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助力城镇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研究

2021-01-08喀什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体育

喀什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1]。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体育志愿服务工程[2]。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对需要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开展健康体重、骨骼情况等专项调查评估。[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健康要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下高校体育志愿者为高校提供的校园服务逐渐面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成为趋势。高校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助于高校体育志愿服务走向社会,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工作,现阶段虽然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志愿服务的管理、激励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主宰着城镇居民的生活,生活压力扰乱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城镇居民在闲暇时间已经忽略了我们的体育锻炼,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对我们健康认识不够,把自己锻炼的时间用到浏览短视频、朋友圈、微博上,出现长时间的卧躺常有发生,导致体重肥胖、高血压疾病、脂肪堆积肝脏、血脂升高和居民近视等情况数据增长。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主要依靠其居民自身的主动性,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观念,重在于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本研究望能促进高校体育志愿服务从高校角度转向社会视角,通过体育志愿服务可以干预和指导城镇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唤醒城镇居民主动健康意识。

一、相关概念界定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指高校体育志愿者在高校学习生活的业余闲暇期间,不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利用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公益事业服务。

城镇居民是指居民在城镇居住和长期在城镇生活的人。健康生活方式本文侧重从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论述,体育锻炼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居民生活方式、个人遗传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医疗现状因素和气候变化因素。

二、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助力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传承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4]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奉献自己、利他生活,志愿服务的价值理念主要是“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奉献社会,提升自己”[5]。2010年成立,以“奉献服务 健康 快乐”为主题,以“真心服务社会 健康拥抱未来”为目的,引领全国全民健身[6]。体育志愿服务理念,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的理念普及每一需要个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志愿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方式。

(二)完善体育志愿服务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高校体育志愿者与体育志愿者的关系是种属关系,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领域的体育志愿者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主体,促进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缓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不足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社会体育指导员以职业化身份对其居民引导和组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社会体育指导员同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的工作中人力匮乏的难题。

(三)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由市场主导经济,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发展,政府根据特殊情况给予相应干预,改革便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体育志愿者的兴起,推进了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全名健身计划》实施,体育社会组织的被动变为主动,并服务于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场所。

(四)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

高校体育志愿者主要是体育专职教师和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主,体育专职教师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在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体育爱好者和体育骨干可以通过体育专业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前期可组织难度较低的志愿服务工作,根据志愿服务情况逐步进行相应志愿服务工作安排,后可进行正常体育志愿服务,高校体育志愿服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为城镇居民可提供丰富多彩的供给。

三、高校志愿者和居民锻炼状况分析

(一)高校体育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

高校体育志愿者招募。指制定招募条件,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达到招募条件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学生,体育骨干等群体。疫情防控期间,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于高校运动场馆和场地,他们并没有通过进行宣传,然后报名,也没有了解体育志愿者的个人意愿,而是直接将体育学院的学生直接生成体育志愿者,分批次地提供个人的服务,这有悖于志愿服务的初衷,存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志愿者的错误观念。

高校体育志愿者的注册。通常情况下都是体育相关部门负责,一般都利用纸字版进行记录,高校体育志愿者和高校志愿者都存在类似情况。现代网络时代关于志愿者注册体系并没有形成有机结合,高校志愿服务注册体系不够完善,提供志愿服务注册体系平台便于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通知的不及时和接受渠道的有限,限制了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参与,不便于志愿者的发展,体育志愿者身份不明确。

高校体育志愿者的培训。通常情况是体育专业教师或者负责人对对志愿者分配和安排任务,利用口头提出相关要求,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第一次实行将军运会志愿者实行外包的形式招标培训单位对其系统培训。特别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关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体育运动常识,运动受伤的应急处理,人工呼吸对猝死的应急处理都重要的培训内容。

(二)高校体育志愿者的激励、评价、管理

高校体育志愿者激励。高校体育志愿者激励主要是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便于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主要以侧重精神上的奖励,再加上生活中基础性的物质奖励为辅助。激励方面主要是志愿者派遣部门的主观语言激励,并没有形成激励的类似其他激励形式,关于保障方面没有给予志愿者一些基本保障,包括志愿者标识,仅仅是一个红色袖标,关于一些餐饮保障激励也未形成,志愿者服务证明等纪念物品也未涉及。

高校体育志愿者评价。以派遣志愿者部门实行主观上的评价,给予语言上的肯定,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很少。很多志愿者心态是给负责老师留下良好印象,完成辅导员和教师给我分配的任务即可。评价对客观指标没有重视,志愿者在体育志愿服务的时间长短,参与体育服务的次数,服务结果及情况,其他同学对其的评价态度等没有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客观评价是制定志愿者激励形式的重要指标。

高校体育志愿者管理。通常情况是学校发起,各学院负责制。学校层面通常是给各个学院安排任务,提出注意事项,具体由各个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分工不够明确,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协调管理志愿者机制落后,未形成完整的志愿者体系。志愿者参与认可方面这种管理模糊状态,不能有效地管理高校志愿者,体育志愿者对其进行的志愿服务的个人认可度较低,存在志愿者的保障等问题没有落实及实行。

(三)一线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以天津市为例

居民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54.6%,周每次16.6%,月每次9.9%,年每次9.6%,不锻炼9.4%。居民一周体育参与平均次数为4.66 次,参与时间为324.45min,每次锻炼时间平均69.2min。散步19.1%、自行车11%、公共健身场所健身器械10.3%、羽毛球9.3%、慢跑8.8%、乒乓球6.7%、游泳6.4%以及踢毽子6.3%。公共健身场所占37.3%、社区的健身场所36.3%、单位内部健身场所9.7%。自发组织72.5%,公司单位组织11.5%,社区居委会11.4%。

(四)二线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状况——以兰州市为例

兰州市有37.0%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63.0%未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接受指导员占19.0%,81.0%没有接受过指导。每周参加5 次及以为42.2%,每周4 次的为8.6%,每周3 次的为9.7%,每周两次的11.7%,每周一次的10.6%,每月一次以上,每周不足一次的占7.6%,每月不足一次的占7.6%。每次不足30 分钟占12.6%,30~60 分钟占38.8%,60 分钟以上的48.5%。公共体育场馆35.3%,单位和小区体育场所31.6%,其它占有一定比例。同事朋友一起锻炼占64.3%,独自锻炼占21.6%,家人一起锻炼占11.3%。

四、结论与建议

认为在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体育志愿者管理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志愿服务体系:高校体育志愿者招募条件和标准不完善;未启动高校体育志愿者注册,公开体育志愿者身份;高校体育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够,培训内容规划不够;高校体育志愿者保障激励单一;以主观指标评价为主,客观评价指标不完善;协调推进志愿者管理力度不够,对体育志愿者不够重视,志愿者管理中似违背志愿服务本质,开展城镇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匮乏,地域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两极分化严重,居民接受指导少,城镇体育人才极少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完善高校体育志愿者的管理体系和志愿服务体系,建立高校体育志愿者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城镇文化服务中心的有效衔接长效机制,规划高校体育志愿者在城镇开展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方案,社区文化事业相关单位做好居民体育锻炼实施方案和社区宣传。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体育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