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负荷与恢复关系的辩证关系

2021-01-08王平火箭军工程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官兵机体负荷

王平 火箭军工程大学

军事体育训练作为体育训练的一个衍生范畴,有着自己独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训练目标、训练对象、训练手段上的差异性,但其必须遵循人体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按体能训练的客观规律科学组训、合理施训。其中,厘清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尤为重要,必须从思想上实现训练观念的转变,处理好训练实践中负荷和恢复的相互关系,探求二者最佳的平衡和契合点。

一、负荷与恢复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

(1)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负荷是指以身体练习或心理练习为基本手段,科学的安排负荷的量度和强度,对官兵的机体施加一定的训练刺激,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更好的适应以训促战的要求。恢复则是指官兵的机体在承受各种负荷后,采用各种积极的手段来加速机体恢复至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的机能状态。训练量是训练强度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官兵在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中直接体现着训练效果。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密不可分,在适时负荷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官兵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官兵军事体能素质的需要,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机体适应过程,从而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2)“军事体育体能化、体能训练简单化”,“以跑代训、为考而训”的思想在少数院校和基层均仍有所滞留,加之在高技术信息化的作战模式和条件下逐渐产生轻军事体能、重信息作战等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军事体能训练与实战化的要求渐行渐远。军事体育训练考核大纲对全体官兵的体能均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要求,部分官兵在考核前夕“临时抱佛脚”“啃老本”等消极应考的思想仍占有一定数量,不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周期安排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导致训练负荷在短时间过于集中,不合理的强度分配导致伤病接踵而至,停训又使得训练成绩停滞不前,殊不知机体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是建立在负荷—恢复—超量恢复此种反复循环的生理规律中实现的,官兵军事体能素质的提高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得以实现,以各生理系统机能的提高为基础而表现的高度发达的运动素质,这种生物适应机制要通过有机体逐个细胞成分的改变和代谢能力的提高才能予以实现。基于以上现状和运动训练规律可以看出,在训练周期安排的条件下坚持适宜负荷和适宜恢复是提高训练成效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二、负荷与恢复在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调控的必要性

(1)军事体育训练科目和种类繁多,其诸多的种类涵盖攀爬、跳跃、武装越野、泅渡、快速奔跑和长途奔袭等,对于体能素质的全面性要求很高,不仅如此,对于官兵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训练负荷上绝不仅仅局限于体能上的强度和量度,更考验着每名官兵在急难险重的极端条件下能否具备“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气。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身心潜力,狙击手需要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长时间保持随时狙击的作战准备,400 米障碍要求快速通过每个预定障碍物,器械训练要求有较高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这些更快、更高、更强的身心机能是建立在对机体高强刺激后的超量恢复的基础上而实现的。冠军在竞技体育中是不可复制的,在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亦是如此,在大负荷的训练中,有的官兵基本达到和接近负荷的临界值,能够很好的适应负荷—恢复—超量恢复的良性循环,有的则会深感身心俱惫,使运动负荷严重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各器官、系统和组织出现严重的机能失调和相应的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不少官兵在服役前期就存在运动损伤,甚至是给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2)训练负荷与运动恢复是贯穿于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两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是评价和衡量训练成效的两个重要的基本因素,采用大负荷的前提和依据是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加速机体恢复。官兵在训练处于疲劳状态时,身体的结构和机能都会随之发生诸多显著的变化,表现在酶活性的下降、肌纤维的细微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身体的工作能力降低,系统的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其本质是机体的结构与机能不断破坏和修复的良性循环过程,机体在高强度的训练负荷下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在训练结束后疲劳状态逐渐得到缓解,机体在“疲劳–恢复”的反复交替中逐渐产生生物适应现象,由此在训练强度上可采取渐进式的增加负荷的量度,军事体能素质得到增强。通过组织开展院校军事体育教学、深入基层部队探讨和研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途径,了解到部分官兵在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对运动恢复的重视程度不够,耐力性训练、器械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400 米障碍等训练结束后不注意整理和放松活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肌肉紧张,不利于发胀、僵硬的肌肉和韧带及时的处于松弛状态,机体乳酸和代谢物的清除速率降低,从而使肌肉酸痛症状的消除延迟。大负荷的剧烈运动后,如果身体即时全面停止活动会导致机体大部分的血液留在相关受训部位处,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有发生重力性休克而突然晕倒的风险。

