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下的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模式研究
2021-01-08郭卫宏
郭卫宏
李闻文
近年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从国家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城乡共生等层面来看,如何挖掘“以田园为景的生态、以农为业的生产、以人为魂的生活”乡村资源的潜力,满足城市对生态乡村旅游的需求,让乡村有味道可思、有乡愁可寻,生态乡村旅游便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旅游型乡村是以生态保育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农村。乡村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物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生产、礼仪、节庆文化等生态人文景观等都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活聚落中完备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旅游产业强有力的支撑[1]。
1 系统思维下的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目标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生态系统、产业、人居环境三个方面随意割裂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系统指支撑乡村发展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等,涉及到的方面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育和资源利用等;产业则指人从生态环境获得生存资源的技术手段和活动,具体包括产业类型、生产投入和生产产出等;人居环境包括人生存的空间环境和人作用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具体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消费等[3]。生态系统是村民生存的物质载体,独特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村民生活、生产方式,进而决定着乡村的空间构成逻辑。人与生态系统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影响也会反馈给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可持续的乡村规划需要立足于不同的人地关系,系统性地考虑生态系统、产业和人居环境的协同程度,强调三者的整体性,并使三者各要素之间形成协作互补关系[4]。
1.1 生态系统层面规划:建设生态网络
过去常常因为乱砍滥伐,化肥农药滥用等不当措施使乡村环境出现农药污染,土壤酸化和无机化,生物种类少和生存环境单一等问题;现代的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也常常把乡村绿地分割成零散的碎片。针对如何解决乡村环境破碎化和恶劣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基于生态学的原理,现引入乡村生态网络建设作为生态系统规划的工作目标。景观生态学里面,生态网络(图1)是以斑块、廊道和基质作为基本要素,廊道连接斑块和基质并相互交织形成网络的一种自然景观现象[5]。乡村生态网络构成成分包括山林、河川溪流、大小湿地、农田、庭院、滨水绿带、绿篱、路边绿地等,这些成分通过网络联结组成一个系统化、稳定、多样、高效、有机的生态结构体系,每个乡村生态网络系统又通过联系与其他生态网络系统联结成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图1)。生态网络可为多样化动物自由移动、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并降低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6]。
1.2 产业层面规划:构建生态产业链
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是村民经济主要来源,在农闲期则通过手工作业来弥补生活支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容易受气候条件、生物灾祸等因素影响。现代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导致农村产业衰败,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弥补生计[7]。研究农村产业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完善农村的产业结构。生态旅游型乡村,在以不突破生态极限承载能力为基础,改善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创新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并结合生态资源与产业,使资源转化过程更清洁、转化效率更高、转化成果价值更高,从而建立稳定而高效率的产业结构。
图1 生态网络示意图
图2 系统思维下的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模式
图3 桃米村生态网络系统配置图
1.3 人居环境层面规划:营造生态社区
雅尼斯基(1981)认为:“生态社区是以生态为原则,以环境整体观念整合建设和管理等要素,营造具有现代建设水平、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8]。生态社区以节约能耗、生态涵养、低碳环保、推广绿色建筑、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保障、居民参与社区构建等为主要特征。生态社区与生态旅游产业、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社区可承载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展,也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因此,以生态社区为规划目标的人居环境层面规划,既是强化生态系统维护的工具,也是生态旅游产业开展的必要条件。
2 系统思维下的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模式构建
