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老龄化加速趋势下护理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2021-01-08蒋伽丹蔡建国王燕辉
■蒋伽丹,蔡建国,王燕辉
(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一带一路”商务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53;2.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中国把2020年11月1日零时作为标准时点开始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自从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的总体增长惯性放缓,劳动年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老龄化程度却在不断加深。从既有的省别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各地的老龄化程度不一,且相差较大。总的来说,东南沿海省份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内陆省份的老龄化程度,城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江苏省的城市化率较高,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水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对老年护理人才有了大量需求。
一、江苏省的老龄化现状分析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环境都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增长在质上提高的重要性。尽管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还未呈现,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为了全面把握和彻底了解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供给以及流动人口的变化情况。根据人口普查来摸清老龄人口的规模,从而把握人口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呈现怎样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毋庸讳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化解压力和应对挑战对完善人口政策、及时培养护理人才、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以及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关心人口普查也就是关心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每一个国民自己的生活。
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是上海,根据国际社会公认的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该国家或地区60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两个标准达到的时间是不一致的,但无论哪一个标准达到了就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无疑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而且上海的医疗水平和卫生状况也居于全国一流水平,所以1979年上海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各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不一致,新疆和西藏在1999和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21世纪之初,中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0年既是江苏省“十三五”(2016—2020)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全面、客观地把握江苏省的老龄化状况、老年人的困难和需求,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及时提供相应的老年护理服务,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江苏省的老龄化状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龄化有加速趋势和老龄深度化明显。江苏省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户籍人口7865.8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34.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2%,高于全国(18.1%)5.2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30.29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91%,高于全国(12.6%)4.31个百分点。如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就是进入老龄社会,可见江苏省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同时,2019年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还是比上年同期增加28.89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也增长0.28个百分点。不仅如此,2019年江苏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280万,仅仅1年的时间增长了2倍多,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也超过15%。所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江苏越来越普及的健康促进行动,人口高龄深度化趋势也越来越显著。
其次,江苏省的老龄化特征还表现为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地区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上。其中苏南、苏中的老龄化率要高于苏北的老龄化率,无锡、苏州、南京等苏南城市及南通、扬州、泰州等苏中城市老龄化率已经超过25%,而苏北的淮阴、盐城老龄化率却低于20%。苏中的南通市老龄化率已达30%,超过了苏南,这是苏南地区由于外来劳动力稀释了老年人口占比,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留守老人、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老年人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有效地照顾好这些老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最后,江苏省的老龄化特征还表现在江苏省的老年人社会抚养比居高不下。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执行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出现了家庭成员的“四二一”构型,其中“二”是指一对夫妻,“四”是指四位老人,“一”是指一个小孩,这本来是特定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从经济学上的老年人抚养比来看,江苏省的老年人抚养比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明显趋势。老年人抚养比是指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劳动力人口的比值。江苏省老年人社会抚养比从2016年的17.33%上升到了2019年的20.58%,而这反映了江苏省的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了。
二、江苏省的护理人才现状调查
“十三五”即将过去,在“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的老龄化程度和老龄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如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老年人权益保障得到加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另外,在衡量老龄事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上,江苏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8%,护理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建有老年学校的乡镇(街道)比例达到60.7%,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其他指标也都达到或超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值。然而无论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还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断扩大,以及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和老年人宜居环境逐步改善等,在应对江苏省的老龄化加速趋势的举措中,最为核心的还是要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的、合格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既有的成绩不代表将来,要能在“十四五”期间交出应对江苏省老龄化加速趋势的满意答卷,就必须未雨绸缪,从培养护理人才出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超16%,达到联合国“深度老龄化社会”标准;另一方面全省养老护理员有4.5万人,按国际上每3位失能老人配备一位专业护理人员计算,江苏省需要43万多人,缺口多达39万多,这一数据反映了江苏省养老护理员的严重短缺。一般说来,人总是年轻时不生病,或者是得病的几率较小,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地就各种病缠身了,这种现象往往是退休后看得更加明显。