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药德”教育

2021-01-08孙国香汪艺宁

化工时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制药药品工程

孙国香 汪艺宁 祁 刚

(盐城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盐城 江苏 224051)

1 制药工程专业开展“药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自1997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中医学院联合创办了五年制制药工程专业开始,制药工程作为新兴专业在国内许多院校进行了新建或改建。随着国内制药工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人才成为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

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的传授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药德”通常是指药学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1]。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教育而言,本文所指的“药德”指制药行业人员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过程中,对药品品质应持有的负责态度。近年来,医药行业发生多起药品事件,从“齐二药”的假药到“欣弗”事件,从“问题毒胶囊”到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群众的生命与健康。这些事件均由于部分医药行业从业者责任意识淡漠,行业价值观缺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所造成。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国家医药工业的储备人才,肩负振兴和发展国家医药工业的希望,更应从源头上加强“药德”教育,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做好药”的精神贯彻至学校的理论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之中[2]。

2 制药工程专业开展“药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2.1 以课堂为主的“药德”教育

2.1.1 法制观念的培养

药品不同于普通化学品或生物制品,药品生产也极大的区别于普通精细化学品或生物制品生产。药品除了具有普通化学品或生物制品的特性和特质外,它的生产和品质受到许多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规定,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中心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卫生部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各国《药典》等。因此,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制药行业之时,首先应当建立起良好的法制观念,明白药品的特殊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引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道路。

2.1.2 医药伦理等道德观念的培养

现代医药伦理学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近年来,许多新型病毒,尤其是许多具有大规模传染性的病毒相继出现,从2003年“非典”的爆发,到近年来出现的“H1N1”、“H7N9”、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尤其是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多数医药行业从业者本着忘我的“治病救人”的精神,夜以继日的投入到相应疫苗的研发中,展现了制药人对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职业精神和道德也是进入制药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因此,通过医药伦理等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学生明白“治病救人”不仅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所有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使命[3]。

2.1.3 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培养

制药工程是一门实验交叉学科,涵盖了化学、化工、药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专,而且要广。学生如何在众多课程的学习中抓住要点,这需要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这种方法和态度都是日后学生真正走入制药行业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同时也是学生所具有的“药德”品质的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在此基础上,更要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具有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的实验记录书写、可溯源的实验结果等,为学生日后职业习惯的养成、“药德”品质的具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2.1.4 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

在课堂,由于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通常只具有普适性,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于行业最新的发展缺乏及时的补充。同时,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本行业的实践背景或具体工作中的相关案例,在对学生的教授过程中容易泛泛而谈、浮于表面,而学生没有感同身受,这对于“药德”的教育而言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这种教育缺陷,引入校外指导教师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校外指导教师由于多在本行业的企业、机构任职,对于行业发展中的现状、不足、需求等有更深切的体会,同时,由于平时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素材,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易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易理解制药行业“高投入、长周期、高产出”的行业特点,也更易理解“药德”品质的培养对于行业、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2.2 以校外实践为辅的“药德”教育

校外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预演”。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品质,最终要在社会、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得以体现。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校外实践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内所欠缺的设施、设备,如GMP生产车间、大型反应装置等。同时,学生通过与校外医药行业人员的接触,不仅可以巩固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可以亲身感受到制药行业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从而提高“药德”教育的质量。

校外实践可分两种途径进行:第一种是学生的自我实践。在校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日常学业的同时,以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形式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去领悟、体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第二种途径是毕业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习。实习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强调实习纪律,强化实习时应遵守的职业操守及职业规范;实习时,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鼓励、督促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制药行业职业道德意识;实习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其实习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实现“药德”教育的“理论——实践——理论”的预期目标。

2.3 “药德”教育的其它方式

除了前面所述的主要途径,“药德”教育还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辅助加强。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通过加强制药工程的专业建设,如除了现有的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通用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更有针对性的道德品质教育教材,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药德”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可利用网站宣传、讲座等形式,对学生的“药德”教育加以引导。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组织校内的团体活动,如知识竞赛、校刊征集、海报宣传、网络论坛讨论等,交流和探讨“药德”教育的体会和效果,提高对“药德”的认识。

3 结语

“药德”教育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学习和工作态度的规范。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的头等财富,药品作为挽救患者生命、保证人类健康的特殊产品,从研发开始,直至到达患者手中都必须被严格管理和对待,这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制药工程是医药领域内的一门新兴学科,仍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药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只有将专业培养与道德教育相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制药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我国医药行业的进步。

猜你喜欢

制药药品工程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药品保存细解读
斯里兰卡将在汉班托塔建200英亩的制药区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