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视野下情感空间的文本类型探析
2021-01-08贺鑫
贺 鑫
叶 鹏
二战以来,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认知总体呈现出从“二元”到“多元”的回归①。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判断建筑的优劣标准逐渐增加置身其中的体验感受,而不再是纯粹的理性或感性演绎。建筑场所的价值也不仅体现在功能布置与形式表达上,而在于场所空间带给体验者的情感反馈[1]。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引入了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突出了空间主体的感性认知对于场所空间形成与塑造的关键性作用。如诺伯格·舒尔茨(Norherg-Schulz)在《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把场所主体的空间体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来探究空间与人的关联,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阐述了空间存在的向度[2]。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产生了场所精神。
尽管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仍是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建筑空间的趋同化发展、场所个性的断裂式更新、精神导向的生硬性捆绑,正在成为城市的痛点(图1)。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想,空间的情感注入将会逐渐成为当下体验经济时代中建筑设计的重要选择[3]。
由于空间的情感体验无法直观地定义与区分,既往研究也多以宏观视角探究集体无意识的单一空间体验。建筑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界别或设计不同类型的情感场景?基于此,本文试图将体验性的空间线索转化为一种更为具体,更容易把握的文学样本,希望能够帮助建筑师更好地抓住空间的本质,进行有情感的空间设计。
图1 建筑同质化的现象
图2 叙事学视野下情感空间与文本的对比与转译
图3 叙事学视野下情感空间的三种文本类型
图4 宁波帮博物馆叙事结构
图5 世博会中国馆与宁波博物馆的抒情对比
1 叙事学视野下情感空间的文本转译性
叙事学②作为一种思维研究模式,起源于文学研究领域,其有证可循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柏拉图时代③。19世纪开始,叙事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研究,随后融入了诸如形态学、社会学、现象学等理论,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概念,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4]。世上一切,不论是真正发生的事件,还是人们内心的不同体验,都以某种叙事形式展现其存在,并通过叙事的方式使各种观念深入人心[5]。
法国著名批评家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Todomv)将叙事学的概念归纳概括为“故事”和“话语”,即由讲述者将“故事层”的信息通过“话语层”的表现形式传递给受众的过程[6]。“故事层”的讨论对象是包括事件发生所涉及的三要素:叙事者,叙事内容,受述者。“话语层”则表示将事件通过不同形式转化的语汇策略,以叙事载体为中心,更多地关乎叙事方法论的探讨。茨维坦·托多洛夫对于叙事学的界定诠释了叙事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扩展,同时为建筑学在方法论上提供了整合关联的视野与思路:即将“叙事学”作为一种中介手段来分析建筑,将体验性的空间语汇转译为另一种更为直观的叙事体系,进而清晰地建构建筑的要素属性、场所情感,结构秩序之间的关联性[7]。
本文基于叙事学的中介作用,将文学本体的语义逻辑作为情感空间的对照形式,原因在于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叙事体系,具有直观明确,便于受述者的理解的特点。如果在叙事学的视野下对比其与情感空间的逻辑要素,发现二者的信息传递过程存在共通的相似性,均可理解为存在信息的编码和转译。建筑师与文本作者对应事件的叙述者,场景空间的体验者与读者则成为受述者。建筑师所希望建筑呈现出的场所情感与文本主题都可被等同为“故事层”的叙事内容,而两者叙事主题的表达均落脚至场所实体或文本语汇等叙事媒介,即“话语层”的操作手段(图2)。
如图2所示,叙事媒介的物质结构承载了情感表达的叙事倾向,而具体到空间实体的形式上,不同的叙事内容所对应的空间形式千差万别。C·亚历山大曾将事件与空间模式看作有机整体,指出“空间中的每一模式都有与之联系的事件模式”[8]。这种体验性的空间行为难以直观地描述与区分,而在叙事学的中介作用下可将情感空间的要素其线索转化为文本叙事这一更为具体,更容易把握的语言,依照文本类型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情感场景。
2 情感空间的三种文本类型
文本语汇的类型即文本体裁,是表达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的具体样式,在文学领域被普遍接纳的分类方式为“三分法”,即依据文学作品的性质划分为三个大类: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9]。亚理斯多德指出:文学模仿现实有三种方式,“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以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10]。