生态旅游型乡村为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生态系统、产业和人居环境三个方面上需要保持平衡协调发展,否则会影响村庄整体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度和联系度,直接影响乡村的发展程度和可持续性。针对生态旅游型乡村,系统思维下的规划模式(图2)遵循了整体性、动态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四项原则,使得三者各要素之间形成协作互动的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乡村能够保持平稳和谐地发展。
2.1 生态系统规划:修复格局、生态治疗
(1)资源调查与评估
在生态系统规划之前,对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物种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区域生态构成与土地利用状况,还包括环境对旅游产业的承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例如台湾南投县桃米村从2000年开始,台湾“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筹组专业团队带领村民对桃米村开展长期的资源调查与评估,为后期开展生态旅游产业做先期准备。郝堂村通过集合专家、学者的力量建立专业的评估机制,旨在预防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图4 桃米村河道生态廊道
图5 桃米村道路生态廊道
图6 桃米村生态解说
(2)构建生态网络
基于对乡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划分不同生态发展区和拟定土地利用计划,确定各区域的开发程度。在进行功能分区时,需要遵循尊重乡村生态现状,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和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原则,实现各分区有机联系并组成围绕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保育为目标的乡村生态网络系统。例如桃米村生态网络系统(图3)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复育区和生态走廊。自然保护区以山林为主,作为生态保育,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生态系统平衡的场所。自然复育区包括溪流区域、自然生态湿地,生态农田等,是联结自然维护区,弥补自然保护区之不足,以扩大生物栖息地面积的生态区域。生态连廊包括溪流绿带(图4)、绿篱、道路旁绿地(图5)、杂树林、生态水池等,担任连接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复育区的功能,提高生物在栖息地之间的可移动性。
(3)生态工法修复与保育
生态区的保育、开发维护工程,尽量采取生态工法,减少对于生态系统的干扰和提高生态绿地的质量。例如桃米村对溪流、山体、湿地、生态池、树林等绿地分门别类,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案,从微观层面上落实保护和修复的措施。比如针对桃米溪流域的保育措施包括:建立桃米溪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分析机制;基于长期观察的水文资料,确定雨季和旱季的水位、河床变动及河岸可经营土地范围;在一些改造河域的工程上采用生态河川工法;建立溪流保护公约并成立组织,严禁生活污水和农业等废水未经处理排放等[9]。
(4)环境监测
建立生物多样性调查统计机制和环境监测机制,定时监测物种的数量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生态环境薄弱的区域实行维护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协助桃米生态村定时调查村落范围内物种的数量和环境的完整度,成立桃米自然保育及生态旅游协会负责有关桃米村生态保育事项,确使乡村生态系统良好有序地发展。
2.2 产业规划:产业定位、产业升级、生态融入、有效管理
(1)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决定了乡村发展的方向。产业规划需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地域文化和生态资源,准确定位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选择最有特色或最能代表乡村的物质或非物质作为生态旅游的吸引点,使乡村发展更有针对性,生态旅游产业更有品牌辨识度,避免乡村陷入同质化发展。例如,清境农场曾是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放牛的牧场,逐渐发展成为围绕社区旅游,营造兼具生态体验、文创、养殖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牧场,并成为台湾热门的观光景点。台湾宜兰白米社区挖掘村庄制作木屐的历史,发展木屐文化观光产业,成为木屐文化推广的著名乡村社区。
(2)深化产业链
图7 桃米村休闲农场
图8 桃米村生态民宿
图9 桃米村生态教育活动
图10 桃米村生态池
图11 桃米村机动车道
图12 桃米村休闲步道
乡村产业类型与乡村的人地关系息息相关[8],在生态旅游产业中,旅客的吃、住、玩、行等功能需求需要与地域的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多产业活动耦合关系,各产业之间网络联结,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并串联成协调稳定、生态友好的产业链。例如针对如何有效利用生态资源,桃米村以生态观光主导、生态融入的方式,开发出生态解说(图6)、生态农业(图7)、生态民宿(图8)、生态餐饮、文创等其他产业,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基于生态和谐和高效益的稳定产业链。台湾池上乡,集观光、休闲和教育于一体,结合原生态稻田景观发展观光、影视拍摄、艺术表演、生态骑行等产业,融合稻米生产、加工、观光体验三种产业,发展出“伯朗大道”、“池上饭包”、“吃在车站”等著名品牌或标志性景点。
(3)生态融合产业
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基础结合其他产业,通过产业教育和理念宣传,带动村民利用本地资源和引入外来资金积极开展生态餐饮业、生态旅馆业、生态商业和生态交通业等,把生态作为产业经济的最大特色。例如根据生态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环境相对能承受干扰能力,桃米村规划了相应的旅游产业和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包括生态体验项目、科普教育项目(图9)、人工旅游项目等。产业以生态友好的方式开展,资源利用以节约和高效为原则,经营方式和理念以生态学的知识作为指导,旅游设施建设以生态工程标准设计。例如桃米村的民宿或餐饮在自家庭院营建生态池(图10),以自然植物和微生物净化处理生活污水,既可以起到处理废弃物的功能,同时也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4)协调管理和容量控制
