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项目学习要素,活化信息技术课堂
——以《智能楼道灯》为例

2021-01-08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龚春美

天津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楼道传感器智能

■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龚春美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优课活动为背景,以苏科版九年级第六章第2 节“智能楼道灯”一课为例,就优课课例中表现出来的几个鲜明的项目学习要素:情境、活动、角色(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扮演的身份)、问题,谈谈如何紧扣项目学习要素,运用项目学习模式上活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建立信息意识

创设真实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是项目学习区别其他学习模式鲜明的特点。项目学习课堂中的情境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的第一驱动,对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学生学技术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发布信息”的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智能楼道灯”这一课题基于理解各种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实现楼道灯的设计、组装、编程与应用的过程,选取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场景作为教学情境:有为国家、城市、校园建设出力的,如辽宁号航母建设、夜幕下的城市建设、校园文化长廊添景等;有为弱势群体出谋划策与献爱心的,如空巢老人需要照明、忙碌一天的夜归人、盲人的故事等。所有这些情境题材都与学生当下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牵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心。为了凸显这些情境的创设效果,授课者应巧妙设计,选用“图片、视频、文字故事、歌曲”等不同的信息技术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再现情景,使学生感知学习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搭建活动平台,培养数字化学习能力

项目学习中的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探究行动。教师应围绕项目主题,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建构性且适用学生年龄个性和认知特征的活动内容。将一个项目分解成多个活动,提供多种数字化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智能楼道灯项目,需经历认识传感器、组装智能器件、实现亮灭控制等多个活动。围绕智能楼道灯项目,可以将目标任务分解为:初次体验光控灯,完善智能灯,设计新功能的智能灯。在初次体验光控灯任务环节,教师设计了“认识传感器、认识流程图、认识软件理解程序、实践操作”四个活动;在完善智能灯任务环节,设计了“选择传感器、绘制流程图、实践操作”三个活动;在设计新功能的任务环节,设计了“设计功能、实践操作”两个活动。从活动性质角度,这些活动可分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活动内容呈现递进式设计。对于认识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智能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红外人体传感器等;选用了各自熟悉的软件,有mBlock、krRobot⁃Block、Labplus、X-ding、mBlock、Mixlyi 等不同软件。活动中,学生在数据检测报告、学案、流程图绘制、操作指南、微视频等学习支架的帮助下,感知了软硬件和相关配件材料的用途,培养了数字化学习能力。

三、指派角色担当,培育团队意识

项目学习课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共同学习的团队,根据各自的个性特点与特长,结合项目主题的特征,分工协作,明确职责,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小组为共同目标而有分工、有情境角色扮演的学习,有协作配合共同参与的学习,有项目任务设计、创作、展示、评价过程的学习。“智能楼道灯”课堂里,教师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活动,围绕项目进行角色分工,有“程序员和操作员”“组长、技术员、汇报人”等不同人数与称谓组合。“设计校园文化长廊灯”的课堂里,小组的每位成员都配有一块职业角色挂牌: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项目经理等职业角色称谓。学生通过活动中的硬件组装、电脑编程、项目工程的完整装配与调试等系列任务,体验职业角色的职责担当和使命感。这种人人参与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四、巧妙预设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问题作为项目学习的核心要素,是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复杂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是体现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问题,是值得学生学习探究的问题,是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围绕项目主题,设计框架问题,通过问题链的发问,引导学生逐步对项目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深入学习,不断开启学生大脑思考,使学生沿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激活思维。“智能楼道灯”课例中,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出生活中楼道灯的工作原理、相应传感器的代码编写、不同功能智能楼道灯的制作等核心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以梯级式、探究性的问题串形式提出,以激活学生创作思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选择,让设计更智能”课堂里,教师借助“创客”关键词,带领小创客们攻克难关,灯的设计随着问题需求。“这样的连接能实现什么功能?”“这是我们想要的楼道灯效果吗?”“如何改进,让它变得更合理?”随着问题以问题链形式不断提出,楼道灯的制作从“1.0版、2.0版、3.0版”逐级升格功能。在奇思妙想环节,教师提出问题:“除了用作楼道灯,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还可以有哪些功能?”小组商量讨论,取舍想法,畅所欲言,设计出创造性的作品,如不同场景下的灯:圣诞节的节日之光、穷困山区的希望之光、捐献的爱心之光……不同功能的灯:声控灯、红外感应灯、触摸灯……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经历“设计——制作——创作”的完整过程,经历团队协作下生成集体的智慧,开阔思路,培养了计算思维。

情境是项目学习中的真实环境或场景,活动是项目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探究行动,角色是项目学习中共同体成员身份定位,问题是项目学习中行动的探索源泉。“情境、活动、角色、问题”在“智能楼道灯”课堂中表现突出,授课者紧扣这些要素,生动演绎着课堂,课堂的表现力得到张扬,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这也是项目学习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楼道传感器智能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遵守秩序不拥挤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基于FPGA的LED楼道感应灯控制系统设计
跟踪导练(三)2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