域的专业群建设亦可以在规模效应、范围效用作用下,推动教育资源的重构、配置,实现协同效应。
外生性动力引致的学校内部改革过程,有助于推动教育生态体系的开放。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融合;另一方面,学校内部院系、部门、学科之间的互通,有助于推动单线式、层级式的传统教学构架向交互式、项目制的新兴教育生态体系转变。这个过程是对高职院校原有学科专业、教学资源、治理模式的重构,互动、开放与创新将是核心竞争力。
专业群之“群”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更具开放性、系统性与生态性。宋亚峰[4]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高职专业群生态系统由群内体系与群外环境构成。外部环境的产业升级、技术迭代与知识更新,推动了整个生态体系的协同进化,以保持不同时空维度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教育与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群的建设过程表现出外生性动力推动内生性改革,以开放合作的路径促进教育生态体系深入融合到整个产业经济的轨迹特征。
二、专业群演化的发展原理与研究现状
(一)契机、动力与机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提出与实施,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符合经济与教育规律的趋势之举。吴升刚[5]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发展驱动、教育宏观政策引导、高职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契机与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向提质转变,新业态、新增长点、产业集群不断涌现的过程中,职业能力对创新、融合、交叉的要求日益提升。当前我国高职招生专业超过740个,校均约40个专业,专业划分细、类目多、隔阂深,造成了资源分散,表现出“重量而轻质”的特征。专业群建设通过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对接市场的模式变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到专业群是高职教育适应产业变革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引导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契机。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及专业群之后,专业群建设与职业教育改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业教育改革在宏观层面融入国家战略,在微观层面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升学与求知的需求层次提升。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驱动力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驱动力可以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宏观环境驱动和中观产业驱动;内部驱动力则体现在院校定位与发展、社会经济效益、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改革创新等多个方面。岗位群作为衔接院校与产业的载体,为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对接提供信号指引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信息通过岗位群需求的变动传导给高职院校,并在院校自身要素禀赋、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融合互动,推动着专业群的建设与改革方向[6]。
(二)研究现状
随着“双高校”建设项目的推进,一批专业群在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中规划、构架与推进。受到产业环境、教育理念与地缘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例如,孙毅颖[7]对比了北京与江苏、浙江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认为北京与江浙高职教育的显著差异在于开放办学的理念及与社会、市场的融入度。在立足区域、依托产业、服务地方等方面,江浙高职院校表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全国各地区高职教育的模式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群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任占营[2]探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认为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应对接市场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厘清群内专业关系,以课程为核心重构群内资源,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优化管理运行方式。专业群建设应以理顺内外逻辑关系为前提,注重外部适应、内部相关、内外协同;通过体系化设计、模块化课程、项目化资源重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选择权、增强学习自主性、推进信息化,以实现个性化培养;在微观层面以专业群为组织实体,中观层面以项目制建立协同机制,宏观层面以多元治理构建新型关系,推动授权赋能,柔性管理。
三、案例简介
(一)环境、需求与专业群
义乌是地处浙江中部的一个县级市,闻名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专业市场。改革开放之际,义乌市政府以“兴商建市”为发展战略,通过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展会贸易的互动,打造了一个建立在市场之上的城市。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开始独立办学,学校立足于小商品专业市场,办学之始以“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办学理念,为市场周边产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毕业生。国际贸易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度高,在办学之初便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2001年中国加入WTO,大量外商进入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事国际贸易,将义乌小商品产业融入到了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之后的几年内,国际贸易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激增,2006年国际贸易专业招生12个班级,达到了招生人数的顶峰。
在传统的义乌商圈中,贸易主体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以“蜂窝式”的集体创牌,打造了一个“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形态,因而义乌贸易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门槛较低,数量庞大。除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之外,浙江周边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也是义乌贸易行业重要的人才来源地。传统中小微贸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表现为全业务链技能,希望毕业生既懂外贸、物流,又会外语、商务;既熟悉产品、价格,又能采购、跟单。
与市场需求相对应,在学校的学科设置中,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应用英语四个专业融合组建了外语外贸学院。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共享、专业课程互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以协同集约的特征,发挥着专业群的功能特性。
(二)市场变迁
义乌的贸易改革始终走在浙江省的前列,最近十多年的贸易模式变革、电子商务发展,带动了市场环境变迁与贸易产业创新。2011年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义乌获批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确定“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关监管代码为“1039”并正式实施。之后,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启用,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义乌综合保税区,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正式挂牌[8]。外部环境的变革,必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在“义乌商圈”,专业市场的贸易模式变迁与电子商务化进程带动了小商品市场周边相关产业的制度创新。2013年义乌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首次超过传统贸易,“电商换市”成为新的发展战略。从“兴商建市”到“电商换市”,小商品贸易主体、模式、流程等都在发生变化。王健[9]研究认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对全球贸易变革的影响表现为普惠贸易趋势。普惠贸易的特征包括贸易门槛降低、订单碎片化、贸易主体小微化、信息传导数字化、贸易制度创新等方面。得益于江浙地区基于专业市场的贸易产业特征以及电子商务的良好基础,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兴起与发展,成为普惠贸易在商业实践中运行的有效路径。
(三)跨境电商始于学生创业实践