这是“三分法”最早的说明,所谓“像荷马那样”指的就是叙事类文学。叙事类文本通过情节设计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主要是抒情类文本作品,这种文本主要基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创作,不会受到情节限制。“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模仿”描述的是戏剧类文本的叙事特点,即把人物安置在舞台上,让人物通过行动来表现性格。这类作品具有叙事类作品中完整的情节表现,同时也具备独特的抒情表达。但是它既不同于两者中任何一个,亦不是两者简单的组合。戏剧类文本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模仿”的方式表达主题。
叙事,抒情,戏剧等文本类型在文学领域具有清晰的特点和区分,在叙事学的视野下,这些描述性的特点也可转译为“话语层”不同的认知体验。首先叙事类文本侧重于叙事完整性的表达,转译至情感空间中则表现为场所精神或地域文化的反映。其次抒情类文本具有作者个体风格的特点反映到情感空间上也同样如此,其叙事结构主要取决于叙事者的叙事方式。最后戏剧类文本及情感空间聚焦于受众主体的情感体验,即空间体验者对于场所精神的反馈感受(图3)。
此外,不同类型的情感空间在叙述方式上同样存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差异,即叙事视角的区分。在叙事类情感空间中,叙事者大都以第三人称介入设计,通过空间语汇向受众展现场所的情感取向。而抒情类情感空间的设计师往往以第二人称参与叙事的过程,以主体姿态向空间体验者诉说其自身对于建筑情感载体的选择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表现。戏剧类场所的建构者则以第一人称介入设计,从场所体验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场所节点的形态氛围与受述者的情感共鸣。从而以受述者的感受反馈为依托,在情节中表现场所精神。
表1 叙事视野下情感空间的文本类型
图6 戏剧型情感空间结构
图7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情感序列分析
3 不同文本类型的空间特征
本文围绕“不同文本类型的空间特点以及与叙事相关的实体空间语汇”展开讨论,主要在叙事学视野下关注情感空间结构及要素属性,因此本章所引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文化博览建筑,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建筑叙事逻辑较为清晰。
3.1 叙事类情感空间
叙事类情感空间主要侧重于叙事内容的表达,其叙事内容的呈现依托于时空背景下的情节构建,因而此类空间多运用空间序列的手法来展现其场所情感,建筑内部以开端、铺垫、发展、高潮组成的空间序列形成空间叙事的线索,引导空间体验者产生对叙事主题的认知感受。即便在空间编排和叙事的时候不同的叙事者往往有着不同的手法与策略,但叙事内容及与其关联的场所特征却始终掌控整个空间结构的话语权,无论是空间材料、色彩、肌理或者虚实等物质层面的实体要素,都鲜明地传达了文化语义及其场所精神[7]。
这种情感空间在主题鲜明的历史性博物馆中表现得较为清晰,如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的宁波帮博物馆,即揭示了这种展示内容与空间实体的对应关系。作为叙事内容主导的主题性博物馆,它所展示和表现的主题是宁波商帮的人文历史,以及宁波地域的建筑文化[11]。建筑实体空间的序列展开以及场所节点的氛围形态都与“人文凝聚、守望相助的人文内涵”以及“三江汇流出海的地理特征”相关联,体验者在路径行进的过程中通过建筑空间的序列演进生成对相关叙事内容的了解。
而在叙事性的操作手法上,作为叙事者的建筑师将贯穿南北的玻璃廊道作为叙事的核心,它既是实体空间体验者的参观流线,同时也作为精神叙事的时空线索,主导整体博物馆的情感表达。由聚贤堂、江海堂、以及聚贤堂形成的空间序列成为宁波帮文化的叙事载体,对应事件的开端、发展及高潮。在这一序列过程中,江海堂作为叙事的起点以其具有象征意味的形态渲染空间序列整体的氛围。其次纵向展开的行进流线不仅以时间发展的逻辑叙述宁波帮的历史进程,同时与庭院以及水景相结合的空间实体也让体验者感受到地域性的建筑风格。作为叙事高潮的聚贤堂以一种仪式感的形态出现在空间序列的轴线末端,将空间场所的叙事内容进行深化,加深体验者心中的情感导向(图4)。
3.2 抒情类情感空间
如果说叙事类情感空间侧重于叙事内容的表达,那么抒情类情感空间就是以叙述者为核心的情感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空间元素包括功能、形式、尺度、材料的具体形态都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选择。
这种空间编排的特点往往存在于叙事内容多样化的综合类博物馆中。如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方案,不仅需要满足展览功能流线的需要,同时作为国家性质的展览馆也承担着展示国家形象的叙事内容。由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中国并没有固定的形象化载体,因此何镜堂院士选择红色斗拱作为建筑符号化的形式,是基于其自身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建筑符号的个人价值取向所做的选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形象。除此之外,在王澍设计宁波博物馆的过程中,作为宁波建筑文化的叙述者选择从立面材料以及建构手法入手,运用宁波旧城改造积累的旧瓦片与陶片等材料,通过宁波当地传统建造技术,建构建筑立面④。