建立产业发展管理机制,定时监测产业发展状况,基于环境承载度的基础有效控制产业规模、旅客数量和提高产业的生态融合度;通过制定产业标准和规则或提供教育课程等方式,提升产业的服务品质,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行动态体系化的管理,使生态旅游产业之间,产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生成互惠互利之回馈循环。桃米村成立社区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协会管理生态旅游产业,通过产品研发、产品管理、产业环境建设、产业服务标准设定、产业规模控制等措施,对桃米村生态旅游产业进行调控、监督、指导和管理[10]。
2.3 人居环境规划:改善环境、公众参与、社区治理
(1)完善聚落格局
通过细致的调查统计和科学的研究,做好乡村社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计划,区分公共活动用地、居住用地和其他专门用地,明确土地权属性质。完善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保存聚落肌理的乡村特征;研究不同类型建筑群组合和公共空间的有序组织,保存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空间。村庄在自然农业条件下形成的村庄格局和村庄环境可以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避免了重新规划容易陷入村庄同质化的困境。例如日本白川乡合掌村通过移筑“合掌造”房屋,保存原始的村落格局和历史建筑,成为著名的日本民居博物馆,通过建筑群落展现白川乡的历史文化。河南郝堂村在村庄规划时,以维持现有的村庄格局为基础,保存原有的农田、道路、沟渠、丘壑、堰坝等乡村元素,房屋改造上只对局部进行调整,保持村庄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容的状态[11]。
(2)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提升公共服务
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搭建社区的基础设施,从微观的层面切实考虑村民的生活需求,完善乡村生活、教育、生产、娱乐等综合功能。例如信阳郝堂村在水利方面修建生态河道流域;在文化建设方面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为基础建设郝堂小学和村文化广场、图书馆;民生方面,建设民生饮用水系统、沼气系统、卫生保洁机制、污水生态环保处理系统等[9]。桃米村通过卫生设施系统规划、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等措施,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结合人流量和环境景观,划分机动车路网系统(图11)、步道系统(图12)、自行车系统和停车系统,打造生态慢行便利生活;实行垃圾不落地计划和分类计划;修建生态净化池、污水集中处理站等卫生配套设施。基于交通流量和居民分布关系,集中配套吃住、社区服务、旅游服务、生态教育、文化学习等功能场所,形成交通便捷的公共服务带。
图13 桃米社区治理体系
(3)鼓励居民参与
农民是乡村的主体,是最了解农村土地的群体,农民的诉求和价值观念影响了乡村的发展进程。通过培养农民的生态生活观念,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向低碳节约转变,自觉维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农民认识和整体行动能力的改变,能够为生态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动力,并在产业创新、产业运营、产业维护、产业监测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桃米村积极利用“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南投县政府社会局及世新大学观光系等平台开展社区居民专业培训。培训包括导览解说人员培训班、乡村餐饮培训班、生态解说及调查培训班、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等课程[12]。
(4)完善社区管理
乡村的可持续运行离不开治理[13],系统有序的治理体系在生态旅游型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生产和生活三个层面的协调度与生态旅游型乡村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乡村治理在维持“三生”的协调度上起重要的作用[14]。桃米村通过行政单位与民间组织协力配合,教育宣传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拟定社区公约等方式经营管理社区事务。桃米社区治理体系(图13)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积极引进社会各专业团队的帮助,借助教育研学平台从各个方面为桃米村把脉护理,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使桃米村与社会乡村发展前沿接轨,保持先进技术能够引入乡村。
结语
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是基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而开展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产业为动力、人居环境为目标[15]。本文运用系统性的思维指导生态旅游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重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产业、人居环境的协调程度和整体性。把建设生态网络、构建生态产业链、营造生态社区作为生态系统、产业和人居环境层面规划的工作目标,强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构建三者协调发展下的生态旅游型乡村规划模式,期望能够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资料来源:
图1:参考文献[5];
图9:https://taomi-ecovillage.ego.tw/;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