传统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对新兴人才的大量需求。然而学校的人才供给滞后于市场发展,供需失衡,具有新兴技能的人才收入高出普通毕业生收入多倍。产业环境变迁作为外生性动力,对专业群体系的发展与演化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国际商务(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设立与招生,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变迁对专业群建设的影响过程。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电商创业实践为特色,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甚至把创业两个字写入了校训“尚德崇文、创业立身”中。在跨境电商发展初期,一些平台只需要身份证就可以开店销售,门槛很低。很多在校大学生尝试通过跨境电商店铺将义乌小商品销售到全球各地,学院为了满足这些跨境电商创业的需求,在2009年开设了基于敦煌网、eBay的短期集中培训班,并在2011年开设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基地,为创业实践学生提供场地,进行基本的管理。2013年时,申请进入创业实践基地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都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进行实操。于是学院开设了国际商务(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每年招收一个班级,以跨境电商实操业绩考核与理论课程学习结合的方式授课。到2019年,跨境电商专业增补在高职招生目录中,学校申请获批了跨境电商专业。
自2010年前后出现学生进行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到2013年开设国际商务(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再到2019年申请获批跨境电商专业,跨境电商在专业群系统中出现、发展、演化、成熟的过程,既有产业变迁的外生因素引致,又有人才培养的内部因素推动。在校跨境电商创业实践以大学生作为主体,衔接了市场与教育,融合了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表现出清晰而独特的路径特征。
四、动因与路径分析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群的建设与演化中,依照动力机理与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学科专业重组为主要模式的专业群组建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外部产业环境变迁引致的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演化过程。
(一)国际贸易专业群组建
第一个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群的组建过程,是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产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学校的专业调整与内部的专业群协同对接实现供给对接。这个过程中,学校作为主体,以一种常规的、较为宽泛的路径选择,实现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融合,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资源重组。
学校作为主体,在外部环境与学科专业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学管理改革,提升教学资源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整体上还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开设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同时,市场在对毕业生的接纳过程中,也表现出被动的特征,外部产业环境无法影响学校内部专业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市场、学校、人才三方中,学校在专业群构建中最具主观能动性。但受到体制机制的约束,学校并不具备与市场直接接触的路径与动力。专业群建设是以人才为中间载体,基于市场整体需求,以较为宽泛的目标设定,在短期内完成的教学资源重组活动。
(二)跨境电商在专业群中的演化
第二个阶段是市场贸易模式变迁,演化出了跨境电商的岗位与技能需求。2010年前后,在学校内部,跨境电商并不存在于传统的专业学科体系中,是一个完全新兴的专业方向,因而学校很难在短期内通过既有的专业教学资源重组,提供跨境电商的教育供给。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批创业实践的在校大学生,兼职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以学生和店主的双重身份,衔接了市场与学校,他们在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演化中,起到了主体的作用。从2010年左右出现创业实践大学生群体,到2019年跨境电商专业申请获批,创业实践学生群体作为主体,推动了市场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的融合,推动了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在专业群里的演化。这个过程表现出了以创业实践带动专业建设的路径特征,是专业群主动地、精准地进行人才培养,适应外部环境的演化实践。
(三)学生主体的路径分析
2010年左右,跨境电商创业学生出现,之后这个群体不断壮大。学校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场地等基础设施服务,委派创业管理老师负责基地的运营。创业管理老师负责创业学生考核、选拔、学分替代等工作,参与学校对跨境电商创业指导方面文件的讨论与指定。创业管理老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逐渐地接触到了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店铺运营等实务知识。这个过程学生作为主体,衔接了市场与师资,从而迈出了专业方向演化的重要一步。
2013年学校成立跨境电商创业实践班,给予政策支持,选拔创业指导老师。创业指导老师不仅需要管理班级日常运营,还需要具备平台操作的技能培训能力。班级组建之初,几位老师与学生“同学同创,同创同学”,以开店实操的方式获得了基础的跨境电商平台店铺运营技能。随着一届又一届实践班的开设,当越来越多的老师参与其中时,优秀的创业指导老师能够从店铺运营中得到市场利润激励,他们就开始整合供应链体系,组建团队,具备了创业孵化能力。
从创业管理老师到创业指导老师,再到创业孵化老师,这是师资体系演化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衔接了市场与学校的师资体系,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教学、学工等制度的建设,不断推动整个专业方向的演化。师资团队的成长与完善,带动了课程教材、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建设,为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夯实了基础。
(四)条件与前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个以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带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商业实践中,能够以学生和店主的双重身份衔接市场与教育。这是学生能够作为教学改革主体地位的前提。普惠贸易趋势下的跨境电商、义乌小商品的供给资源、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电商创业实践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使得这批学生在跨境电商急需新兴商业主体的时候参与其中,获得了“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成就了这段特殊的教学改革历程。
第二,跨境电商在起步阶段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不曾出现在教育系统的专业目录中。这是整个体系能够始于学生,并作为主体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如果有可供参考的专业体系,则学校必然成为主体,以正向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构建专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招纳学生就读。但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完成,势必错过了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第三,原有的专业群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跨境电商创业实践学生的出现与群体的形成,得益于国际贸易专业群完善与成熟的教学体系。学生们能够获得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在变革中发现机会。国际贸易专业群的积淀,不仅包括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等校内资源,还包括校企合作、毕业生交流等校外资源。整个体系中流畅的信息传导与资源共享是专业群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保障。
专业群的构建与演化是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动力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特征会因环境与专业群的不同而异。学校往往作为主体,依照教学资源配置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专业群构建,再加之外生动力对专业群发展的影响较为间接,因而专业群的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一般是宽泛的、普适的。然而,在特定的环境、机遇与专业案例中,专业群的演化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路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在国际贸易专业群中的演化过程,在各方因素的推动下,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业实践带动专业建设的路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