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8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运用,能够有效地使教育的时效性更高,也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一些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展图式和建构教育工作,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层次,则需要开展图式的同化教育。对于一些班级内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要进行进步式的建构,只有教学更加符合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够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一、建构主义的含义
建构主义的理论中,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基础的过程,分别是:同化和顺应。同化的含义是说通过对于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内容的吸收接纳,然后结合自身的认知人员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图式中,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外界所产生的刺激中产生的信息内容,直接整合归纳到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顺应的含义是说外部的环境出现了变化,所以学生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同化新环境之中出现的信息内容,所导致的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出现了变化,自主的进行改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因为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刺激,发生变化的过程。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以及顺应这两个过程不断的交替而构建出来的,并且会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的提升自身,发展自我。
二、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体育骨干
体育骨干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学生的自身体育意识较强,并且对于体育知识的接受能力较高,在体育课程中,成绩十分突出的学生骨干。第二种是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十分高涨,并且在体育课堂上十分活泼,不害怕失败与困难,经常主动挑战一些高难度的体育项目,但是自身的体育成绩却十分一般。第二种骨干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较好,这种学生能够对身边的其他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但是由于自己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本文中将这种学生划分到了中间沉默层进行讨论,下文主要分析第一种体育骨干学生。
建构主义的理论认识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掌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把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信息内容,通过同化的方式,归纳到自身的认知体系中,也就是通过同化,将知识归纳到图式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直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自身首先具有良好的同化能力,并且自身的认知里,本来就有知识的相关内容。比如:教师在教学一些较为困难的体育项目时,本文以标枪投掷距离,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运用,但是投掷前需要的助跑以及鞭打出手等过程,都是学生在日常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的图式中已经有了类似的内容,只不过由于学生的生长换股今天不同,所以实践的经验累积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图式的不同,导致了后期在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学生对于信息的整合能力也不同,这也就是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快慢进行区分的方式。一些自身具有较强的认知经验,并且接受能力很强,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的学生,自然就成为第一种骨干学生。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出符合其自身能力水准的学习目标,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使学生能够建构起一个符合自身图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以及练习效果。
(二)中间沉默层
中间沉默层指的是班级中的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的特征就是体育成绩一般化,并且身体素质不是很好,自身的性格较为内向,在体育课堂上的活动开展以及游戏和竞赛环节,都是默默无闻的,并不会积极的表现自己,这一类学生,就属于中间沉默层。
虽然说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新的知识和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部分的时间里,教师还是把精力放在让学生能够学习一些经验,给学生传授一些知识内容,如果所有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在统一的情景之中,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建构本身通过传授就可以掌握的,没有重复实验必要的体育技术内容,就是对于学生本身就有限的学习时间的严重浪费,并且,在探究的时候,学生必然会走很多弯路,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教学行为。
所以,本文认为中间沉默层和学生骨干的第二种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开展学习。针对第二种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习兴趣高涨,并且不怕艰难,能够面对失败。所以需要让这一类学生成为中间沉默层学生的引导者,让中间沉默层的学生,通过看到这些学习的勇敢精神收到精神上的鼓舞,从而更好的使中间沉默层的学习能够提升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所以,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给学生讲授一些知识技巧和技术动作,而不需要运用图式的建构,或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掌握本身就已经熟知的图式内容。
(三)体育后进生
对于体育后进生的教学工作,首先,针对一些学习积极性较差,并且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产生这样心态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通过了解,发展学生对于现阶段学习的项目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就让学生自主去选择一些自己兴趣较高的项目内容去学习。比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一些后进生对于篮球不感兴趣,就可以让他们自主去选择乒乓球或者跳绳项目等。如果通过了解发现学生是对于教师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不够满意,所以导致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教师就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自身的教学目标模式进行调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起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可能会对于课程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却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从事体育运动,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教学观念。
其次,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缺乏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后进生,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关注与爱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去相处,经常给予这一类学生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班集体的温暖,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建构起对于班级学习的归属感,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后,对于一些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所以不敢参与到体育项目中的后进生,教师要首先了解到学生在身体上的缺陷在什么地方,了解过程中要尽量平和,不能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并且在对于这一类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既要批评也要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虽然对自己宽容,但是并没有放纵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发现这一类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在学生有进步迹象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赞同,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自身实际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学生建构出良好的积极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自主的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三、找准建构主义理念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切入点
建构主义和传统的认知主义相比较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之中的主观意愿,并且这一理念提倡学生在学习之中进行自主探究。并且,把握好教学切入点能够良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建构主义理论环境下,教师对于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要打破传统的方向,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活动开展都是根据教材要求进行的,但是却很少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严重不符,通过建构主义理念的运用,体育教学切入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与学生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回去思考教学内容以及内容的选择问题,而是直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并且,在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也会给学生设置一样的教学任务,没有重视到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所以导致整体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所以,在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现状的集合,对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与延伸,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目标工作,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不能过于传统的按照同一种教学方式开展体育教学。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循序渐进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并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最后,体育教学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是能够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建构主义是一种发展性的理论内容,主要的要求是让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的根本上进行重新建构,从而使学生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再将建构主义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时,能够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使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充满积极性,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