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外立面改造修复施工关键技术

2021-01-08林新东张学锋邵学军付效铎

天津建设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琉璃瓦檐口外立面

雷 立, 林新东, 张学锋, 邵学军, 付效铎

(1.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89;2.军委政治工作部工程办,北京100032)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作为城市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存在的意义及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更好地延续传统建筑的寿命,需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原有图纸缺失不全、现存建筑与图纸不相匹配、现存结构承载力不足、建筑物倾斜下沉、外立面破损严重、漏水等种种问题,给修复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外立面工整对称、线条简练、威严壮观、庄重大气;在外立面保护性修复过程中,根据老馆外立面造型特点,以“保护修复、延续生命”的观念为指导,借鉴比较成熟的历史建筑保护导则及相关技术方法[1],以达到整体修复效果。

1 工程概况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外立面改造修复施工包括外墙柱面造型修复施工、外保温及防水施工、外门窗安装、外装饰面施工、蘑菇石外墙修复、柱顶及檐口琉璃瓦装饰修复等内容,总面积约1.5万㎡。

2 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1)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并且是中国面向世界进行军事历史宣传和展示的最大型的综合性窗口,其建筑外立面形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要求施工质量应达到精品工程标准,修复后的外立面必须达到“修旧如旧、高度还原”的效果。

2)作为典型的苏式风格建筑,外立面造型庄重、雄伟。屋檐部位柱头浮雕及檐口线条复杂,做法多样;高窗、高柱、大墙层次分明、线条勾勒明显;蘑菇石勒脚古朴沉稳、厚重大气。

3)从场地接收到外墙修复完成有效施工时间不足5月,工期异常紧迫。

3 外立面改造修复综合施工技术

3.1 现状调查

进场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建筑物存在如下问题:

1)外立面建筑面层拆除彻底,除部分外檐口和首层蘑菇石墙面外,其余外立面建筑面层拆除彻底,残存点位及面积较少,不易准确掌握拆除前外立面造型尺寸;

2)保留下来的原始图纸不完整、部分关键图纸缺失,参考性不强;

3)外立面经过数次修缮,存在水刷石面层、抹灰层及真石漆面层的叠加,厚度不均匀,对掌握外立面造型尺寸产生误导;

4)檐口琉璃瓦风化脱落较多,柱顶琉璃瓦浮雕大部分已拆除,真石漆檐口基本保存完整;

5)铜窗被破坏性拆除,铜浮雕锈蚀严重,大铜门变形、锈蚀严重;

6)蘑菇石勒脚污染严重、局部存在破损现象;

7)室外门厅石材整体保留较好,因使用年限久,表面污染较多,存在风化、磕碰、加固过程中遗留混凝土、返锈反碱等。

3.2 外檐口修复技术

3.2.1 真石漆外檐口修复

真石漆面层檐口基本保存完整,局部破损处采用水泥砂浆找补后,整体喷涂真石漆面层。此部位檐口顶部原为U形天沟,内填红砖;考虑到天沟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对原有填充红砖块拆除清理,采用经破碎筛选后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碎块进行填平,顶部用砂浆向外做5%找坡并做一道1.5 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层,顶部整体喷射真石漆面层。见图1。

图1 檐口天沟回填做法

3.2.2 琉璃瓦外檐口修复

主要包括风化脱落琉璃瓦补做换新,釉面开裂或轻微脱落的琉璃瓦面漆重刷,挑檐板底部面漆清理重做,琉璃瓦表面清洗,防护网骨架修复、防护网更换等内容[2]。

1)对风化严重、破损脱落的琉璃瓦件,采用机械精确切割、人工剔凿的方法拆除后,对基层结构植筋加固、绑扎钢筋网片,按照铜丝挂瓦、瓦背灌浆、瓦缝勾嵌等传统工艺进行修复施工。

2)对局部釉面开裂及釉面轻微脱落的琉璃瓦,用脱漆剂将表面原有面漆脱除干净,配制原子灰对破损开裂处补平,最后配制同琉璃瓦颜色相近的氟碳漆分多次涂刷。

3)挑檐板底面原有油漆全部进行脱漆处理,针对风化程度分别采用原子灰、高强砂浆修补后,表面刮涂两遍柔性耐水腻子及一遍封闭底漆,重新补刷3遍同琉璃瓦颜色相近的氟碳漆。

4)挑檐板下部莲花瓣琉璃瓦表面先后用清洗液和清水分别清洗一遍,晾干后表面喷洒一遍防虫剂。

5)破坏的防护网骨架全部拆除,按原样重新采用钢筋加工,表面喷涂同琉璃瓦颜色相近的氟碳漆,重新进行网片安装。

3.3 柱顶浮雕修复技术

3.3.1 柱顶琉璃板浮雕修复

琉璃瓦生产厂家技术员在现场对保存完好的琉璃板进行拍照、测量、翻整模,按照浮雕样式和尺寸将每个浮雕划分为多块标准单元件后,在工厂制作板块标准件模具,按照传统工艺重新制作琉璃板浮雕构件。

现场安装琉璃板前,先在琉璃板后植筋,绑扎钢筋网片,然后自下而上分块对称将琉璃板构件用铜丝绑扎至钢筋网片上,琉璃瓦构件绑扎完成后,用琉璃瓦勾缝红土勾缝,预留最顶上两个配件卡口,用以向琉璃板后灌注高强水泥浆。水泥浆应至少分两次灌注,确保充分填满琉璃板背后缝隙,达到强度后最后安装剩余两个配件。

