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美操训练中的踝关节损伤及预防治疗策略分析

2021-01-08滕津汝刘坤金陵科技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竞技

滕津汝 刘坤 金陵科技学院

竞技型健美操在我国体育领域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竞技型健美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健美操动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运动员损伤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大。竞技型健美操中运动员损伤主要涉及上肢与下肢的部分关节位置,其中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超过七成的健美操运动员都发生过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出现二次损伤的问题可能达到80%以上,运动员训练中受伤坚持训练的做法不可取,很多运动员都是因为踝关节损伤的问题断送职业生涯,无奈告别赛场。

一、调查情况阐述

(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本文在调查80 名健美操运动损伤学生后,发现有62%左右的学生发生过程踝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占总损伤人数的30%左右,有2%的学生是其他损伤问题。在所有运动损伤学生中,有约40%的学生为足部损伤,腿部损伤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肘关节和小腿人数占13%,腰部损伤的学生有6%,髋关节损伤占总人数的3%左右,剩下为其他部位损伤。结果显示,学生在进行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一个运动损伤问题,所有运动中其大约占40%左右,而健美操对于腿部的训练更多,这也导致了踝关节损伤在健美操运动员中的运动损伤占比更高,为何出现这么高的踝关节损伤比例,这主要是和人体踝关节的构造以及竞技健美操的动作难度、运动特点有关。

(二)踝关节损伤的机理及分类

踝关节的组成有腓骨下端、距骨以及肱骨。踝关节损伤以韧带损伤最为典型,而韧带位于胫骨中间位置,这部分韧带无论是柔韧性还是强度都是非常高的。在踝关节中间是距骨,距骨能在内外脊之间移动,如果距骨处于正常移动的状态,那么就可以有效方式旋转、内收等异常情况的出现。同时,踝关节的负荷需要依靠其外侧三条韧带支撑,这三条韧带可以防止胫骨和距骨出现异常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与胫骨间韧带相比,踝骨外侧韧带相对脆弱。

常见的扭脚也就是踝关节损伤,通常是因为内翻、外转情况造成的,健美操训练中通常出现的是踝关节的内翻,往往是因为足尖向里或者向外出现过度的翻转,外翻损伤出现的频率很小,一般出现在车祸等外力较大的损伤中,训练中一旦出现外翻损伤是非常严重的,高位踝扭伤出现的频率较小。

踝关节外侧的韧带容易受损,如果损伤严重可能造成韧带的撕裂,踝关节损伤可能会伴有跟腓韧带损伤甚至是关节囊的撕裂,可能会导致出现手术治疗的情况。导致踝关节损伤多发的原因,与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训练时长都有很大关系,但具体的损伤原因还需要根据实际的训练场景来断定。通常情况下踝关节损伤会有三度症状:如果出现轻度疼痛且伴随不完全的韧带损伤,伤者脚部会出现轻度肿胀的问题,则断定为I 度扭伤;当伤者脚步出现中度疼痛且伴随关节、肌肉僵硬时,初步判定为II 度损伤,韧带可能出现撕裂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踝关节可能因韧带撕裂问题在人体负荷的压力下受损;III 度损伤则表示韧带完全撕裂,皮肤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淤痕,通常会伴随踝关节脱位的情况,有必要采取关节固定或手术措施。

二、踝关节损伤的原因

(一)与竞技型健美操动作难度有关

竞技型健美操的动作虽然优美,但是动作难度多且大,对动作技术以及运动员的表现能力的要求是特别高的。通常情况下,竞技型健美操训练和比赛中,跳跃、旋转是运动员经常需要接触的动作,这主要是因为竞技型健美操本身特点决定的,当运动员做出这些高难度动作时,会极大增加踝关节的负荷。尤其是当运动员做出爆发性的跳跃动作时,运动员的踝关节将会受到数倍负荷的影响。所以竞技型健美操的高难度动作决定了踝关节损伤发生的概率。在训练或比赛期间,教练员如果没有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方案,就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

(二)运动员踝关节肌肉力量较弱

能够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竞技型健美操运动员本身就有较强的运动天赋,但是运动员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身体差异,部分运动员腿部关节力量薄弱是导致踝关节损伤多发的一大原因。因为在竞技型健美操中运动员经常会做跳跃动作,如果运动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太弱,踝关节将无法支撑运动员的身体重量以及落下时重力对踝关节造成的双重负荷。在运动员落地的瞬间,由于踝关节肌肉力量较弱,踝关节可能会出现外翻、内翻、屈伸的情况进而造成踝关节损伤。同时,在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健美操技术动作不符的情况下,出现动作不规范的情况也是造成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也和运动员自身在运动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有关,如果热身不当身体僵直就更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训练时间太长

