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1-08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张雪娟

天津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内涵有效性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 张雪娟

有效性提问,是针对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性问题所提出来的保证问题教学法有效性的一种问题类型。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具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观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问题的质量控制到位,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困难,因此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这就会直接影响课堂质量。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将有效性提问更好地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将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保障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课文为载体进行教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都蕴藏在课文中,因此,阅读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若学生不能够进行充分的阅读,那么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就很难实现。而初中课文中也有很多内容的题材对学生而言并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说明文以及文言文,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而且将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也是保证问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明确阅读课文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充分的备课,明确课文重难点。其次,是保证问题的趣味性,以及能够围绕课文的中心进行提问,趣味性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而围绕课文中心提问,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课文的内涵,提升学生思考的有效性以及质量。

例如,在进行《春》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有效性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将语文教学课堂阅读课文的活动分为初读整体感知、精读分段分析文章内涵两个部分开展。在初读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阅读文章后请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思考答案,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回答其想法。教师再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分析出最终的答案,并带领学生进行精读,围绕文章中重点描述春醒图、春草图的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考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时要穿插孩童玩耍的画面?小草以及小孩子具有哪些共同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致分析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提问要关注学生以及自我心理,为有效性提问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熟与幼稚并存的时期,他们对于简单问题不屑思考,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又不敢思考,担心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两类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思考与语文学习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数自尊心极强、爱面子,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上来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极度的尴尬、丢脸,挫败感会影响接下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提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要想保证有效性提问,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首先就是在设计问题时要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在提问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自己设计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强。在面对回答不出来问题的学生时,也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提问策略。

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在带领学生细读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从文章的细节去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初中生在学习阅读时对于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可能还没有办法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此时,教师就要利用有效的提问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作者为什么总说自己聪明过分?”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这句反语。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将问题进行拆分,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作者愧疚的心理。另外,就是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态度,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表现出反感、嫌弃的表情或者态度,要尊重学生,只有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反过来尊敬教师,这样课堂教学氛围才会变得和谐。

三、控制问题层次性,以达到有效性提问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以及提出的顺序,若在教学一开始就将问题提出过难,学生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只会出现教师提问,学生沉默的尴尬教学课堂。此时课堂教学进度将难以继续下去,还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在一开始提出难度过大的问题,学生也不会认真思考,那么本身是有效的提问由于提问时机出现错误就变成了无效的提问,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浪费了活跃学生思维的机会。因此,在提问时要控制问题的层次性,在提问时要由易到难地进行梯度提问。为了保证有效性提问可以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师此时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开展层次性提问,以此保证学生都能够认真思考问题,让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得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进行《散步》的教学时,教师在经过充分的备课后明确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母亲”“妻子”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并且请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等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如“为什么作者将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描写的那么郑重其事?”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综上所述,有效性提问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将问题与阅读课文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其次要在提问时关注学生以及自我的心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是要控制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要将提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内涵有效性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人们在圣诞节乐善好施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