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提升路径探析

2021-01-08潘恋香哈尔滨体育学院何元春厦门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张家口冬奥场馆

潘恋香 哈尔滨体育学院 何元春 厦门大学

国际奥委会于2014年12月全票通过《奥林匹克2020 议程》,随后办奥“新规范”于2018年2月在平昌冬奥会开幕之际颁布,改革措施将诸多奥运会改革构想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新规范”中可持续发展、降低办赛成本等改革方案的提出与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这三大理念完美契合,体现出国际奥委会重塑未来办奥模式的信心。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冬奥组委从场馆建设、冬奥赛事人才培养体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的提升。通过深入探讨和剖析冬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将办奥的三大理念深入贯彻到冬奥会的每一个环节,为提升2022年后冬奥时期的综合效益提供有效途径。

一、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的挑战

(一)潜在的生态破坏,影响城市环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冬奥会作为耗时长、投入大的世界级体育运动盛会,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的提升,在生态方面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首先从自然环境层面而言,有关场馆的选址和建立,交通枢纽的系统规划都将对自然环境造成干扰,尤其体现在原有植被的砍伐、后期交通排放的压力等方面;其次考虑到城市环境层面,举办地面临着大批城市人口的涌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剧增所带给城市负面环境的挑战,例如:人口流量增加导致的生活污染、水电资源的需求扩大,渐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等,以上现象均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1]。从古至今,人与自然一直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话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潜在的生态破坏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为举办地创收生态效益。

(二)赛后场馆科学运营,存在难度

奥运场馆是举办冬奥会的必要基础设施,2022年冬奥会计划总共使用25 个场馆,赛后场馆的科学运营是历届举办过冬奥会城市所面临的重大难题[2]。赛后场馆的运营难题集中在滑雪场馆的可持续运营等方面,以张家口赛区的滑雪场为例,该赛区共有五个竞赛场馆。在能源成本方面,滑雪场依靠电能、热能、油能、水能和其他压雪设备等资源来运营,目前张家口的经济发展不足以支撑五个滑雪场运营;在人力成本方面,滑雪是高难度的运动项目,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而招聘和培养相关人才的成本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同时要做好赛后场馆运营的科学筹划,才能全方位提高冬奥会的综合效益。

(三)“后奥运”城市发展方向,有待规划

每个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赛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2022年冬奥会主要由北京、延庆、张家口联合举办,而张家口在后奥运时期,该城市的发展方向则成为一个难题。首先从张家口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张家口位于四线城市之列,冰雪运动是一项投入成本较高的运动,尽管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会为张家口举办的赛事注入一定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该地区后奥运时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次张家口冰雪装备产业基础薄弱,冰雪训练中心供应不足;最后从人力资源方面可看出张家口冰雪人才紧缺,冰雪运动推广力度较小,因此我国冬奥可持续发展团队需要对“后奥运”举办城市进行细致地规划,以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四)赛后运行支出风险,难以预估

在2022年冬奥会的前期筹备中,关于冬奥场馆的建设,相关部门重视赛时和赛后场馆的综合使用,但场馆功能转换成本风险的不确定性较为明显,赛后运行支出的风险更是难以估计。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主要举办所有冰上项目,就场馆而言,仅新建国家速滑馆这一竞赛场馆,其他场馆均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8 座场馆改造而来,并承担部分冬奥赛事举办任务,该举措充分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3],而由于场馆转换成本无法准确估算,后期对场馆进行转换使用的行为是否对场馆造成损害,目前无从得知,因此可持续发展对冬奥场馆建设和赛后运行而言,存在着未知的挑战和风险。

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的优化路径

(一)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提高政治效益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我国成功申办2022 冬奥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展望2022年冬奥会,我国将彰显大国风采,让全世界看见中国的崛起和繁荣,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新规范》《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等文件,均强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北京后冬奥时期综合效益的重要性[4]。一方面为我国各部门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指导,加速体育强国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媒体的传播,展现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办奥标杆,赢得世界的支持和信任,提升政治效益。

(二)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带动消费升级,增收经济效益

在冬奥会后期,举办地消费水平的升级以及冰雪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提高全国人均GDP 的主要途径。消费水平升级方面,冬奥会作为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在举办期间会迎来世界各地的注意力,进出口贸易随之增加,诸多因素将共同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北京冬奥会建设奥运场馆的理念在于推动场馆的可持续运营,后奥运时期部分场馆对居民开放,由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其他部分场馆将用于举办或承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另外还能通过赛事的承办、电视转播等措施,进而增收经济效益;冰雪事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通过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以上途径必定成为拉动举办地GDP 增长的新动力,为北京冬奥会创造出更持续的经济效益。

(三)冬奥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交流,营造文化效益

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进程较为缓慢,群众基础薄弱,北京冬奥会是一个传播冰雪运动文化的国际舞台,也是一次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绝妙机会。通过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文化能够得到多方位的推广和普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北京、张家口等城市开始加强冰雪运动文化的推广力度,其中拉动冰雪旅游是后冬奥时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带领国民走进滑雪场、滑冰场,将旅游和运动相结合,能让国民深切地感受冰雪运动的文化魅力,增强国民体质、渲染冰雪文化氛围[5]。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有利于推动北京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长期发展、促进冰雪运动文化交流,从而为我国营造出更加浓郁的文化效益。

(四)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催生社会效益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在平昌冬奥会期间赞赏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做得出色,对此我国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长朴学东表示,2022年冬奥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发市场,而是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济效益作为表层效益,能够增益于社会的发展速度,赛后场馆的可持续运营能够为冬奥会后期创造额外收益。同时冬奥时期所吸引的外来投资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为城市注入更多人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社会的发展变迁起到关键作用。由此看来,冬奥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够催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五)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建设,打造生态效益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2019年北京市PM2.5 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值明显改善,但北京和张家口市的雾霾现状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在筹办冬奥会过程中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建议咨询委员会,就生态可持续发展而言,首先依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北京环境总体规划(2015—2030年)》等环保政策均为冬奥会生态的发展起到法律约束作用;其次我国可利用科技力量为绿色奥运提供技术保障;最后增强国际之间的生态合作也是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共同开发节能环保的项目,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作用于奥林匹克事业的绿色发展[6]。通过法律手段、科技力量、国际合作,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绿色办奥理念,助推“奥运蓝”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2022年冬奥会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赛事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却仍然面临着潜在的生态破坏、场馆可持续运营的难度以及赛后运行支出的风险等挑战。通过严格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消费水平升级、促进冰雪文化传播、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建设等路径,为北京后冬奥时期创造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对于北京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节约资源、科学规划、高质量完成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从而助益于奥林匹克事业长期而稳固地发展。总言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有益于实现北京冬奥会的办赛目标,同时也将为奥林匹克事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信心。

猜你喜欢

张家口冬奥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一)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