(3)近年来,院校突出科学、实战练兵,更加注重和强调训练的科学性,通过相关方式和渠道引进专业性较强的军事体育人才来充实教学队伍,使得学员队逐步养成了运动恢复的良好习惯,尽管如此,对于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放松活动仍存在一定的误区,恢复时长的把握、负荷肌群的精准全面定位、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等都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相较于基层部队而言,由于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配备有所欠缺、训练设施滞后、单位性质任务的不同等因素,运动恢复的意识淡薄,个人在基本部分结束后直接结束整个训练,集体组织训练时,对运动恢复也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短时间、高效率”的完成。教员和参训官兵是运动恢复活动的主体,教员在训练计划中应结合部队的现实特点强调运动恢复的重要性,灌输科学的运动恢复理念,参训官兵要在教员的指导下从事恢复实践,倡导教员同受训官兵一致共同组织实施恢复活动,并在其过程中教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加速机体恢复的措施

军事体能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有适宜负荷,而且还需有相应的恢复措施,才能使各项体能素质在“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良性循环中渐进增长。结合军事体育训练活动中的特点以及官兵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加速机体恢复的系列措施。

1.生理恢复

1)重视整理和放松活动

可采用单人徒手或互相帮助的方法独自或共同进行整理放松活动,或可借助瑜伽垫、泡沫轴等放松器材进行专项的静力性拉伸和放松,因地制宜、形式自由、内容多样。一般来讲,整理放松活动的时长和训练总时长的比例约为1:5,并采用变换操作的具体方法来力争达到全面、高效的目的,切实提高整理放松活动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加速乳酸等代谢物的清除速率,防止出现“重力性休克”,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并积极的进行休息,为下次训练充分的做好体能上的准备。

2)放松按摩

在高强度军事训练结束后,可以采用揉法、滚法、擦法、拍打法、叩击法、拿法、捏法等来放松肌肉。通过按摩放松,一方面可改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机体的疼痛感。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肌肉纤维的收缩和伸展,增加肌肉的弹性和韧性。此外按摩对机体穴位经络进行刺激,调节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从而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感。

3)保证作息和睡眠

部队的生活方式紧张性和连续性程度较高,部分官兵因为岗位职责任务的特殊性难以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制度来正常休息,造成睡眠不足和生物钟的紊乱,这对军事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目的是相矛盾的,长此以往则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组织和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官兵生理和心理健康。

2.营养学恢复

营养物质的及时摄取主要包括对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补充,以及对水的合理饮用。通过补充糖分来维持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储量,摄取优质蛋白为建造和修复机体提供原料,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脂肪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合理范围内的脂肪含量对于正常运动具有重要作用,男性、女性分别约为体重的15%~20%、20~25%,补水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适当补充运动功能性饮料,随着部队伙食标准的不断改善,官兵食物摄取的种类和分量都得到了相应的保障,每周的食谱都是经过科学参考、细致研究而设计的,基本能保证官兵日常训练所需,做到全面、充分摄取营养。

3.训练学手段

遵循人体运动训练学的基本规律,不断的优化训练计划,在训练周期的安排中,善于把握好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大负荷训练后及时安排相应的小负荷训练,训练内容上各项身体素质都应有所兼顾,肌群之间穿插交替进行,以此来避免同一肌群的负荷过于集中、同一身体素质训练过于频繁。

4.心理恢复

因为运动疲劳包括机体的疲劳和心理(神经系统)的疲劳两个方面,所以运动恢复不仅仅只是体能和技术上的恢复,而且还包含心理层面的调节。官兵在经过长期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后,机体的疲惫感会不断增强,枯燥单调的训练等其他因素极易使得产生厌训思想,降低训练主动性和积极性,解除心理疲劳也成为运动恢复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可采取自我暗示的方式,给自己树立榜样,不断地激励自我完成既定的训练目标。或可采用转移法和诱导法,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将官兵的心理状态和注意力引导到另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为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可采用音乐调节和阻断思维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疲劳。

四、结论与建议

(1)教员在组织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和强度,在分组训练的前提下还应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和组间歇时间,一方面保证训练所需的负荷,科学的探索负荷的临界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2)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加强对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探索,可采用变换运动负荷、组织形式和内容,提高官兵的参训动机和热情,培育敢于吃苦、顽强拼搏的战斗品质。

猜你喜欢

官兵机体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邓俊峰作品选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发动机铝机体气缸表面涂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