3.3.2 柱顶“卷草纹”浮雕修复

柱顶“卷草纹”浮雕初建时采用水泥砂浆雕塑而成,面层为水刷石,后因改造表面喷覆了一层真石漆面层。在结构加固时,一小部分卷草纹浮雕得到保留。对此类浮雕采取两种修复改造方案:对基本保留完整的浮雕进行局部修补,清理后重新喷涂真石漆;对全部或者绝大部分损坏的浮雕,利用现场完整的浮雕进行翻模,加工成标准单元的GRC雕花板,采用干挂法在柱顶进行组合安装,表面缝隙处理后,喷涂真石漆面层。

3.4 外墙面改造修复技术

1)找出边柱轴线控制线、标高控制线,测量出不同部位墙体厚度、屋顶檐口标高、窗台标高、外窗上下檐口标高、装饰柱宽度等关键数据,与改造图纸、初始图纸、结构加固图纸、原始照片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出屋顶檐口、外立面装饰柱、窗间墙、窗间柱、转角大墙面、小挑檐等外立面各部位砌体结构完成面的最外边线、宽度、高度、标高等参数,编制专项砌体方案。为减轻结构自重,改造墙体全部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结构柱外侧装饰柱、大墙面采用单层砌块墙贴砌在加固后的混凝土墙面外侧;窗间墙由两层墙体砌筑而成,内外层墙体中间保留50~100 mm宽的空腔层,既可作为墙体自保温层,又可缩小不同跨度外边缘结构误差对后砌墙体平整度的影响。见图2。

图2 窗间双墙平面

2)墙体砌筑完成后,自上而下进行外墙抹灰、粉刷石膏、外墙耐水腻子的施工。考虑超大墙面抹灰层易开裂,在抹灰层及腻子层中间分别增设一道钢丝网、一道耐碱玻纤网,腻子层完全干燥后开始施工墙面真石漆。参照改造前外墙真石漆颜色和质感,经过品牌选择和多次调配,多次样板施工、最终确定使用SKK型真石漆,颜色为特殊配制的军博红色,采用常规方法施工[3]。

3.5 门窗安装施工

1)外窗全部按照拆除前窗户原样加工制作,选择6 mm+12 mm+6 mm蓝色镀膜钢化中空Low-E玻璃,安装方法同常规铝合金窗户安装方法一致。

2)铜质门联窗修复。自上而下由铜窗、铜浮雕及铜门3部分组成,针对不同部位破损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修复。

(1)铜窗。因破坏性拆除导致无法用实物进行翻新,最后按照原貌照片、原始图纸、现场尺寸重新绘图,采用传统工艺“失蜡法”将各个构件铸造而成,经过打磨、做旧、拼装、清洗等一系列手法,达到与原铜窗近似的效果。

(2)铜板浮雕。选择手艺精湛的工匠对损坏部分进行焊接、打磨。人工敲击校正,使花纹圆润,确保其光照条件下明暗色调与原花纹一致。因铜浮雕尺寸较大,需在专业操作台进行操作。修复部分需反复打磨校正,确保外观精度、风格一致。

(3)铜门。高6.25 m,每扇门质量约为2 t,原为吊挂滑轨开启,改造后保留原轨道再利用并增加电动开启方式。将铜门表面的饰件、破损铜皮、铜门内框龙骨进行拆解后,重新绘图,按图施工;缺失的饰件采用钢模压铸法加工成型,内框龙骨按加工图用镀锌方钢管焊接而成,铜皮加工好后焊接至铜门骨架外侧并进行做旧处理,最后表面喷涂透明氟碳漆防护。

3.6 蘑菇石勒脚修复技术

对基本保存完好的蘑菇石,人工或机械剔除石材表面的混凝土流坠、砂浆、浮灰等垃圾后,用火烧法对蘑菇石表面局部进行处理,将存在水渍、油污的石材局部表皮烤裂、脱落,火焰尽量平稳,温度控制在300℃以内,与石材表面保持平行。将烧烤后的石材结晶清理后,用石材清洗剂对所有蘑菇石表面进行清洗,最后用清水进行二次清洗,完成修复。

对破坏严重或者完全损毁的蘑菇石,按照原有蘑菇石尺寸加工,石材原料选自山东五莲红花岗岩,龙骨采用镀锌方钢管及角钢,采用背栓干挂法[4]固定。

3.7 石材修复技术

门厅墙面为荔枝面花岗岩,上部雕刻图案密集且内部返锈,对其表面采取人工錾刻+化学清洗的方法[5]。

用荔枝锤均匀对石材表面整体处理一遍,将表面浮灰、风化的石材颗粒清理干净,露出石材底色,再用石材专用清洁剂进行整体清洗,根据返锈情况,可清洗1~3遍,最后用清水冲洗1遍。

对风化严重、局部缺棱掉角的位置,将现场同种废弃石材砸碎过筛,加入透明硅酮结构胶配制成石材修复膏进行修补。

4 结语

通过收集研究历史资料、现场实地量测、专家指导、多次试验的方法,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效果。

猜你喜欢

琉璃瓦檐口外立面
中国古代琉璃瓦的使用范围及社会等级功能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高空大悬挑圆弧形组合单元式铝板檐口幕墙装配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曲阜琉璃瓦:儒风雅韵下的流光溢彩
高空檐口铝板横向滑移吊篮安装技术
南京站雨棚檐口漏水补强加固施工技术
对倒锥型外立面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碎琉璃