无论是与国家博物馆还是省市级的博物馆,其叙事内容都集中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展示,但由于建筑实体建构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宁波博物馆与世博会中国馆所呈现出的建筑实体形态截然不同,这种区别与差异主要取决于建筑师自身对于叙述内容的理解与取舍,这同时也是抒情类情感空间的类型特征(图5)。
3.3 戏剧类情感空间
叙事视野下的戏剧类情感空间则兼有叙事情节与情感诉求的特点,但与前两者的区别在于设计语汇或是情节划分是以受述者的情感体验为叙事核心,服务于空间主体的情感反馈。就叙事手法而言,戏剧类情感空间主要运用“场景重现”的手法来激发体验者的情感共鸣,其空间具有“表象”与“里象”之分。建筑师依据情感需求设计某时某刻的场所表象,代指情感抒发的里象空间(图6)。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由空间氛围引发想象,从而获得情感场景的共鸣。
这种场景重现的设计语汇在事件性博物馆中的表现较为充分,所谓事件多为公共性历史事件,其中又以各种灾难性博物馆较为典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是纽约9·11国家纪念博物馆,这种类型的博物馆具有确定的情感倾向性,或悲痛、或平复、或纪念。而戏剧类情感空间的叙事任务就是利用叙事化的空间序列和情感性的场所塑造,还原历史真相,在受述者的体验过程中向其传递场所情感[12]。
在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方案中,戏剧类情感空间的应用成为场所情感表现的主要途径。作为铭记历史的纪念性建筑展览馆,位于原侵华日军遗址基地内的罪证陈列馆本身带有强烈的场所情感倾向。在叙事视野下,其空间设计兼具叙事情节与情感抒发,纪念馆内部以中庭为核心,由入口广场—冥思中庭—地下通道—纪念广场形成的情感空间的叙事流线。在纪念馆整体肃穆悲愤的情感基调下,各场景节点通过空间氛围塑造,推动参观者的情感变化,形成“沉淀—推进—平复”的情感波动,深化纪念馆的情感诉求(图7)。
另一方面,作为戏剧类情感空间,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通过场景重现的空间塑造,利用“表象—里象”的手法深化场所的情感倾向。建筑形体形似四方楼遗址的复刻,中心高耸的采光装置、冥思中庭的网格天井、以及中庭旁的地下坡道,在空间尺度和氛围上寓意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焚尸炉烟囱、鼠格囚笼以及四方楼密道⑤。参观者如同经历时空转换,经由展览空间来到历史原境,深化心理上的恐惧和悲愤之情。
结语
当代叙事视野下的情感空间依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可划分为事类、抒情类、与戏剧类等三种类型,其核心内容是空间实体在功能流线与叙事情感上的双重语义。其中叙事类情感空间以叙事内容为核心,运用空间序列表现事件情节,这种类型的情感空间多存在于主题性博物馆中。其次,抒情类情感空间侧重于叙述者的情感抒发,在建筑语汇上依托于建筑师的具象手法,这类特征在综合性的展览馆中表现较为明显。而戏剧类情感空间多存在于事件性的纪念馆中,注重场景受述者的体验反馈,设计手法上利用场景重现的建筑语汇深化场所的情感倾向(表1) 。
叙事视野下的情感空间设计意味着在设计中以叙事作为一种场所意义的表达方式来促成人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从而获得心理的反应与体验[13]。因此在体验经济时代,建筑师可以利用叙事视野下情感空间的文本分类,界别不同类型的情感场景,对空间本体进行叙事学视野下的分类研究,同时也可在当前的空间体验原则下,有序地更新场所个性,切实塑造精神导向,对情感空间趋同化的现状提出改变的新思路。
资料来源:
图1: h t t p s://d y.1 6 3 . c o m /a r t i c l e /DT04IKVV0518H9VJ.html;
图7:苏皓.基于叙事学的灾难纪念馆空间情感表达策略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整理自绘。
注释
① 二战之后迄今世界建筑艺术思潮的总趋势是由功能与形式的二元论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多元化在建筑领域是指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其目的是要求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以及明显的地区特征。
② 叙事学是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学科。叙述学以叙事作品为研究对象,发掘对象的内在结构的规律,探求形成因素。叙述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有其独特的结构层次。如基本叙述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功能层;描述人物活动及其分类的行动层;研究叙述人、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叙述层。③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 6 9 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对于叙事的讨论却由来已久。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
④ 宁波博物馆中使用“瓦爿墙”这一宁波民间的传统建造技术,即最多八十几种旧瓦砖的混合砌筑墙体,但因不再使用而行将灭绝。经过王澍的实验,这一传统技术在当代得到延续。
⑤ 根据资料显示,731部队研究人员在完成实验研究后,会将废弃的“实验材料”送至位于现遗址区西侧的焚尸炉销毁。鼠格囚笼则代指731部队用作鼠疫实验的黄鼠存放区。而原实验基地地下设有秘密通道连接特别监狱、各实验室以及焚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