现阶段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比例为77.4%,高血压、骨关节病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全省有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131万多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7.3%,所需护理人才的数量之大犹如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江苏省护理人才的缺少不仅仅表现在绝对数字上的数量不足,还表现在护理人才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分配不均以及在城乡配备不均上。其实世界范围内来看,一个达到老龄化程度的国家或地区,它的养老服务所需的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等软硬件卫生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公平和优化配置,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质量和老龄人群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和谐。养老护理资源的分配问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存在不公平现象,而在江苏省由于护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服务的分配公平性问题更加突出。养老护理人才在苏南、苏中与苏北之间数量差距比较大,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短缺、短板明显,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普遍想去城市,尤其是去苏南、苏中的城市工作。还有可能是社会普遍对护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江苏省从事医养结合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仅1万余人,约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
三、江苏省老龄化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一)在大中专和本科院校多层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专业一般在江苏省各市都有开设,但无论在苏南、苏中,还是在苏北的城市,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开设在卫生学校和专门职业院校,以中专学历为主,但也有学历上升途径,由于社会普遍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后的薪酬和提升空间有一些负面的看法,有部分学生有学历上升途径时又改学了其他专业。江苏省开设大专学历层次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少,本科及以上层次护理专业的院校就更少了。目前在无锡地区,无锡太湖学院开设了本科层次护理专业,还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学院,但每年的毕业生也仅仅两个班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工资薪酬也不错,但招生规模却受制于师资力量和校园规模以及招生指标等主、客观因素,短时间内难以扩大招生人数。江南大学开设了研究生层次的护理专业,但招生人数只有一个班的学生。综上所述,江苏省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加速趋势,务必在本科及大中专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护理专业,培养出各个层次具有专业护理知识、专业护理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合理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为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须积极、认真培养护理人才,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护理人才在质量上的保障。护理人才以及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具有社会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做到将来能够为社会服务,在校期间就必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外科护理学这门课就涉及到外科基础、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科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诸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分门别类,又互为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外科护理学这门课学习的内容广泛、逻辑性强,要充分理解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它基本涵盖了外科护理学领域常用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技能的知识点,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科学、规范和严谨,学生就很难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何谈有一技之长或是一技在身。
(三)务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像所有的知识体系学习一样,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务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但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要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操作。护理学专业的学习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护理学专业的服务对象是病患者,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学生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有可能还是失能、半失能或是失智患者。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形形色色、百人百病,并不是在书本上或是在学校里都接触到的,要做到能够细心、细致,能触类旁通。但怎么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呢?那就要平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摸索,接触大量的病例、案例,不断地对新问题、新现象多动脑、勤思考,才能拨开表象看清本质,纷繁复杂的外表下一定潜藏着最为本质的病理、药理原因。
(四)建立校企、医院、医疗机构联合培养护理人才机制
关于建立校企、医院、医疗机构联合培养护理人才机制的探讨,已经发现了很多的路径,比如企校联合办班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用联合技能竞赛机制培育护理实用人才、学校与医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体会,无疑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在大中专院校以及本科、研究生层次培养出来的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在校期间的实践、实训课程环节外,还必须要有在医院、在养老院或者是在养老服务中心的实习机会。如果是在医院实习,能有轮科转岗的机会最好,但这取决于医院的自身状况,比如该所医院是全科还是专科性质,如果是专科医院那就不能有接触全科的机会,但可以对该专科的护理领域所碰到或可能遇到的病案、病例有一个全过程的深度理解,为自己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好实践技能。
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至少必须持有全国卫生专业技术护理学专业(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尽可能获得1+x护理专业技能等级认证。开设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以及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一些大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面对江苏省老龄化的加速趋势,根据院校各自的发展特色和未来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具备条件的医院、医疗机构、理疗中心、老年护理院等实体单位在护理人才培养、护理技术创新、护理岗位的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合作。还有就是在江苏市委市政府层面可以出台鼓励在职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多点执业、退休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再就业的相关政策,让既有人才充分发挥光和热,同时这些机构也可以成为在校学生的实习基地。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医疗水平和医疗设施在全国都居于比较高的水平,由此带来的老龄化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江苏省的老龄化水平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如何有效应对这一趋势,不仅关系到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是解决这一燃眉之急的不二选择。建立校企、医院、医疗机构联合培养护理人才机制,可以全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强项和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大中专院校可以为医院、医疗机构提供护理专业所需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企业可以依法履行实施护理技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企业、医院、医疗机构的资本、专业技术、医疗设施、设备和管理等参与到多方合作中去。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对江苏省老龄化加速趋势下的护理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以全面求实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