在健美操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现象是很常见的,通过实践表明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概率与训练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当运动员处于训练状态时,其踝关节就已经开始承受巨大压力,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运动员踝关节长时间受巨大压力影响、关节间摩擦力不断增大、关节与关节直接造成挤压导致踝关节疲劳进而引发踝关节损伤。如果运动员自负、教练员设置的训练任务过重、运动员没有正确规范地做动作,都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三、健美操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理

(一)断定是否出现骨折的问题

在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之后,可以利用渥太华脚踝规则触诊以初步判断有无骨折。在外伤后48 小时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则有很大的可能是骨折,则建议利用X 射线确定是否出现骨折。① 看:在出现损伤之后,运动员能否负重行走四步及以上。② 压:按压外踝尖及腓骨后缘、内踝尖及胫骨后缘到以上大概六厘米的位置,如果有骨压痛的情况出现,可能是骨折导致。

(二)紧急处理软组织损伤

如果利用渥太华脚踝规则诊断之后并不是骨折,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软组织损伤,建议在受损后24 小时内采取止血措施。基本流程如下:① 避免出现二次损伤。② 有意识开展一些踝关节活动,维持下肢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③ 建议在扭伤后间歇性进行冷疗,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每次20 分钟,或者每次十分钟,中间间隔十分钟休息时间,然后循环一次冷疗。④ 利用护具包扎踝关节,加速吸收组织液和出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包扎过紧,如果出现脚趾末皮肤苍白的情况,就需要适当放松。如果是II 度和III 度扭伤,需要夹板固定伤处5~10 天,后续连接2~3 周拐杖训练。⑤ 施加重力达到消肿除痛的目的,物理作用下导致血液回流,伤者需要尽可能抬高下肢。

(三)做好康复训练

伤后1 周内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肿胀和疼痛一般在3 天左右得到控制。此时要加强伸展训练,用长毛巾包住脚前1/3~1/2 的位置,膝关节需要保持在伸直状态,利用上肢力量在疼痛范围内向身体方向牵引,一般维持在15~30 秒/次,10次/组的频率为最佳。

踝关节损伤1~8 周后,应在踝关节妥善保护下进行负重训练。在无痛状态下,伤者双脚站立,重心逐渐移向患侧,每组15~20 次,重复3~4 组。当患侧完全能承受负荷时,应转入平地步行训练,每天3~5 个周期。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如果运动员曾经出现过踝关节损伤,或者踝关节损伤康复训练刚刚结束,可以进行本体感受训练和肌力训练。

将这些运动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减少运动员今后踝关节损伤等下肢损伤的概率。踝关节扭伤后恢复运动的运动员均应参加神经肌肉训练,非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或体检中存在关节不稳定的运动员也应参加该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

(1)站立平衡训练

伤腿微屈支撑单脚站立,健腿膝盖弯曲,缓慢抬离地面,伤者的骨盆应当始终保持直立状态,身体保持稳定,每次20~30 秒,每组10 次;

伤腿微屈支撑单脚站立,健腿同时屈起离地90 度,膝盖和脚趾朝前,膝盖注意不外展或内旋,伤者需要保持身体稳定,该动作保持20~30 秒/次,10 次/组;

单腿平衡投掷,10~12 次/组,持续2~3 组;

平衡板抛球,10~12 次/组,持续2~3 组;

(2)力量训练

利用弹力带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双手拉拽弹力带一端,重复勾脚、下压、外翻三个动作。在动作过程出现痛感的情况下停止动作,尽量拉大活动范围,该力量训练需要稳定在8~10 次/组,每次训练稳定3~4 组。

(五)后续的协调训练

在损伤修复之后需要尽可能恢复踝关节及韧带的正常功能,则需要加强协调性训练,一般的训练方法以跳跃为主,从下蹲姿势开始,轻轻跳到地上,膝盖和脚趾保持同一方向,不要在内侧屈曲或转身,并控制下蹲角度在90°以内重复立定蹲跳,该训练每组维持10~12 次,建议重复2~3 组。

从弓箭步姿势开始,两腿交替跳,跳跃过程需保持上身挺直,膝盖与脚趾维持在一致的方向,如果下肢出现任何疼痛或不适则说明运动过度,适当减小运动幅度,剪刀跳建议每组10~16 次,每次训练维持2~3 组。

四、结语

在我国成为一个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中,健美操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长久保持我国在健美操运动中的领先地位,必须强化现行的运动员选材模式。竞技型健美操的运动强度很大,因此运动员伤病成为一大困扰难题。流程化的损伤处理能大大降低运动员的关节损伤程度,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